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裸形梵志經
關燈
小
中
大
原典
裸形梵志①經
裸形迦葉白佛言:“我聞沙門瞿昙呵責一切諸祭祀法,罵諸苦行人以為弊穢。瞿昙!若有言:‘沙門瞿昙呵責一切諸祭祀法,罵苦行人以為弊穢。’作此言者,是為法語,法法成就不?诽謗沙門瞿昙耶?”
佛言:“迦葉!彼若言:‘沙門瞿昙呵責一切諸祭祀法,罵苦行人以為弊穢者。’彼非法言,非法法成就,為诽謗我,非誠實言。所以者何?迦葉!我見彼等苦行人,有身壞命終堕地獄中者;又見苦行人,身壞命終生天善處者;或見苦行人樂為苦行,身壞命終生地獄中者;或見苦行人樂為苦行,身壞命終生天善處者。迦葉!我于此二趣所受報處,盡知盡見,我甯可呵責諸苦行者以為弊穢耶?我正說是,彼則言非;我正說非,彼則言是。
“迦葉!有法,沙門、婆羅門同;有法,沙門、婆羅門不同。迦葉!彼不同者,我則舍置,以此法不與沙門、婆羅門同故。迦葉!彼有智者作如是觀:沙門瞿昙于不善法、重濁、黑冥、非賢聖法,彼異衆師于不善法、重濁、黑冥、非賢聖法,誰能堪任滅此法者?迦葉!彼有智者作如是觀時,如是知見:唯沙門瞿昙能滅是法。迦葉!彼有智者作如是觀,如是推求,如是論時,我于此中則有名稱。”
注釋
①裸形梵志:修習裸形外道的婆羅門。裸形外道,古代印度二十種外道之一,為極端苦行者。他們标榜遠離一切系縛,以裸形為唯一正行。佛教拒斥裸形修行,如《華嚴經》卷二十五說:“願一切衆生,得慚愧衣以覆其身,舍離邪道露形惡法。”
譯文
裸形外道迦葉對佛說:“我聽說沙門瞿昙呵責一切婆羅門的祭祀活動,指責一切修苦行的人,認為祭祀和苦行都是有弊而污穢的行為。瞿昙!如果有人說:‘沙門瞿昙呵責一切婆羅門的祭祀活動,指責一切修苦行的人,認為這些都屬于有弊而污穢的行為。’這些言論都是實語,都是确有其事嗎?還是對沙門瞿昙的污蔑诽謗?”
佛說:“迦葉!他們如果說:‘沙門瞿昙呵責婆羅門的一切祭祀活動,譴責修苦行者,認為這些都屬于弊穢的行為。’他們所說并非真實,并非确切,而是诽謗如來的不誠實言論。為什麼這樣說?迦葉!我發現那些修苦行者,有的人身壞命終而堕入地獄之中;又發現有的修苦行者身壞命終則生天善之處;我或者看到修苦行者樂修苦行,身壞命終卻生地獄中;我或者看到修苦行者樂修苦行,身壞命終卻生天善之處。迦葉!我對于地獄、天道二種受報之處,都盡知盡見,難道我還呵責修苦行者都是弊穢的嗎?如果我認為是弊穢的,他們則認為是潔淨的;如果我認為是潔淨的,他們則又認為我是錯誤的。
“迦葉!有的觀念,沙門與婆羅門是大緻相同的;但有些觀念,沙門與婆羅門并不一緻。迦葉!對于那些不一緻的觀念,我就加以抛棄,因為這些觀念,沙門與婆羅門并不相同。迦葉!那些智者曾經這樣認為:沙門瞿昙對于不善之法、重濁、黑冥、非賢聖之法,其他沙門異師對于不善法、重濁、黑冥、非為賢聖之法,又誰能堪任滅除那不善之法呢?迦葉!那些具有智慧的人作如是思考時,就産生了如是知見:唯有沙門瞿昙能滅除不善之法。迦葉!那些具有智慧的人作如是觀想,如是推究,如是議論時,我的名聲亦随之遠布。”
裸形梵志①經
裸形迦葉白佛言:“我聞沙門瞿昙呵責一切諸祭祀法,罵諸苦行人以為弊穢。瞿昙!若有言:‘沙門瞿昙呵責一切諸祭祀法,罵苦行人以為弊穢。’作此言者,是為法語,法法成就不?诽謗沙門瞿昙耶?”
