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十上經
關燈
小
中
大
除嗔恚之念後,才能實現慈行解脫。
’如果比丘認為:‘我修持悲願解脫的行法,卻生憎嫉之心;我修持喜樂解脫的行法,卻生憂愁苦惱之心;我修持舍解脫的行法,卻生憎愛之心;我修持無我解脫的行法,卻生狐疑之心;我修持無想解脫的行法,卻生許多亂想雜念。
’這些觀念都無有是處。
何謂六證法?六證法即六神通:神足通、天耳通、知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漏盡通。
這六十種教法,如實無虛。
如來盡知全知,然後給衆人平等說法。
“又有七成法、七修法、七覺法、七滅法、七退法、七增法、七難解法、七生法、七知法、七證法。
何謂七成法?七成法指七種修證佛法的資财:信受佛法、持守佛戒、慚己、愧人、喜聞佛法、施舍、定慧雙修。
何謂七修法?七修法即七覺意。
比丘修持念覺意,依無欲、依寂滅、依遠離;修持法覺意、修持精進覺意、修持喜覺意、修持猗覺意、修持禅定覺意、修持舍覺意,都依無欲、依寂滅、依遠離。
“何謂七覺法?七覺法即七識住處。
如果衆生有若幹種色身、若幹種想,所有人趣衆生及部分天趣,都是初識住。
如果有衆生若幹種身而唯有一想,像梵光音天最初生現時,這是二識住;如果衆生一身而若幹種想,像光音天那樣,就是三識住;又有衆生隻有一身和一想,如遍淨天,就是四識住;又有衆生住于空無所有處,這是五識住;又有衆生住于識無邊處,這是六識住;又有衆生住于無色界之無所有處,這就是七識住。
何謂七滅法?即七使煩惱:欲愛煩惱、有愛煩惱、邪見煩惱、我慢煩惱、嗔恚煩惱、無明煩惱、疑惑煩惱。
“何謂七退法?即七非法,指修行比丘無信、無慚、無愧、少聞、懈堕、多忘、無智。
何謂七增法?即七正法,指修行比丘有信、有慚、有愧、多聞、不懈堕、強記、有智。
何謂七難解法?指七種正直善法:好義、好法、好知時、好知足、好自我控制、好集衆和合、好分别善惡。
何謂七生法?指七想觀:不淨想觀、食不淨想觀、一切世間不可樂想觀、死想觀、無常想觀、無常苦想觀、苦無我想觀。
“何謂七知法?指七種勤修的行法:勤持清淨戒行、勤于滅除貪欲、勤破邪見、勤于多聞正法、勤于精進修行、勤于正念善法、勤于修持禅定。
何謂七證法?指七種修盡煩惱的行法。
漏盡比丘對于苦、集、滅、道四聖谛,如實知見;觀想欲念如火坑,如刀劍;知欲、見欲,但決不貪欲,不住心于欲。
漏盡比丘反複觀察,都能如實覺知,如實知見。
世間一切貪欲、嫉妒、惡法、不善法,都不産生煩惱,不起煩惱。
漏盡比丘修持四念處,多修多行;五根、五力、七覺意、八正道,亦同樣多修多行。
諸比丘!以上七十種教法,如實不虛,如來全知盡曉,能給衆人平等說法。
原典 “複有八成法、八修法、八覺法、八滅法、八退法、八增法、八難解法、八生法、八知法、八證法。
“雲何八證法?謂八解脫。
内有色想觀外色,一解脫;内無色想觀外色,二解脫;淨解脫,三解脫;度色想,滅嗔恚想,住空處,四解脫;度空處,住識處,五解脫;度識處,住不用處,六解脫;度不用處,住有想無想處,七解脫;度有想無想處,住想知滅,八解脫。
“複有九成法、九修法、九覺法、九滅法、九退法、九增法、九難解法、九生法、九知法、九證法。
“雲何九生法?謂九想:不淨想、觀食不淨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盡想、無欲想。
雲何九知法?謂九異法:生果異、因果異,生觸異、因觸異,生受異、因受異,生想異、因想異,生集異、因集異,生欲異、因欲異,生利異、因利異,生求異、因求異,生煩惱異、因煩惱異。
“雲何九證法?謂九盡。
