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自歡喜經

關燈
止解脫生死的出要之道。

    這才是最根本的無上教法,能夠獲緻無窮智慧,能夠實現無數神通,世間所有沙門、婆羅門的種種說教都不可與如來教法相比,更何況說超越如來教法呢! “如來教法中還有超越其他學說的思想,那就是滅的思想。

    對于修習滅的人來說,如果苦滅遲遲實現,那麼苦滅與苦滅的遲遲實現,都是卑陋的;如果苦滅很快實現,那麼隻有苦才是卑陋的;如果樂于苦滅而遲遲實現,那麼隻有遲才是卑陋的;如果樂于苦滅而速得,但沒有廣泛推廣,則由于不廣泛推廣而稱之為卑陋。

    現在如來樂滅而速得,而且廣泛推廣,乃至天、人能看見神通變化。

    ” 舍利佛對佛說:“世尊教法微妙無比,世間第一。

    即使是女人,亦能夠受持如來教法。

    女人亦能修盡有漏煩惱,亦能夠成就無漏解脫,實現心靈的解脫,達到生死的智慧解脫,在現法中親身做證,生死煩惱已修盡,解脫梵行已确立,所應該做的事都已成就,從此不再有輪回。

    這就是如來教法中至高無上的滅的思想。

    這才是世間無上的教法,能獲緻無窮智慧,能實現廣大無邊的神通,世間所有沙門、婆羅門都沒有比得上如來教法的學說,更何況超越如來教法呢! “如來說法中還有根本的思想,那就是言語清淨無穢。

    所謂言語清淨無穢,指世尊面對世間的沙門、婆羅門,從不說毫無益處的虛妄言論;如來所說,既不求勝于他人,亦不拉幫結夥;如來所說,總是言語柔和,娓娓動人,曉人以理,因時利導,不發空洞無物的言論,這就是如來所說,言語清淨無争。

    這才是世間無上的教法,能夠獲緻無窮的生命智慧,能夠實現廣大無邊的神通,世間所有沙門、婆羅門都比不上如來,更何況超越世尊呢! “如來說法中還有更根本的思想,那就是體認禅定的思想。

    那些體認禅定的修習者,以沙門、婆羅門的種種方便法門,修入定意三昧境界,随三昧心,觀頭及至足,然後觀足及至頭,直到皮膚及身内、身外,隻有不淨的發、毛、爪、甲,肝、肺、腸、胃、脾、腎五髒,汗、肪、髓、腦、屎、尿、涕、淚,都異臭不淨,沒有值得貪求的,這是最初體認禅定的境界。

    世間沙門、婆羅門以種種方便法門,修入禅定三昧境界,并随禅定三昧心,修除皮肉外表的不淨,唯觀想體内白骨以及牙齒,這是第二禅定境界。

    世間沙門、婆羅門以種種方便法門,修入禅定心的三昧境界,并随三昧心的禅定境界,修除人身皮肉外表的不淨及白骨,唯獨觀想心識住于何處,心識存在于今世?心識存在于後世?心識今世不斷,後世亦不斷;心識在今世不得解脫,在後世亦不得解脫,這就是體認禅定的第三境界。

    世間的沙門、婆羅門以種種方便法門,修入禅定心的三昧境界,并随三昧心的禅定境界,修除皮肉外的所有不淨以及白骨觀,再次觀想心識:心識存在于後世,而不在今世;心識在今世是間斷的,而在後世卻是不間斷的;心識在今世得解脫,而在後世則不解脫,這就是體認禅定的第四境界。

    世間的沙門、婆羅門以種種方便法門,修入禅定心的三昧境界,并随三昧心,修除皮肉外表的所有不淨觀,修除皮肉内部的白骨觀,再次觀想心識:心識既不存在于今世,亦不存在于後世;心識在今世是間斷的,在後世亦是間斷的;心識既在今世得解脫,亦在後世得解脫,這就是修習禅定的第五境界。

    這是無上的修行方法,能夠獲緻無窮的生命智慧,能夠實現廣大無邊的神通,世間所有的沙門、婆羅門沒有比得上如來的,更何況超越如來世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