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如來出世

關燈
恭敬奉事于如來,還應當如是修習!” 當時,諸比丘聞聽佛所說的話,都歡喜地奉承持行! 四六經 我親自聽佛這樣說: 那時,佛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當時,世尊告誡諸比丘說:“如果有一個人出現于世間,就會有智慧的光明出現于世間。

    是哪一個人呢?就是所說的如來、應供、正遍知。

    這就是說如來出現于世間,就會有智慧的光明出現于世間。

    因此,諸比丘!應當對佛有信心,不要有邪見之心。

    如此,諸比丘!應當如是修習!” 當時,諸比丘聞聽佛所說的話,都歡喜地奉承持行! 原典 四七經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一人出現于世,無明大冥[1]便自消滅[2]。

    爾時,凡愚之士為此無明所見纏結[3],生死所趣,如實不知,周旋往來今世、後世,從劫至劫,無有解已;若多薩阿竭、阿羅诃、三耶三佛出現世時,無明大暗便自消滅。

    是故,諸比丘!當念承事諸佛。

    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八經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一人出現于世,便有三十七品出現于世。

    雲何三十七品道?所謂四意止[4]、四意斷[5]、四神足[6]、五根、五力[7]、七覺意、八真行[8],便出現于世。

    雲何為一人?所謂多薩阿竭、阿羅诃、三耶三佛。

    是故,諸比丘!常當承事于佛,亦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九經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一人沒盡于世,人民之類多懷愁憂,天及人民普失蔭覆。

    雲何為一人?所謂多薩阿竭、阿羅诃、三耶三佛。

    是謂一人沒盡于世,人民之類多懷愁憂,天及人民普失蔭覆。

    所以然者,若多薩阿竭于世滅盡,三十七品亦複滅盡。

    是故,諸比丘!常當恭敬于佛。

    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〇經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一人出現于世,爾時天及人民便蒙光澤,便有信心于戒、聞、施、智慧,猶如秋時月光盛滿而無塵穢,普有所照。

    此亦如是,若多薩阿竭、阿羅诃、三耶三佛出現世間,天及人民便蒙光澤,有信心于戒、聞、施、智慧,如月盛滿,普照一切。

    是故,諸比丘!興恭敬心于如來所。

    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一經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一人出現于世,爾時天及人民皆悉熾盛。

    三惡[9]衆生便自減少。

    猶如國界聖王治化時,彼城中人民熾盛,鄰國力弱。

    此亦如是,若多薩阿竭出現世時,三惡趣道便自減少。

    如是,諸比丘!當信向佛。

    是故,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二經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一人出現于世,無與等者,不可摸則,獨步無侶,無有俦匹,諸天、人民無能及者,信、戒、聞、施、智慧,無能及者。

    雲何為一人?所謂多薩阿竭、阿羅诃、三耶三佛。

    是謂一人出現于世,無與等者,不可摸則,獨步無伴,無有俦匹,諸天、人民無能及者,信、戒、聞、施、智慧,皆悉具足。

    是故,諸比丘!當信敬于佛。

    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注釋 [1]冥:無知的别名。

    無知有二種,一是染污無知,二是不染污無知。

     [2]消滅:惡事苦惱的消亡滅盡。

     [3]纏結:纏,煩惱的别名,因煩惱能纏縛吾人的身心,使不得自在。

    結,煩惱的别名,因煩惱能系縛衆生的身心,使不能解脫,永淪生死。

     [4]四意止:又作四念處,念是能觀之智,處屬所觀之境,以智觀境為念處。

    即以自相、共相,觀身不淨、受是苦、心無常、法無我,以次第對治淨、樂、常、我等颠倒之觀法。

     [5]四意斷:又作四正勤、四正斷、四正勝,意中決定,而斷行之,故名四意斷。

    即,已生惡法令斷滅、未生惡法令不生、未生善法令生起、已生善法令增長。

    此四正勤就是精進,精進勤勞修習四種道法,以策勵身口意,斷惡生善。

     [6]四神足: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