若入初禅,則聲刺滅;入第二禅,則覺觀刺滅;入第三禅,則喜刺滅;入第四禅,則出入息滅;入空處,則色想刺滅;入識處,則空想刺滅;入不用處,則識想刺滅;入有想無想處,則不用想刺滅;入滅盡定,則想受刺滅。
諸比丘!是為九十法,如實不虛,如來知已,平等說法。
“複有十成法、十修法、十覺法、十滅法、十退法、十增法、十難解法、十生法、十知法、十證法。
” 譯文 “又有八成法、八修法、八覺法、八滅法、八退法、八增法、八難解法、八生法、八知法、八證法。
“何謂八證法?八證法即八解脫法。
内有色想而觀外色,這是一解脫;内無色想而觀外色得解脫,這是二解脫;清淨解脫是三解脫;除一切色想,滅一切嗔恚想,住空無邊處,這是四解脫;超出空無邊處,住識無邊處,這是五解脫;超出識無邊處,住無色界之無所有處,這是六解脫;超出無色界之無所有處,住于有想無想處,這是七解脫;超出有想無想處,而住于一切想知滅的禅定境界,這就是八解脫。
“又有九成法、九修法、九覺法、九滅法、九退法、九增法、九難解法、九生法、九知法、九證法。
“何謂九生法?指九種觀想的行法:不淨想、觀食不淨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盡想、無欲想。
何謂九知法?指九種相異之法:生果異、因果異,生觸異、因觸異,生受異、因受異,生想異、因想異,生集異、因集異,生欲異、因欲異,生利異、因利異,生求異、因求異,生煩惱異、因煩惱異。
“何謂九證法?指九種清除煩惱的行法。
如果修行者證入初禅境界,則一切聲音都消失;如入第二禅,則覺觀消失;若入第三禅,則喜樂的感受消失;若入第四禅,則出入息都消失;若入空無邊處,則一切色想都消失;入識無邊處,則空無邊處消失;入無色界之無所有處,則識無邊處消失;入有想無想處,則無色界之無所有處消失;入滅盡禅定,則一切想、一切受都消失。
諸比丘!以上九十種教法,如實不虛,如來盡知全知,給衆人平等說法。
“又有十成法、十修法、十覺法、十滅法、十退法、十增法、十難解法、十生法、十知法、十證法。
”
’如果比丘認為:‘我修持悲願解脫的行法,卻生憎嫉之心;我修持喜樂解脫的行法,卻生憂愁苦惱之心;我修持舍解脫的行法,卻生憎愛之心;我修持無我解脫的行法,卻生狐疑之心;我修持無想解脫的行法,卻生許多亂想雜念。
’這些觀念都無有是處。
何謂六證法?六證法即六神通:神足通、天耳通、知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漏盡通。
這六十種教法,如實無虛。
如來盡知全知,然後給衆人平等說法。
“又有七成法、七修法、七覺法、七滅法、七退法、七增法、七難解法、七生法、七知法、七證法。
何謂七成法?七成法指七種修證佛法的資财:信受佛法、持守佛戒、慚己、愧人、喜聞佛法、施舍、定慧雙修。
何謂七修法?七修法即七覺意。
比丘修持念覺意,依無欲、依寂滅、依遠離;修持法覺意、修持精進覺意、修持喜覺意、修持猗覺意、修持禅定覺意、修持舍覺意,都依無欲、依寂滅、依遠離。
“何謂七覺法?七覺法即七識住處。
如果衆生有若幹種色身、若幹種想,所有人趣衆生及部分天趣,都是初識住。
如果有衆生若幹種身而唯有一想,像梵光音天最初生現時,這是二識住;如果衆生一身而若幹種想,像光音天那樣,就是三識住;又有衆生隻有一身和一想,如遍淨天,就是四識住;又有衆生住于空無所有處,這是五識住;又有衆生住于識無邊處,這是六識住;又有衆生住于無色界之無所有處,這就是七識住。
何謂七滅法?即七使煩惱:欲愛煩惱、有愛煩惱、邪見煩惱、我慢煩惱、嗔恚煩惱、無明煩惱、疑惑煩惱。
“何謂七退法?即七非法,指修行比丘無信、無慚、無愧、少聞、懈堕、多忘、無智。
何謂七增法?即七正法,指修行比丘有信、有慚、有愧、多聞、不懈堕、強記、有智。
何謂七難解法?指七種正直善法:好義、好法、好知時、好知足、好自我控制、好集衆和合、好分别善惡。
