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弊宿經
關燈
小
中
大
原典
弊宿①經
婆羅門言:“今我論者,無有他世,亦無更生,無罪福報。
汝論雲何?” 迦葉②答曰:“我今問汝,随汝意答。
今上日月,為此世耶?為他世耶?為人為天耶?” 婆羅門答曰:“日月是他世,非此世也;是天,非人也。
” 迦葉答曰:“以此可知,必有他世,亦有更生,有善惡報。
” 婆羅門言:“汝雖雲有他世,有更生及善惡報,如我意者,皆悉無有。
” 迦葉問曰:“頗有因緣可知,無有他世,無有更生,無善惡報耶?” 婆羅門答曰:“有緣。
” 迦葉問曰:“以何因緣,言無他世?” 婆羅門言:“迦葉!我有親族知識,遇患困病。
我往問言:‘諸沙門、婆羅門各懷異見,言諸有殺生、盜竊、邪淫、兩舌、惡口、妄言、绮語、貪取、嫉妒、邪見者,身壞命終,皆入地獄。
我初不信。
所以然者,初未曾見死已來還說所堕處。
若有人來說所堕處,我必信受。
汝今是我所親,十惡亦備。
若如沙門語者,汝死必入大地獄中。
今我相信,從汝取定。
若審有地獄者,汝當還來,語我使知,然後當信。
’迦葉!彼命終已,至今不來。
彼是我親,不應欺我。
許而不來,必無後世。
” 迦葉報曰:“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今當為汝引喻解之。
譬如盜賊,常懷奸詐,犯王禁法。
伺察所得,将詣王所,白言:‘此人為賊,願王治之。
’王即敕左右收系其人,遍令街巷,然後載之出城,付刑人者。
時,左右人即将彼賊付刑人者,彼賊以柔軟言,語守衛者:‘汝可放我,見諸親裡,言語辭别,然後當還。
’雲何?婆羅門!彼守衛者甯肯放不?” 婆羅門答曰:“不可。
” 迦葉又言:“彼同人類俱存現世而猶不放,況汝所親十惡備足!身死命終,必入地獄。
獄鬼無慈,又非其類。
死生異世,彼若以軟言求于獄鬼:‘汝暫放我還到世間見親族,言語辭别,然後當還。
’甯得放不?” 婆羅門答曰:“不可。
” 迦葉又言:“以此相方,自足可知。
何為守迷,自生邪見耶?” 注釋 ①弊宿:人名。
為拘薩羅國之婆羅門。
童女迦葉已證羅漢,以種種說法,破其斷滅之見,使之改邪歸正,死後升天。
②迦葉:人名。
指童女迦葉,或作童子迦葉。
據《僧祇律》卷十九說:“童子迦葉,年至八歲,出家修道,成阿羅漢。
”童女迦葉亦稱尊者鸠摩羅迦葉。
譯文 婆羅門說:“我主張,不存在其他世界,亦不存在來生,不存在罪惡或福德的報應。
你的主張是什麼?” 迦葉回答說:“我現在問你,你要确切地回答。
你頭頂上的日月,是屬于這個世界的呢,還是屬于其他世界呢?是
汝論雲何?” 迦葉②答曰:“我今問汝,随汝意答。
今上日月,為此世耶?為他世耶?為人為天耶?” 婆羅門答曰:“日月是他世,非此世也;是天,非人也。
” 迦葉答曰:“以此可知,必有他世,亦有更生,有善惡報。
” 婆羅門言:“汝雖雲有他世,有更生及善惡報,如我意者,皆悉無有。
” 迦葉問曰:“頗有因緣可知,無有他世,無有更生,無善惡報耶?” 婆羅門答曰:“有緣。
” 迦葉問曰:“以何因緣,言無他世?” 婆羅門言:“迦葉!我有親族知識,遇患困病。
我往問言:‘諸沙門、婆羅門各懷異見,言諸有殺生、盜竊、邪淫、兩舌、惡口、妄言、绮語、貪取、嫉妒、邪見者,身壞命終,皆入地獄。
我初不信。
所以然者,初未曾見死已來還說所堕處。
若有人來說所堕處,我必信受。
汝今是我所親,十惡亦備。
若如沙門語者,汝死必入大地獄中。
今我相信,從汝取定。
若審有地獄者,汝當還來,語我使知,然後當信。
’迦葉!彼命終已,至今不來。
彼是我親,不應欺我。
許而不來,必無後世。
” 迦葉報曰:“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今當為汝引喻解之。
譬如盜賊,常懷奸詐,犯王禁法。
伺察所得,将詣王所,白言:‘此人為賊,願王治之。
’王即敕左右收系其人,遍令街巷,然後載之出城,付刑人者。
時,左右人即将彼賊付刑人者,彼賊以柔軟言,語守衛者:‘汝可放我,見諸親裡,言語辭别,然後當還。
’雲何?婆羅門!彼守衛者甯肯放不?” 婆羅門答曰:“不可。
” 迦葉又言:“彼同人類俱存現世而猶不放,況汝所親十惡備足!身死命終,必入地獄。
獄鬼無慈,又非其類。
死生異世,彼若以軟言求于獄鬼:‘汝暫放我還到世間見親族,言語辭别,然後當還。
’甯得放不?” 婆羅門答曰:“不可。
” 迦葉又言:“以此相方,自足可知。
何為守迷,自生邪見耶?” 注釋 ①弊宿:人名。
為拘薩羅國之婆羅門。
童女迦葉已證羅漢,以種種說法,破其斷滅之見,使之改邪歸正,死後升天。
②迦葉:人名。
指童女迦葉,或作童子迦葉。
據《僧祇律》卷十九說:“童子迦葉,年至八歲,出家修道,成阿羅漢。
”童女迦葉亦稱尊者鸠摩羅迦葉。
譯文 婆羅門說:“我主張,不存在其他世界,亦不存在來生,不存在罪惡或福德的報應。
你的主張是什麼?” 迦葉回答說:“我現在問你,你要确切地回答。
你頭頂上的日月,是屬于這個世界的呢,還是屬于其他世界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