佛言:“迦葉!彼若言:‘沙門瞿昙呵責一切諸祭祀法,罵苦行人以為弊穢者。’彼非法言,非法法成就,為诽謗我,非誠實言。所以者何?迦葉!我見彼等苦行人,有身壞命終堕地獄中者;又見苦行人,身壞命終生天善處者;或見苦行人樂為苦行,身壞命終生地獄中者;或見苦行人樂為苦行,身壞命終生天善處者。迦葉!我于此二趣所受報處,盡知盡見,我甯可呵責諸苦行者以為弊穢耶?我正說是,彼則言非;我正說非,彼則言是。
“迦葉!有法,沙門、婆羅門同;有法,沙門、婆羅門不同。迦葉!彼不同者,我則舍置,以此法不與沙門、婆羅門同故。迦葉!彼有智者作如是觀:沙門瞿昙于不善法、重濁、黑冥、非賢聖法,彼異衆師于不善法、重濁、黑冥、非賢聖法,誰能堪任滅此法者?迦葉!彼有智者作如是觀時,如是知見:唯沙門瞿昙能滅是法。迦葉!彼有智者作如是觀,如是推求,如是論時,我于此中則有名稱。”
注釋
①裸形梵志:修習裸形外道的婆羅門。裸形外道,古代印度二十種外道之一,為極端苦行者。他們标榜遠離一切系縛,以裸形為唯一正行。佛教拒斥裸形修行,如《華嚴經》卷二十五說:“願一切衆生,得慚愧衣以覆其身,舍離邪道露形惡法。”
譯文
裸形外道迦葉對佛說:“我聽說沙門瞿昙呵責一切婆羅門的祭祀活動,指責一切修苦行的人,認為祭祀和苦行都是有弊而污穢的行為。瞿昙!如果有人說:‘沙門瞿昙呵責一切婆羅門的祭祀活動,指責一切修苦行的人,認為這些都屬于有弊而污穢的行為。’這些言論都是實語,都是确有其事嗎?還是對沙門瞿昙的污蔑诽謗?”
佛說:“迦葉!他們如果說:‘沙門瞿昙呵責婆羅門的一切祭祀活動,譴責修苦行者,認為這些都屬于弊穢的行為。’他們所說并非真實,并非确切,而是诽謗如來的不誠實言論。為什麼這樣說?迦葉!我發現那些修苦行者,有的人身壞命終而堕入地獄之中;又發現有的修苦行者身壞命終則生天善之處;我或者看到修苦行者樂修苦行,身壞命終卻生地獄中;我或者看到修苦行者樂修苦行,身壞命終卻生天善之處。迦葉!我對于地獄、天道二種受報之處,都盡知盡見,難道我還呵責修苦行者都是弊穢的嗎?如果我認為是弊穢的,他們則認為是潔淨的;如果我認為是潔淨的,他們則又認為我是錯誤的。
“迦葉!有的觀念,沙門與婆羅門是大緻相同的;但有些觀念,沙門與婆羅門并不一緻。迦葉!對于那些不一緻的觀念,我就加以抛棄,因為這些觀念,沙門與婆羅門并不相同。迦葉!那些智者曾經這樣認為:沙門瞿昙對于不善之法、重濁、黑冥、非賢聖之法,其他沙門異師對于不善法、重濁、黑冥、非為賢聖之法,又誰能堪任滅除那不善之法呢?迦葉!那些具有智慧的人作如是思考時,就産生了如是知見:唯有沙門瞿昙能滅除不善之法。迦葉!那些具有智慧的人作如是觀想,如是推究,如是議論時,我的名聲亦随之遠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