6 三十七道品
關燈
小
中
大
無邊:意為廣大而無邊際。
譯文 七覺意 三五〇經 那時,佛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當時,均頭尊者身患重病,倒卧在床榻之上,不能自己起居。
這時,均頭便産生了這樣的念頭:今日不被如來世尊所垂憐哀愍,又遭逢重病,壽命将不長遠,醫治的草藥不能接濟。
又曾聽聞世尊說:“一人不被度化,我終不将其舍棄。
”然而如今我獨被遺棄,将是多麼的苦啊! 當時,世尊以天耳聞聽到均頭比丘所發出的這些怨言。
這時,世尊對諸比丘說:“你們都會集到均頭比丘的處所,問候他的疾病。
” 諸比丘答道:“是的,世尊!” 世尊帶領着衆多的比丘漸漸來到均頭比丘的住處。
這時,均頭遠遠看見如來來到,馬上伏身于地。
當時,世尊對均頭說:“你如今身患疾病,極為笃重,不必下床,我自己有座位。
” 當時,世尊對均頭說:“你所患的病是嚴重還是輕微,有沒有增減呢?是否能勝任接受我的教誨呢?” 這時,均頭比丘對佛說:“弟子今天所患的疾病極為笃重,隻有增加沒有減輕,所服用藥草,全都嘗遍沒有遺漏。
” 世尊問道:“來探視病人的究竟是誰?” 均頭回答道:“是諸位梵行之士前來探視我。
” 當時,世尊問均頭道:“你如今能夠為我宣說七覺意嗎?” 均頭這時,三次自言稱七覺意的名稱後說道:“我現在能夠在如來面前演說七覺意之法。
” 世尊對他說:“若是能夠向如來演說的話,那現在就說說。
” 這時,均頭對佛說:“七覺意,是哪七覺意呢?就是所謂的念覺意,是如來所宣說的,另外,還有法覺意、精進覺意、喜覺意、輕安覺意、定覺意、舍覺意。
這就是說,世尊!有這七覺意,所說的正是這些!” 當時,均頭尊者說完這話後,所有的疾患,全都除去痊愈,沒有了衆多的苦惱。
這時,均頭對世尊說:“藥中最好的,就是所謂的這七覺意之法。
要說藥中最好的,不過就是這七覺意,現在思考這七覺意,所有衆多病患全皆除去痊愈。
” 當時,世尊告誡諸比丘說:“你們領受憶持這七覺意之法,好好思念諷誦,不要對佛、法、僧存有狐疑,那些衆生所有的病患全都除去痊愈。
所以這樣,是因為這七覺意甚是難以明了通曉;一切諸法全都明了覺知,普遍照明一切諸法,也就猶如良藥可以治療一切病患,猶如美味甘露食之而無有厭足。
若是沒有得到這七覺意的衆生,就會在生死煩惱中輪回流轉。
諸比丘!應當尋求方便之法,修行七覺意。
如此,諸比丘!應當如是修習!” 當時,諸比丘聞聽佛所說的話,都歡喜地奉承持行! 三五一經 我親自聽佛這樣說: 那時,佛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當時,世尊告誡諸比丘說:“若是轉輪聖王出現于世間,就會有七寶出現在世間。
就是所謂的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居士寶、典兵寶,這就是七寶。
這就是所說的轉輪聖王出現于世間的時候,就會有這七寶流布在世間。
“若是如來出現在世間的時候,就會有七覺意寶出現在世間。
是哪七覺意寶呢?就是所說的念覺意、法覺意、精進覺意、喜覺意、輕安覺意、定覺意、舍覺意,出現在世間。
若是如來出現在世間的時候,就會有這七覺意寶出現在世間。
因此,諸比丘!應當尋求方便之法,修習這七覺意。
如此,諸比丘!應當如是修習!” 當時,諸比丘聞聽佛所說的話,都歡喜地奉承持行! 三五二經 我親自聽佛這樣說: 那時,佛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當時,那位比丘對佛說:“若是轉輪聖王的壽命終結之後,要轉生到什麼地方呢?” 世尊告誡比丘說:“轉輪聖王壽命終結之後轉生往三十三天,受身壽命為千歲。
所以這樣,是因為轉輪聖王自己不殺生,還教授他人讓其不殺生;自己不偷盜,還教授他人讓其不偷盜;自己不淫泆,還教授他人讓其不行淫泆;自己不妄語,還教授他人讓其不妄語;自己持行十善之法,還教授他人讓其持行十善之法。
比丘你應當知曉:轉輪聖王正是緣于這些功德,在壽命終結之後轉生往三十三天。
” 當時,那位比丘就産生這種念頭:轉輪聖王真是讓人貪求羨慕。
要說是人,又不是人;然而其實他不是天,又施行天事,領受這諸多妙樂,而不堕入那三惡道。