何謂七生法?指七想觀:不淨想觀、食不淨想觀、一切世間不可樂想觀、死想觀、無常想觀、無常苦想觀、苦無我想觀。
“何謂七知法?指七種勤修的行法:勤持清淨戒行、勤于滅除貪欲、勤破邪見、勤于多聞正法、勤于精進修行、勤于正念善法、勤于修持禅定。
何謂七證法?指七種修盡煩惱的行法。
漏盡比丘對于苦、集、滅、道四聖谛,如實知見;觀想欲念如火坑,如刀劍;知欲、見欲,但決不貪欲,不住心于欲。
漏盡比丘反複觀察,都能如實覺知,如實知見。
世間一切貪欲、嫉妒、惡法、不善法,都不産生煩惱,不起煩惱。
漏盡比丘修持四念處,多修多行;五根、五力、七覺意、八正道,亦同樣多修多行。
諸比丘!以上七十種教法,如實不虛,如來全知盡曉,能給衆人平等說法。
原典 “複有八成法、八修法、八覺法、八滅法、八退法、八增法、八難解法、八生法、八知法、八證法。
“雲何八證法?謂八解脫。
内有色想觀外色,一解脫;内無色想觀外色,二解脫;淨解脫,三解脫;度色想,滅嗔恚想,住空處,四解脫;度空處,住識處,五解脫;度識處,住不用處,六解脫;度不用處,住有想無想處,七解脫;度有想無想處,住想知滅,八解脫。
“複有九成法、九修法、九覺法、九滅法、九退法、九增法、九難解法、九生法、九知法、九證法。
“雲何九生法?謂九想:不淨想、觀食不淨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盡想、無欲想。
雲何九知法?謂九異法:生果異、因果異,生觸異、因觸異,生受異、因受異,生想異、因想異,生集異、因集異,生欲異、因欲異,生利異、因利異,生求異、因求異,生煩惱異、因煩惱異。
“雲何九證法?謂九盡。
若入初禅,則聲刺滅;入第二禅,則覺觀刺滅;入第三禅,則喜刺滅;入第四禅,則出入息滅;入空處,則色想刺滅;入識處,則空想刺滅;入不用處,則識想刺滅;入有想無想處,則不用想刺滅;入滅盡定,則想受刺滅。
諸比丘!是為九十法,如實不虛,如來知已,平等說法。
“複有十成法、十修法、十覺法、十滅法、十退法、十增法、十難解法、十生法、十知法、十證法。
” 譯文 “又有八成法、八修法、八覺法、八滅法、八退法、八增法、八難解法、八生法、八知法、八證法。
“何謂八證法?八證法即八解脫法。
内有色想而觀外色,這是一解脫;内無色想而觀外色得解脫,這是二解脫;清淨解脫是三解脫;除一切色想,滅一切嗔恚想,住空無邊處,這是四解脫;超出空無邊處,住識無邊處,這是五解脫;超出識無邊處,住無色界之無所有處,這是六解脫;超出無色界之無所有處,住于有想無想處,這是七解脫;超出有想無想處,而住于一切想知滅的禅定境界,這就是八解脫。
“又有九成法、九修法、九覺法、九滅法、九退法、九增法、九難解法、九生法、九知法、九證法。
“何謂九生法?指九種觀想的行法:不淨想、觀食不淨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盡想、無欲想。
何謂九知法?指九種相異之法:生果異、因果異,生觸異、因觸異,生受異、因受異,生想異、因想異,生集異、因集異,生欲異、因欲異,生利異、因利異,生求異、因求異,生煩惱異、因煩惱異。
“何謂九證法?指九種清除煩惱的行法。
如果修行者證入初禅境界,則一切聲音都消失;如入第二禅,則覺觀消失;若入第三禅,則喜樂的感受消失;若入第四禅,則出入息都消失;若入空無邊處,則一切色想都消失;入識無邊處,則空無邊處消失;入無色界之無所有處,則識無邊處消失;入有想無想處,則無色界之無所有處消失;入滅盡禅定,則一切想、一切受都消失。
諸比丘!以上九十種教法,如實不虛,如來盡知全知,給衆人平等說法。
“又有十成法、十修法、十覺法、十滅法、十退法、十增法、十難解法、十生法、十知法、十證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