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六祖下第十一世
關燈
小
中
大
?”曰:“入室。
”師曰:“待我抽解①來。
”及上廁來,見僧不去,以拄杖趕散。
注釋 ①?抽解:抽身解衣之意。
又作抽脫。
即自列衆中抽身而出,脫卸袈裟,以便休憩或行大小便之意,故又以抽解一語為如廁之代用詞。
猶言解手。
譯文 一天衆人剛剛集合,承皓禅師問:“幹什麼?”衆人說:“進屋子。
”禅師說:“等我解手回來。
”等上廁所回來,看見僧人還沒走,就用拄杖趕走了。
原典 一日為張無盡①舉:“傅大士頌曰:‘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
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又舉:“洞山頌曰:‘五台山頂雲蒸飯,佛殿階前狗尿天。
刹竿頭上煎子,三個猢狲夜簸錢。
’此二頌隻頌得法身邊事,不頌得法身向上事。
”張曰:“請和尚頌!”師曰:“昨夜雨霶烹,打倒蒲萄棚。
知事②普請,行者人力,拄底拄,撐底撐,撐撐拄拄到天明,依舊可憐生。
” 注釋 ①?張無盡:北宋宰相張商英居士号“無盡”。
信佛,主張儒釋合一,由于其政治地位高,所以影響很大。
②?知事:乃掌管諸僧雜事與庶務之職稱。
譯文 一天承皓禅師為張商英引說:“傅大士的頌說:‘空手卻拿着鋤頭,步行卻騎着水牛。
人在橋上經過,橋流水卻不流。
’”又引說:“洞山的頌說:‘五台山頂上用雲彩蒸飯,佛殿台階前面狗尿連天。
寺院旗竿頂上煎制子,三個猢狲夜晚簸着銅錢。
’這兩則頌隻是講頌出了法身旁邊的事,并沒有講頌出法身向上的更深奧的事。
”張商英說:“請和尚頌說!”禅師說:“昨夜大雨嘭嘭,打倒了葡萄棚。
知事請大家出動,行者仆役,頂的頂,撐的撐,頂頂撐撐一直到天明,依然可憐生。
” 洪州雲居道齊禅師 原典 洪州①雲居道齊禅師,遍曆禅會,學心未息。
後于上藍院②,主經藏。
法燈③一日謂師曰:“有人問我西來意,答他曰:‘不東不西。
’藏主④作麼生會?”師對曰:“不東不西。
”燈曰:“與麼會,又争得?”曰:“道齊隻恁麼,未審和尚尊意如何?”燈曰:“他家自有兒孫在⑤。
”師于是頓明厥旨。
有頌曰: 接物利生絕妙,外生終是不肖。
他家自有兒孫,将來用得恰好。
注釋 ①?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
②?上藍院:在洪州。
唐廣明元年(公元八八〇年)令超禅師創建,初名禅院,宋時改稱寺。
③?法燈:泰欽禅師。
④?藏主:也作經藏主,對主管經藏僧人的稱呼。
⑤?他家自有兒孫在:意思是說不要看别人,應重視自家,以自家為主。
譯文 洪州雲居道齊禅師,廣泛遊曆各地禅會,求學之心仍然不減。
後來到了上藍院,主管經藏。
法燈有一天對禅師說:“有人問我祖師西來的旨意,我回答他說:‘不東不西。
’藏主你怎麼理解?”禅師回答說:“不東不西。
”法燈說:“這樣理解,又怎能行呢?”禅師說:“道齊就是這樣理解的,不知您的尊意是什麼?”法燈說:“别人家自有兒孫。
”禅師頓時明白其中的旨意。
作頌說:“接待萬物以利人生超群絕妙,外人所生終歸不仁不孝。
别人家自有别人家的兒孫,将來使用時端正恰好。
”
”師曰:“待我抽解①來。
”及上廁來,見僧不去,以拄杖趕散。
注釋 ①?抽解:抽身解衣之意。
又作抽脫。
即自列衆中抽身而出,脫卸袈裟,以便休憩或行大小便之意,故又以抽解一語為如廁之代用詞。
猶言解手。
譯文 一天衆人剛剛集合,承皓禅師問:“幹什麼?”衆人說:“進屋子。
”禅師說:“等我解手回來。
”等上廁所回來,看見僧人還沒走,就用拄杖趕走了。
原典 一日為張無盡①舉:“傅大士頌曰:‘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
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又舉:“洞山頌曰:‘五台山頂雲蒸飯,佛殿階前狗尿天。
刹竿頭上煎子,三個猢狲夜簸錢。
’此二頌隻頌得法身邊事,不頌得法身向上事。
”張曰:“請和尚頌!”師曰:“昨夜雨霶烹,打倒蒲萄棚。
知事②普請,行者人力,拄底拄,撐底撐,撐撐拄拄到天明,依舊可憐生。
” 注釋 ①?張無盡:北宋宰相張商英居士号“無盡”。
信佛,主張儒釋合一,由于其政治地位高,所以影響很大。
②?知事:乃掌管諸僧雜事與庶務之職稱。
譯文 一天承皓禅師為張商英引說:“傅大士的頌說:‘空手卻拿着鋤頭,步行卻騎着水牛。
人在橋上經過,橋流水卻不流。
’”又引說:“洞山的頌說:‘五台山頂上用雲彩蒸飯,佛殿台階前面狗尿連天。
寺院旗竿頂上煎制子,三個猢狲夜晚簸着銅錢。
’這兩則頌隻是講頌出了法身旁邊的事,并沒有講頌出法身向上的更深奧的事。
”張商英說:“請和尚頌說!”禅師說:“昨夜大雨嘭嘭,打倒了葡萄棚。
知事請大家出動,行者仆役,頂的頂,撐的撐,頂頂撐撐一直到天明,依然可憐生。
” 洪州雲居道齊禅師 原典 洪州①雲居道齊禅師,遍曆禅會,學心未息。
後于上藍院②,主經藏。
法燈③一日謂師曰:“有人問我西來意,答他曰:‘不東不西。
’藏主④作麼生會?”師對曰:“不東不西。
”燈曰:“與麼會,又争得?”曰:“道齊隻恁麼,未審和尚尊意如何?”燈曰:“他家自有兒孫在⑤。
”師于是頓明厥旨。
有頌曰: 接物利生絕妙,外生終是不肖。
他家自有兒孫,将來用得恰好。
注釋 ①?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
②?上藍院:在洪州。
唐廣明元年(公元八八〇年)令超禅師創建,初名禅院,宋時改稱寺。
③?法燈:泰欽禅師。
④?藏主:也作經藏主,對主管經藏僧人的稱呼。
⑤?他家自有兒孫在:意思是說不要看别人,應重視自家,以自家為主。
譯文 洪州雲居道齊禅師,廣泛遊曆各地禅會,求學之心仍然不減。
後來到了上藍院,主管經藏。
法燈有一天對禅師說:“有人問我祖師西來的旨意,我回答他說:‘不東不西。
’藏主你怎麼理解?”禅師回答說:“不東不西。
”法燈說:“這樣理解,又怎能行呢?”禅師說:“道齊就是這樣理解的,不知您的尊意是什麼?”法燈說:“别人家自有兒孫。
”禅師頓時明白其中的旨意。
作頌說:“接待萬物以利人生超群絕妙,外人所生終歸不仁不孝。
别人家自有别人家的兒孫,将來使用時端正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