若是我今天持戒而勇猛精進,就會獲得所有的福報,使我在将來之世得以成為轉輪聖王,這不是很愉快的事嗎! 當時,世尊知道那位比丘心中的所念所想,就告誡那比丘說:“現在在如來的面前不要産生這種念頭。
所以這樣,是因為轉輪聖王雖然成就了七寶,具有四神足,沒有能匹及他的,但是仍然不免堕入三惡道:地獄、畜生、餓鬼之道。
所以這樣,是因為轉輪聖王沒有得到四禅、四神足,沒有得到四谛,因為這種因緣,又堕入那三惡道。
求得人的身形甚是困難,遭遇八難,尋求出離是非常困難;轉生于正見的國家中,也是不容易;尋求好的良友,也是不容易;要是與大善知識相遇,也是很不易的;要是從如來法中學法修道,也是很難遇到的;如來出現于世間,是非常難以遇到的;如來演說佛法教義,也是如此,解脫、四谛及四非常,實在是難聞聽得到的。
轉輪聖王對于這四法,也是沒有得到究竟。
比丘!若是如來出現在世間的時候,就會有這七覺意寶出現在世間。
如來的七覺意寶,是廣大而無有邊際的極緻法義,為天、人所贊譽,比丘現在好好修持梵行,在這次受身得以除盡所有的煩惱,還要用這轉輪聖王的七寶嗎?” 當時,那位比丘聞聽如來如此的教誨之後,在閑靜的處所,思考證道的教法,所以善男子,剃除須發,出家學道,要修得無上佛法:生死煩惱已經除盡,清淨梵行已經具足,造作已經斷盡見思二惑,再也不會有生死之煩惱,所知合于真如實相。
當時,那比丘就成為羅漢。
當時,那比丘聞聽佛所說的話,就歡喜地奉承持行! 原典 八正道[1] 三七九經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趣泥犁[2]之路,向涅槃之道,善思念之,無令漏失。
” 諸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諸比丘從佛受教。
佛告比丘:“彼雲何趣泥犁之路,向涅槃之道?邪見[3]趣泥犁之路,正見向涅槃之道;邪治[4]趣泥犁之路,正治[5]向涅槃之道;邪語趣泥犁之路,正語向涅槃之道;邪業[6]趣泥犁之路,正業向涅槃之道;邪命[7]趣泥犁之路,正命向涅槃之道;邪方便趣泥犁之路,正方便[8]向涅槃之道;邪念趣泥犁之路,正念向涅槃之道;邪定[9]趣泥犁之路,正定向涅槃之道。
是謂,比丘!趣泥犁之路,向涅槃之道。
諸佛世尊常所應說法,今已果矣!汝等樂在閑居處,樹下露坐,念行善法,無起懈慢。
今不勤行,後悔無及。
”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八〇經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馬血天子[10]非人[11]之時,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爾時,天子白世尊言:“向者生此念:在地步度,可盡此世界不乎?我今問世尊,可以步盡世界不耶?” 世尊告曰:“汝今以何義理而作此問?” 天子白佛言:“我昔日一時至婆伽梵天所。
是時,梵天遙見我來,而語我言:‘善來,馬血天子!此處無為[12]之境,無生、無老、無病、無死、無終、無始,亦無愁、憂、苦、惱。
’當我爾時,複作是念:此是涅槃道耶?何以故?涅槃之中無生、老、病、死、愁、憂、苦、惱。
此是世界之極邊耶?設當是世界邊際者,是為世間可步度耶?” 世尊告曰:“汝今神足為何等類?” 天子白佛言:“猶如力士善于射術,箭去無礙;我今神足其德如是,無所罣礙。
” 世尊告曰:“我今問汝,随所樂報之。
猶如有四男子善于射術,然彼四人各向四方射,設有人來,意欲盡攝四面之箭,使不堕地。
雲何,天子!此人極為捷疾不耶?乃能使箭不堕于地。
“天子當知:上日月前有捷步天子,行來進止複逾斯人之捷疾,然日月宮殿行甚于斯。
計彼人天子及日月宮殿之疾,故不如三十三天之速疾也;計三十三天之疾,不如豔天之疾。
如是,諸天所有神足,各各不相及。
假使汝今有此神德,如彼諸天,從劫至劫,乃至百劫,猶不能盡世境界。
所以然者,地界方域不可稱計。
“天子當知:我過去久遠世時,曾作仙人,名為馬血,與汝同字。
欲愛已盡,飛行虛空,無所觸[13]礙。
我爾時,神足與人有異,彈指之頃,已能攝此四方箭,使不堕落。
時,我以有此神足,便作是念:我今能以此神足,可盡境地邊際乎?即涉世界而不能盡其
