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沙門果經

關燈
的煩惱系縛。

    那時,我懷着忿結之心,産生上述思想,然後就離開不蘭迦葉的住處。

    ” 阿阇世王又告訴佛說:“我又曾經到過末伽梨拘舍梨的住處,問道:‘如果現在人乘象車、馬車,操習兵法,乃至從事種種營生活動,都能夠現在就獲得果報。

    如今這些出家者現在修道,現在就能夠獲得果報嗎?’他回答我說:‘大王!既沒有布施,亦沒有舍與,亦沒有祭祀之法;既不存在善或者惡,亦不存在善報或者惡報;既不存在今世,亦不存在後世;既沒有父親,亦沒有母親;既不存在天,亦不存在地,不存在衆生;世間并不存在與沙門、婆羅門的平等無二的修行者;亦不存在今世、後世親自做證,布化他人的聖人。

    任何認為存在着存在者的思想,都是虛妄不實的。

    ’世尊!猶如有人問瓜是什麼而答之以李是什麼,問李是什麼而答之以瓜是什麼,末伽梨拘舍梨的回答亦是如此。

    我問他現在修道者現在得果報嗎,他卻以不存在存在者的虛無來回答我。

    我當時就自想:我出身刹帝利種姓,是水澆頭種姓,無緣清除出家人的系縛煩惱。

    于是我懷着忿結之心,心想此念後,即便離開末伽梨的住處。

    ” 阿阇世王又告訴佛說:“我曾在某時來到阿夷陀翅舍欽婆羅的住處,問道:‘大德!如果有人乘象車、馬車,操習兵法,乃至從事其他行業活動,都能夠現得果報。

    如今這些修道者現世就能獲果報嗎?’他回答我說:‘人都由地、水、火、風四大和合而成,當人命終之時,地大則還歸于地,水大則還歸于水,火大則還歸于火,風大則還歸于風。

    地、水、火、風四大皆悉敗壞,人身的眼、耳、鼻、舌、身、意諸根都最終還歸空無,一無所有。

    當人死之時,床車載死屍來到墓冢之間,火焚身體,骨呈灰白色,有的變成為灰土。

    不論是愚癡者,還是智者,他們身壞命終之時,生命消殒,一切都成為非存在,這就是斷滅之法。

    ’世尊!猶如有人問李是什麼卻答之以瓜,有人問瓜是什麼卻答之以李,阿夷陀翅舍欽婆羅的回答亦是如此。

    我問他修道者是否現得果報,他卻回答說一切都将成為非存在,一切都是斷滅之法。

    我聽後就心想:我是刹帝利種姓的國王,屬水澆頭種姓,無緣清除出家人的系縛煩惱。

    于是我就懷忿結之心,心想此念後,随即離開阿夷陀翅舍欽婆羅的住處。

    ” 原典 又白佛言:“我昔一時至波浮陀伽旃延①所,問言:‘大德!如人乘象、馬車,習于兵法,乃至種種營生,皆現有果報。

    今者此衆現在修道,現得報不?’彼答我言:‘大王!無力無精進,人無力無方便。

    無因無緣衆生染着,無因無緣衆生清淨。

    一切衆生有命之類,皆悉無力,不得自在;無有冤仇,定在數中;于此六道中受諸苦樂。

    ’猶如問李瓜報,問瓜李報,彼亦如是。

    我問現得報不,彼以無力答我。

    我即自念言:我是刹利王,水澆頭種,無緣殺出家人系縛驅遣。

    時,我懷忿結心,作此念已,即便舍去。

    ” 又白佛言:“我昔一時至散若毗羅梨子②所,問言:‘大德!如人乘象、馬車,習于兵法,乃至種種營生,皆現有果報。

    今者此衆現在修道,現得報不?’彼答我言:‘大王!現有沙門果報,問如是,答此事如是:此事實,此事異,此事非異非不異。

    大王!現無沙門果報,問如是,答此事如是:此事實,此事異,此事非異非不異。

    大王!現有無沙門果報,問如是,答此事如是:此事實,此事異,此事非異非不異。

    大王!現非有非無沙門果報,問如是,答此事如是:此事實,此事異,此事非異非不異。

    ’世尊!猶如人問李瓜報,問瓜李報,彼亦如是。

    我問現得報不,而彼異論答我。

    我即自念言:我是刹利王,水澆頭種,無緣殺出家人系縛驅遣。

    時,我懷忿結心,作是念已,即便舍去。

    ” 又白佛言:“我昔一時至尼乾子③所,問言:‘大德!猶如人乘象、馬車,乃至種種營生,現有果報。

    今者此衆現在修道,現得報不?’彼報我言:‘大王!我是一切智,一切見,人盡知無餘。

    若行,若住、坐、卧,覺悟無餘,智常現在前。

    ’世尊!猶如人問李瓜報,問瓜李報,彼亦如是。

    我問現得報不,而彼答我以一切智。

    我即自念言:我是刹利王,水澆頭種,無緣殺出家人系縛驅遣。

    時,我懷忿結心,作此念已,即便舍去。

    是故,世尊!今我來此問如是義,如人乘象、馬車,習于兵法,乃至種種營生,皆現有果報。

    今者沙門現在修道,現得報不?” 佛告阿阇世王曰:“複次,大王!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于世,入我法者,乃至三明④,滅諸暗冥,生大智明,所謂漏盡智證。

    所以者何?斯由精勤專念不忘,樂獨閑靜不放逸故。

    雲何,大王!此非沙門得現在果報耶?” 王報言:“如是,世尊!實是沙門現在果報。

    ” 注釋 ①波浮陀伽旃延:人名。

    古代印度六師外道之一。

    亦作婆浮陀伽旃那,其梵文寫作PakudhaKaccāyana。

    其思想強烈否認因果報應,衆生苦樂皆由命運所決定,不可改變。

    其世界構成論認為,世界和生命有七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