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遊行經之二
關燈
小
中
大
難曰:“此雙樹神以非時花供養于我,此非供養如來⑦。
”阿難白言:“雲何名為供養如來?”佛語阿難:“人能受法、能行法者,斯乃名曰供養如來。
” 注釋 ①四大教法:佛教名詞。
亦稱四種廣說、四種墨印。
佛經對其解說,内容大同小異。
《四分律》有“四種廣說”,而《十誦律》則名之為“四種墨印”。
廣說者,就其能說佛法者而名之;墨印者,就其能證之教而名之。
《長阿含經》稱之為“四大教法”。
四大教法,具體表現了佛陀“以法為師”的遺訓。
②耆舊:耆,年老之義。
耆舊,有德高望重之義。
③拘屍城:地名。
梵語Ku?inagara的音譯,為釋迦牟尼佛入滅之地。
④娑羅雙樹:地名。
佛陀涅槃處。
⑤僧伽梨:衣服名。
為比丘僧的三衣之一,譯作複衣等。
僧伽梨是比丘三衣中最大者,故稱為大衣;又因其條數最多,達九條乃至二十五條之多,故稱為雜碎衣;又為比丘入王宮、聚落,乞食、說法時必穿之服,故亦稱入王宮聚落時衣。
⑥非時花:指不合季節的鮮花。
⑦供養如來:佛教認為,供養有種種分别,如财供養,供養香花、飲食等财物;如敬供養,指贊歎恭敬等;行供養或法供養,指受持修行佛法,講說佛法利益衆生。
譯文 佛告訴比丘們說:“現在給你們大家講說四大教法。
請大家仔細聽講,善加憶持。
“什麼叫四大教法呢?如果有比丘作如此說:‘諸位賢士!我曾經在某村、某城、某國親聽佛說法,親自接受佛的教化。
’聽從這種說法,不應該不相信,亦不應該诋毀。
你們應當在佛經裡推究其虛實,依佛說的戒律、教法推究其來龍去脈。
若發現那位比丘所說的非佛經所說、非佛戒所教、非佛法所傳,就應當理直氣壯地告訴他說:‘佛并不是這般說,你可能接受了錯誤的教法。
因為我依據諸佛經、佛戒、佛法,發現你先前所說的與佛法本意有出入。
賢士!請你不要再受持這種教法,不要再為他人講說這種教法,你應當舍棄這種教法。
’如果那比丘所說的佛法是依據佛經、佛戒、佛法的,那就應當告訴他說:‘你所說的是真正的佛所講說的教法。
因為我根據諸佛經、佛戒、佛法,認為你先前所說的與佛法相應不違。
賢士!你應當受持這種佛法,廣為人說,希望不要捐舍這種真佛法。
’這就是我給大家講的第一大教法。
“其次,比丘又作如此說:‘我曾在某村、某城、某國參學,與比丘僧們一同追随資深學者求道,我親自聽講,親身受持這種佛法、這種佛戒、這種教法。
’聽到那比丘的說法,不應該不相信,亦不應該诋毀。
你們應該在佛經裡推究其虛僞和真實,依佛法、依戒律推究其來龍去脈。
如果那比丘所說的并非佛經、佛戒、佛法所說,就應告訴他說:‘佛并不是這般說,你可能從他們那裡接受了錯誤的教法。
因為我根據諸佛經、佛戒、佛法,發現你先前所說的都與佛法有出入。
賢士!請你不要再固執這種說法,不要再為他人宣講這種教法,你應當舍棄這種教法。
’如果那比丘所說都與佛經、佛戒、佛法相應不二,就應當告訴他說:‘你所說的都是真佛所說。
為什麼呢?因為我根據佛經、佛戒、佛法,認為你先前所說法與佛法相應不二。
賢士!你應當受持這種佛法,并廣為人說,不要輕易捐舍。
’這就是我給大家講的第二大教法。
“再次,比丘作如此說法:‘我曾在某村、某城、某國,跟随衆多比丘持守這種佛法,持守這種戒律,持守這種律儀,我親身聽講,親身受持這種佛法、這種戒律、這種教法。
’你們聽到這種說法,不應該不相信,亦不應該加以诋毀。
你們應當在佛經裡推究其虛僞和真實,根據佛法、戒律推究其來龍去脈。
這是我給你們講的第三大教法。
“最後,比丘作如此說法:‘我曾在某村、某城、某國,遇見有一比丘僧持守這種佛法,持守這種戒律,持守這種律儀,我親自聽其說法,并親身受持這種佛法、這種戒律、這種教說。
’你們聽到這種說法,不應該不相信,亦不應該加以诋毀。
你們應該在佛經裡推究其虛僞和真實,并根據佛法、戒律推究其來龍去脈。
這就是我給你們講說的第四大教法。
” 那時,世尊來到拘屍城,來到本生處娑羅雙樹間,世尊對阿難說:“你給如來在兩棵樹之間敷設床座,使頭朝北方,臉側向西方。
因為佛法流布,将久住北方。
” 阿難答道:“是。
”立即動手敷座,讓佛陀的頭朝北方。
那時,世尊把自己的四疊僧服墊到右側,像獅子王那樣疊足而卧。
那時候,娑羅雙樹間所有笃信佛法的鬼神,都以各式各樣的鮮花撒滿地面。
見此情景,世尊告訴阿難說:“雙樹之神以奇特鮮花來供養我,但這并不是真正供養如來。
”阿難說:“怎麼才叫真正供養如來呢?”佛告訴阿難說:“能夠受持佛法,并且真正修習佛法的人,這才稱真正供養如來。