譯文 七覺意 三五〇經 那時,佛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當時,均頭尊者身患重病,倒卧在床榻之上,不能自己起居。
這時,均頭便産生了這樣的念頭:今日不被如來世尊所垂憐哀愍,又遭逢重病,壽命将不長遠,醫治的草藥不能接濟。
又曾聽聞世尊說:“一人不被度化,我終不将其舍棄。
”然而如今我獨被遺棄,将是多麼的苦啊! 當時,世尊以天耳聞聽到均頭比丘所發出的這些怨言。
這時,世尊對諸比丘說:“你們都會集到均頭比丘的處所,問候他的疾病。
” 諸比丘答道:“是的,世尊!” 世尊帶領着衆多的比丘漸漸來到均頭比丘的住處。
這時,均頭遠遠看見如來來到,馬上伏身于地。
當時,世尊對均頭說:“你如今身患疾病,極為笃重,不必下床,我自己有座位。
” 當時,世尊對均頭說:“你所患的病是嚴重還是輕微,有沒有增減呢?是否能勝任接受我的教誨呢?” 這時,均頭比丘對佛說:“弟子今天所患的疾病極為笃重,隻有增加沒有減輕,所服用藥草,全都嘗遍沒有遺漏。
” 世尊問道:“來探視病人的究竟是誰?” 均頭回答道:“是諸位梵行之士前來探視我。
” 當時,世尊問均頭道:“你如今能夠為我宣說七覺意嗎?” 均頭這時,三次自言稱七覺意的名稱後說道:“我現在能夠在如來面前演說七覺意之法。
” 世尊對他說:“若是能夠向如來演說的話,那現在就說說。
” 這時,均頭對佛說:“七覺意,是哪七覺意呢?就是所謂的念覺意,是如來所宣說的,另外,還有法覺意、精進覺意、喜覺意、輕安覺意、定覺意、舍覺意。
這就是說,世尊!有這七覺意,所說的正是這些!” 當時,均頭尊者說完這話後,所有的疾患,全都除去痊愈,沒有了衆多的苦惱。
這時,均頭對世尊說:“藥中最好的,就是所謂的這七覺意之法。
要說藥中最好的,不過就是這七覺意,現在思考這七覺意,所有衆多病患全皆除去痊愈。
” 當時,世尊告誡諸比丘說:“你們領受憶持這七覺意之法,好好思念諷誦,不要對佛、法、僧存有狐疑,那些衆生所有的病患全都除去痊愈。
所以這樣,是因為這七覺意甚是難以明了通曉;一切諸法全都明了覺知,普遍照明一切諸法,也就猶如良藥可以治療一切病患,猶如美味甘露食之而無有厭足。
若是沒有得到這七覺意的衆生,就會在生死煩惱中輪回流轉。
諸比丘!應當尋求方便之法,修行七覺意。
如此,諸比丘!應當如是修習!” 當時,諸比丘聞聽佛所說的話,都歡喜地奉承持行! 三五一經 我親自聽佛這樣說: 那時,佛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當時,世尊告誡諸比丘說:“若是轉輪聖王出現于世間,就會有七寶出現在世間。
就是所謂的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居士寶、典兵寶,這就是七寶。
這就是所說的轉輪聖王出現于世間的時候,就會有這七寶流布在世間。
“若是如來出現在世間的時候,就會有七覺意寶出現在世間。
是哪七覺意寶呢?就是所說的念覺意、法覺意、精進覺意、喜覺意、輕安覺意、定覺意、舍覺意,出現在世間。
若是如來出現在世間的時候,就會有這七覺意寶出現在世間。
因此,諸比丘!應當尋求方便之法,修習這七覺意。
如此,諸比丘!應當如是修習!” 當時,諸比丘聞聽佛所說的話,都歡喜地奉承持行! 三五二經 我親自聽佛這樣說: 那時,佛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當時,那位比丘對佛說:“若是轉輪聖王的壽命終結之後,要轉生到什麼地方呢?” 世尊告誡比丘說:“轉輪聖王壽命終結之後轉生往三十三天,受身壽命為千歲。
所以這樣,是因為轉輪聖王自己不殺生,還教授他人讓其不殺生;自己不偷盜,還教授他人讓其不偷盜;自己不淫泆,還教授他人讓其不行淫泆;自己不妄語,還教授他人讓其不妄語;自己持行十善之法,還教授他人讓其持行十善之法。
比丘你應當知曉:轉輪聖王正是緣于這些功德,在壽命終結之後轉生往三十三天。
” 當時,那位比丘就産生這種念頭:轉輪聖王真是讓人貪求羨慕。
要說是人,又不是人;然而其實他不是天,又施行天事,領受這諸多妙樂,而不堕入那三惡道。
若是我今天持戒而勇猛精進,就會獲得所有的福報,使我在将來之世得以成為轉輪聖王,這不是很愉快的事嗎! 當時,世尊知道那位比丘心中的所念所想,就告誡那比丘說:“現在在如來的面前不要産生這種念頭。
