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三聚經
關燈
小
中
大
謂十善行:身不殺、盜、淫;口不兩舌、惡罵、妄言、绮語;意不貪取、嫉妒、邪見。
雲何十法向涅槃?謂十直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脫、正智⑤。
“諸比丘!如是十法,得至涅槃,是名三聚微妙正法。
我為如來,為衆弟子所應作者,無不周備。
憂念汝等,故演經道。
汝等亦宜自憂其身,當處閑居,樹下思維,勿為懈怠。
今不勉力,後悔無益。
” 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注釋 ①身念處:佛教名詞。
為四念處之一,亦稱身念住。
身念處的主要内容是觀身不淨。
②空三昧:佛教名詞。
三三昧之一。
空即觀五蘊無我,亦無我所;一切諸法實相畢竟空。
空三昧亦是三解脫門之一。
就因而言,為三三昧;就果而言,則為三解脫門。
③無相三昧:佛教名詞。
三三昧之一。
無相三昧與滅谛的滅、靜、妙、離四行相相應。
涅槃解脫遠離色、聲、香、味、觸五法,男、女二相及生、異、滅三有為相。
無此十相之三昧境界,稱為無相三昧。
④無作三昧:佛教名詞。
三三昧之一。
亦稱無願三昧、無起三昧。
無願三昧與苦谛之苦、無常二行相相應;于一切諸法無所願樂,亦無所造作。
⑤正智:佛教名詞。
亦作聖智,指正确知解諸法實相的佛法智慧。
譯文 我是聽佛這樣說的: 那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衆一千二百五十人同在一起。
當時,世尊對比丘們說:“我給你們講說精微而玄奧的佛法,義味清淨,梵行具足,叫作三聚法。
你們要仔細聆聽,經常思維并善加念持。
現在就給你們講說三聚法。
” 當時,比丘們受教後,都聚精會神地傾聽。
佛告訴比丘們說:“所謂三聚法,一是歸向惡道的法,一是歸向善道的法,一是歸向涅槃的法。
什麼是歸向惡道的法呢?毫無仁慈之心,常懷邪惡之念,這就是歸向惡道的法。
什麼是歸向善道的法呢?不以惡心加害衆生,這就是歸向善道的法。
什麼是歸向涅槃的法呢?能夠精勤修習身念處,這就是歸向涅槃的法。
“又有二法歸向惡道,又有二法歸向善道,又有二法歸向涅槃。
什麼是歸向惡道的二法呢?一是敗壞佛教戒律,二是接受種種異端學說。
什麼是歸向善道的二法呢?一是恪守佛教戒律,二是接受佛教學說。
什麼是歸向涅槃的二法呢?一是止,二是觀。
“又有三法歸向惡道,三法歸向善道,三法歸向涅槃。
什麼是歸向惡道的三法呢?指三種不善行為的根源:貪欲、嗔恚和愚癡。
什麼是歸向善道的三法呢?指三種善良行為的根源:沒有貪欲、沒有嗔恚、沒有愚癡。
什麼是歸向涅槃的三法呢?指三種三昧境界,一是萬法皆空的三昧境界,二是諸法無相的三昧境界,三是諸行無我無作的三昧境界。
“又有四法歸向惡道,四法歸向善道,四法歸向涅槃。
什麼是歸向惡道的四法呢?這四法指貪欲的言語、嗔恚的言語、恐怖的言語、愚癡的言語。
什麼是歸向善道的四法呢?一是不作貪欲的言語,二是不作嗔恚的言語,三是不作恐怖的言語,四是不作愚癡的言語。
什麼是歸向涅槃的四法呢?指四念處的修法:身念處、受念處、意念處、法念處。
“又有五法歸向惡道,五法歸向善道,五法歸向涅槃。
什麼是歸向惡道的五法呢?指違反佛教五戒:殺生、偷盜、淫逸、妄語、飲酒。
什麼是歸向善道的五法呢?指持守佛教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逸、不欺妄、不飲酒。
