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三聚經

關燈
原典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與汝等說微妙法,義味清淨,梵行具足,謂三聚法。

    汝等谛聽,思維念之,當為汝說。

    ”時,諸比丘受教而聽。

     佛告比丘:“三法聚者,一法趣惡趣,一法趣善趣,一法趣涅槃。

    雲何一法趣于惡趣?謂無仁慈,懷毒害心,是謂一法将向惡趣。

    雲何一法趣于善趣?謂不以惡心加于衆生,是為一法将向善趣。

    雲何一法趣于涅槃?謂能精勤修身念處①,是為一法将向涅槃。

     “複有二法趣向惡趣,複有二法趣向善趣,複有二法趣向涅槃。

    雲何二法趣向惡趣?一謂毀戒,二謂破見。

    雲何二法趣向善趣?一謂戒具,二謂見具。

    雲何二法趣向涅槃?一謂為止,二謂為觀。

     “複有三法趣向惡趣,三法向善趣,三法向涅槃。

    雲何三法向惡趣?謂三不善根:貪不善根、恚不善根、癡不善根。

    雲何三法向善趣?謂三善根:無貪善根、無恚善根、無癡善根。

    雲何三法趣向涅槃?謂三三昧:空三昧②、無相三昧③、無作三昧④。

     “又有四法趣向惡趣,四法向善趣,四法向涅槃。

    雲何四法向惡趣?謂愛語、恚語、怖語、癡語。

    雲何四法向善趣?謂不愛語、不恚語、不怖語、不癡語。

    雲何四法向涅槃?謂四念處:身念處、受念處、意念處、法念處。

     “複有五法向惡趣,五法向善趣,五法向涅槃。

    雲何五法向惡趣?謂破五戒:殺、盜、淫逸、妄語、飲酒。

    雲何五法向善趣?謂持五戒:不殺、不盜、不淫、不欺、不飲酒。

    雲何五法趣向涅槃?謂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又有六法向惡趣,六法向善趣,六法向涅槃。

    雲何六法向惡趣?謂六不敬:不敬佛、不敬法、不敬僧、不敬戒、不敬定、不敬父母。

    雲何六法向善趣?謂六敬法:敬佛、敬法、敬僧、敬戒、敬定、敬父母。

    雲何六法向涅槃?謂六思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又有七法向惡趣,七法向善趣,七法向涅槃。

    雲何七法向惡趣?謂殺生、不與取、淫逸、妄語、兩舌、惡口、绮語。

    雲何七法向善趣?謂不殺生、不盜、不淫、不欺、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

    雲何七法向涅槃?謂七覺意:念覺意、擇法覺意、精進覺意、猗覺意、定覺意、喜覺意、舍覺意。

     “又有八法向惡趣,八法向善趣,八法向涅槃。

    雲何八法向惡趣?謂八邪行:邪見、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

    雲何八法向善趣?謂世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雲何八法向涅槃?謂八賢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又有九法向惡趣,九法向善趣,九法向涅槃。

    雲何九法向惡趣?謂九惱:有人已侵惱我,今侵惱我,當侵惱我;我所愛者已侵惱,今侵惱,當侵惱;我所憎者已愛敬,今愛敬,當愛敬。

    雲何九法向善趣?謂九無惱:彼已侵我,我惱何益?已不生惱,今不生惱,當不生惱;我所愛者,彼已侵惱,我惱何益?已不生惱,今不生惱,當不生惱;我所憎者,彼已愛敬,我惱何益?已不生惱,今不生惱,當不生惱。

    雲何九法向涅槃?謂九善法:一喜,二愛,三悅,四樂,五定,六實知,七除舍,八無欲,九解脫。

     “又有十法向惡趣,十法向善趣,十法向涅槃。

    雲何十法向惡趣?謂十不善:身殺、盜、淫;口兩舌、惡罵、妄言、绮語;意貪取、嫉妒、邪見。

    雲何十法向善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