所以這樣,是因為轉輪聖王雖然成就了七寶,具有四神足,沒有能匹及他的,但是仍然不免堕入三惡道:地獄、畜生、餓鬼之道。
所以這樣,是因為轉輪聖王沒有得到四禅、四神足,沒有得到四谛,因為這種因緣,又堕入那三惡道。
求得人的身形甚是困難,遭遇八難,尋求出離是非常困難;轉生于正見的國家中,也是不容易;尋求好的良友,也是不容易;要是與大善知識相遇,也是很不易的;要是從如來法中學法修道,也是很難遇到的;如來出現于世間,是非常難以遇到的;如來演說佛法教義,也是如此,解脫、四谛及四非常,實在是難聞聽得到的。
轉輪聖王對于這四法,也是沒有得到究竟。
比丘!若是如來出現在世間的時候,就會有這七覺意寶出現在世間。
如來的七覺意寶,是廣大而無有邊際的極緻法義,為天、人所贊譽,比丘現在好好修持梵行,在這次受身得以除盡所有的煩惱,還要用這轉輪聖王的七寶嗎?” 當時,那位比丘聞聽如來如此的教誨之後,在閑靜的處所,思考證道的教法,所以善男子,剃除須發,出家學道,要修得無上佛法:生死煩惱已經除盡,清淨梵行已經具足,造作已經斷盡見思二惑,再也不會有生死之煩惱,所知合于真如實相。
當時,那比丘就成為羅漢。
當時,那比丘聞聽佛所說的話,就歡喜地奉承持行! 原典 八正道[1] 三七九經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趣泥犁[2]之路,向涅槃之道,善思念之,無令漏失。
” 諸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諸比丘從佛受教。
佛告比丘:“彼雲何趣泥犁之路,向涅槃之道?邪見[3]趣泥犁之路,正見向涅槃之道;邪治[4]趣泥犁之路,正治[5]向涅槃之道;邪語趣泥犁之路,正語向涅槃之道;邪業[6]趣泥犁之路,正業向涅槃之道;邪命[7]趣泥犁之路,正命向涅槃之道;邪方便趣泥犁之路,正方便[8]向涅槃之道;邪念趣泥犁之路,正念向涅槃之道;邪定[9]趣泥犁之路,正定向涅槃之道。
是謂,比丘!趣泥犁之路,向涅槃之道。
諸佛世尊常所應說法,今已果矣!汝等樂在閑居處,樹下露坐,念行善法,無起懈慢。
今不勤行,後悔無及。
”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八〇經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馬血天子[10]非人[11]之時,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爾時,天子白世尊言:“向者生此念:在地步度,可盡此世界不乎?我今問世尊,可以步盡世界不耶?” 世尊告曰:“汝今以何義理而作此問?” 天子白佛言:“我昔日一時至婆伽梵天所。
是時,梵天遙見我來,而語我言:‘善來,馬血天子!此處無為[12]之境,無生、無老、無病、無死、無終、無始,亦無愁、憂、苦、惱。
’當我爾時,複作是念:此是涅槃道耶?何以故?涅槃之中無生、老、病、死、愁、憂、苦、惱。
此是世界之極邊耶?設當是世界邊際者,是為世間可步度耶?” 世尊告曰:“汝今神足為何等類?” 天子白佛言:“猶如力士善于射術,箭去無礙;我今神足其德如是,無所罣礙。
” 世尊告曰:“我今問汝,随所樂報之。
猶如有四男子善于射術,然彼四人各向四方射,設有人來,意欲盡攝四面之箭,使不堕地。
雲何,天子!此人極為捷疾不耶?乃能使箭不堕于地。
“天子當知:上日月前有捷步天子,行來進止複逾斯人之捷疾,然日月宮殿行甚于斯。
計彼人天子及日月宮殿之疾,故不如三十三天之速疾也;計三十三天之疾,不如豔天之疾。
如是,諸天所有神足,各各不相及。
假使汝今有此神德,如彼諸天,從劫至劫,乃至百劫,猶不能盡世境界。
所以然者,地界方域不可稱計。
“天子當知:我過去久遠世時,曾作仙人,名為馬血,與汝同字。
欲愛已盡,飛行虛空,無所觸[13]礙。
我爾時,神足與人有異,彈指之頃,已能攝此四方箭,使不堕落。
時,我以有此神足,便作是念:我今能以此神足,可盡境地邊際乎?即涉世界而不能盡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