”
”阿難白言:“雲何名為供養如來?”佛語阿難:“人能受法、能行法者,斯乃名曰供養如來。
” 注釋 ①四大教法:佛教名詞。
亦稱四種廣說、四種墨印。
佛經對其解說,内容大同小異。
《四分律》有“四種廣說”,而《十誦律》則名之為“四種墨印”。
廣說者,就其能說佛法者而名之;墨印者,就其能證之教而名之。
《長阿含經》稱之為“四大教法”。
四大教法,具體表現了佛陀“以法為師”的遺訓。
②耆舊:耆,年老之義。
耆舊,有德高望重之義。
③拘屍城:地名。
梵語Ku?inagara的音譯,為釋迦牟尼佛入滅之地。
④娑羅雙樹:地名。
佛陀涅槃處。
⑤僧伽梨:衣服名。
為比丘僧的三衣之一,譯作複衣等。
僧伽梨是比丘三衣中最大者,故稱為大衣;又因其條數最多,達九條乃至二十五條之多,故稱為雜碎衣;又為比丘入王宮、聚落,乞食、說法時必穿之服,故亦稱入王宮聚落時衣。
⑥非時花:指不合季節的鮮花。
⑦供養如來:佛教認為,供養有種種分别,如财供養,供養香花、飲食等财物;如敬供養,指贊歎恭敬等;行供養或法供養,指受持修行佛法,講說佛法利益衆生。
譯文 佛告訴比丘們說:“現在給你們大家講說四大教法。
請大家仔細聽講,善加憶持。
“什麼叫四大教法呢?如果有比丘作如此說:‘諸位賢士!我曾經在某村、某城、某國親聽佛說法,親自接受佛的教化。
’聽從這種說法,不應該不相信,亦不應該诋毀。
你們應當在佛經裡推究其虛實,依佛說的戒律、教法推究其來龍去脈。
若發現那位比丘所說的非佛經所說、非佛戒所教、非佛法所傳,就應當理直氣壯地告訴他說:‘佛并不是這般說,你可能接受了錯誤的教法。
因為我依據諸佛經、佛戒、佛法,發現你先前所說的與佛法本意有出入。
賢士!請你不要再受持這種教法,不要再為他人講說這種教法,你應當舍棄這種教法。
’如果那比丘所說的佛法是依據佛經、佛戒、佛法的,那就應當告訴他說:‘你所說的是真正的佛所講說的教法。
因為我根據諸佛經、佛戒、佛法,認為你先前所說的與佛法相應不違。
賢士!你應當受持這種佛法,廣為人說,希望不要捐舍這種真佛法。
’這就是我給大家講的第一大教法。
“其次,比丘又作如此說:‘我曾在某村、某城、某國參學,與比丘僧們一同追随資深學者求道,我親自聽講,親身受持這種佛法、這種佛戒、這種教法。
’聽到那比丘的說法,不應該不相信,亦不應該诋毀。
你們應該在佛經裡推究其虛僞和真實,依佛法、依戒律推究其來龍去脈。
如果那比丘所說的并非佛經、佛戒、佛法所說,就應告訴他說:‘佛并不是這般說,你可能從他們那裡接受了錯誤的教法。
因為我根據諸佛經、佛戒、佛法,發現你先前所說的都與佛法有出入。
賢士!請你不要再固執這種說法,不要再為他人宣講這種教法,你應當舍棄這種教法。
’如果那比丘所說都與佛經、佛戒、佛法相應不二,就應當告訴他說:‘你所說的都是真佛所說。
為什麼呢?因為我根據佛經、佛戒、佛法,認為你先前所說法與佛法相應不二。
賢士!你應當受持這種佛法,并廣為人說,不要輕易捐舍。
’這就是我給大家講的第二大教法。
“再次,比丘作如此說法:‘我曾在某村、某城、某國,跟随衆多比丘持守這種佛法,持守這種戒律,持守這種律儀,我親身聽講,親身受持這種佛法、這種戒律、這種教法。
’你們聽到這種說法,不應該不相信,亦不應該加以诋毀。
你們應當在佛經裡推究其虛僞和真實,根據佛法、戒律推究其來龍去脈。
這是我給你們講的第三大教法。
“最後,比丘作如此說法:‘我曾在某村、某城、某國,遇見有一比丘僧持守這種佛法,持守這種戒律,持守這種律儀,我親自聽其說法,并親身受持這種佛法、這種戒律、這種教說。
’你們聽到這種說法,不應該不相信,亦不應該加以诋毀。
你們應該在佛經裡推究其虛僞和真實,并根據佛法、戒律推究其來龍去脈。
這就是我給你們講說的第四大教法。
” 那時,世尊來到拘屍城,來到本生處娑羅雙樹間,世尊對阿難說:“你給如來在兩棵樹之間敷設床座,使頭朝北方,臉側向西方。
因為佛法流布,将久住北方。
” 阿難答道:“是。
”立即動手敷座,讓佛陀的頭朝北方。
那時,世尊把自己的四疊僧服墊到右側,像獅子王那樣疊足而卧。
那時候,娑羅雙樹間所有笃信佛法的鬼神,都以各式各樣的鮮花撒滿地面。
見此情景,世尊告訴阿難說:“雙樹之神以奇特鮮花來供養我,但這并不是真正供養如來。
”阿難說:“怎麼才叫真正供養如來呢?”佛告訴阿難說:“能夠受持佛法,并且真正修習佛法的人,這才稱真正供養如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