什麼是歸
雲何十法向涅槃?謂十直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脫、正智⑤。
“諸比丘!如是十法,得至涅槃,是名三聚微妙正法。
我為如來,為衆弟子所應作者,無不周備。
憂念汝等,故演經道。
汝等亦宜自憂其身,當處閑居,樹下思維,勿為懈怠。
今不勉力,後悔無益。
” 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注釋 ①身念處:佛教名詞。
為四念處之一,亦稱身念住。
身念處的主要内容是觀身不淨。
②空三昧:佛教名詞。
三三昧之一。
空即觀五蘊無我,亦無我所;一切諸法實相畢竟空。
空三昧亦是三解脫門之一。
就因而言,為三三昧;就果而言,則為三解脫門。
③無相三昧:佛教名詞。
三三昧之一。
無相三昧與滅谛的滅、靜、妙、離四行相相應。
涅槃解脫遠離色、聲、香、味、觸五法,男、女二相及生、異、滅三有為相。
無此十相之三昧境界,稱為無相三昧。
④無作三昧:佛教名詞。
三三昧之一。
亦稱無願三昧、無起三昧。
無願三昧與苦谛之苦、無常二行相相應;于一切諸法無所願樂,亦無所造作。
⑤正智:佛教名詞。
亦作聖智,指正确知解諸法實相的佛法智慧。
譯文 我是聽佛這樣說的: 那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衆一千二百五十人同在一起。
當時,世尊對比丘們說:“我給你們講說精微而玄奧的佛法,義味清淨,梵行具足,叫作三聚法。
你們要仔細聆聽,經常思維并善加念持。
現在就給你們講說三聚法。
” 當時,比丘們受教後,都聚精會神地傾聽。
佛告訴比丘們說:“所謂三聚法,一是歸向惡道的法,一是歸向善道的法,一是歸向涅槃的法。
什麼是歸向惡道的法呢?毫無仁慈之心,常懷邪惡之念,這就是歸向惡道的法。
什麼是歸向善道的法呢?不以惡心加害衆生,這就是歸向善道的法。
什麼是歸向涅槃的法呢?能夠精勤修習身念處,這就是歸向涅槃的法。
“又有二法歸向惡道,又有二法歸向善道,又有二法歸向涅槃。
什麼是歸向惡道的二法呢?一是敗壞佛教戒律,二是接受種種異端學說。
什麼是歸向善道的二法呢?一是恪守佛教戒律,二是接受佛教學說。
什麼是歸向涅槃的二法呢?一是止,二是觀。
“又有三法歸向惡道,三法歸向善道,三法歸向涅槃。
什麼是歸向惡道的三法呢?指三種不善行為的根源:貪欲、嗔恚和愚癡。
什麼是歸向善道的三法呢?指三種善良行為的根源:沒有貪欲、沒有嗔恚、沒有愚癡。
什麼是歸向涅槃的三法呢?指三種三昧境界,一是萬法皆空的三昧境界,二是諸法無相的三昧境界,三是諸行無我無作的三昧境界。
“又有四法歸向惡道,四法歸向善道,四法歸向涅槃。
什麼是歸向惡道的四法呢?這四法指貪欲的言語、嗔恚的言語、恐怖的言語、愚癡的言語。
什麼是歸向善道的四法呢?一是不作貪欲的言語,二是不作嗔恚的言語,三是不作恐怖的言語,四是不作愚癡的言語。
什麼是歸向涅槃的四法呢?指四念處的修法:身念處、受念處、意念處、法念處。
“又有五法歸向惡道,五法歸向善道,五法歸向涅槃。
什麼是歸向惡道的五法呢?指違反佛教五戒:殺生、偷盜、淫逸、妄語、飲酒。
什麼是歸向善道的五法呢?指持守佛教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逸、不欺妄、不飲酒。
什麼是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