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六祖下第十世
關燈
小
中
大
圓通緣德禅師
原典
後居廬山之圓通①,曹翰渡江入寺,禅者驚走,師宴坐如平日,翰至,不起。翰怒曰:“汝不聞殺人不眨眼将軍乎?”師熟視曰:“汝安知有不懼生死和尚耶?”翰因警悚增歎。翰曰:“禅者何為而散?”師曰:“擊鼓自集。”翰遣裨校擊之,無至者。翰曰:“不至何也?”師曰:“公有殺心故爾。”因自起擊之,禅者乃集。翰拜問決勝之策,師曰:“非禅者所知。”
師每領諸刹,無所事去留,唯頹然默坐,而學者自成規矩。平生着一衲裙,以繩貫其褶處,夜申其裙以當被。
注釋
①?圓通:圓通院。五代間南唐後主昭惠後所創。後主迎緣德禅師為開山。初名圓通院,亦稱廬山新院,入宋後改名禅寺。
譯文
緣德禅師後來居住在廬山的圓通院,曹翰率兵渡江闖入寺院,禅僧們驚恐奔逃,禅師平靜地坐着像平時一樣,曹翰到了,也不起來。曹翰大怒道:“你沒聽說過殺人不眨眼的将軍嗎?”禅師仔細地打量他說:“你哪裡知道有不怕死的和尚呢?”曹翰因此肅然驚歎。曹翰說:“禅僧們為什麼逃散?”禅師說:“敲起鼓來自然會集合。”曹翰叫裨校敲鼓,沒有人來。曹翰說:“為什麼不來?”禅師說:“你有殺人之心的緣故。”說着自己起身敲鼓,禅僧們就來集合了。曹翰向禅師禮拜請教取勝的策略,禅師說:“這不是禅僧所知道的事。”
禅師每當來到一個寺院做住持,不管僧人的去留,隻是頹然默默地坐着,而學者們卻自覺形成規矩。平生穿一件衲裙,用繩子把褶處穿起來,晚上展開裙子當被。
明州雪窦重顯禅師
原典
出家受具之後,橫經講席,究理窮玄,诘問鋒馳,機辯無敵。首造智門,即伸問曰:“不起一念,雲何有過?”門召師近前,師才近前,門以拂子蓦口①打。師拟開口,門又打,師豁然開悟。
注釋
①?蓦口:對準嘴。
譯文
雪窦重顯禅師出家受具足戒之後,讀經聽法,探求真理追究玄奧,诘問話鋒迅馳,随機辯難沒有敵手。初訪智門禅師,就問:“心中不起一念,為什麼說也有過錯?”智門招呼他到跟前來,禅師才到跟前,智門就用拂子打他的嘴。禅師剛想開口,智門又打,禅師豁然開悟。
原典
師雲:“或雲佛未出世時,一①人人鼻孔撩天。出世後,為什麼杳無消息?”代雲:“賊不打貧兒家。”複問僧:“賊不打貧兒家,因什麼卻打?”代雲:“須到如此。”
注釋
①“一”,疑為衍文。
譯文
重顯禅師說:“有人說,佛沒有出世時,人人鼻孔撩天。出世以後,為什麼杳無音信?”又代替僧人回答說:“賊不打劫窮人家。”又問僧人:“賊不打劫窮人家,為什麼又打劫?”代替僧人回答說:“應該這樣。”
金陵清涼泰欽禅師
原典
金陵清涼泰欽法燈禅師,在衆日①,性豪逸不事事,衆易之,法眼獨契重。眼一日問衆:“虎項金鈴,是誰解得?”衆無對。師适至,眼舉前語問。師曰:“系者解得。”眼曰:“汝輩輕渠不得。”
注釋
①?在衆日:指做住持以前随大衆一起從禅師學道問法的時候。
譯文
金陵清涼泰欽法燈禅師,在做徒衆時,性情豪爽放逸不做什麼事情,衆人都輕視他,法眼文益禅師卻特别器重他。法眼有一天問衆人:“老虎脖子上的金鈴,誰能解下來?”衆人無法答對。正好泰欽禅師來了,法眼用前面的話問他。禅師說:“系上去的人能解開。”法眼對衆人說:“你們不能輕視他。”
永明道潛禅師
原典
異日,因四衆士女入院,眼①問曰:“律中道,隔壁聞钗钏聲,即名破戒。見睹金銀合雜,朱紫骈阗,是破戒不是破戒?”師曰:“好個入路!”眼曰:“汝向後有五百毳徒②,為王侯所重在!”
注釋
①?眼:指法眼文益禅師。
②?毳徒:僧徒。毳即毳衣,一種僧人服裝,用羽毛編織裝飾而成。
譯文
一天,因四方男女進入禅院,法眼問:“戒律中說,隔着牆壁聽頭钗手钏之聲,就叫破戒。現在你看到金钗銀钏彙合雜沓,朱衣紫羅擁擠不堪,是破戒不是破戒?”道潛禅師說:“好一個悟道途徑!”法眼說:“你以後将有五百僧徒,為王侯所看重!”
原典
後居廬山之圓通①,曹翰渡江入寺,禅者驚走,師宴坐如平日,翰至,不起。翰怒曰:“汝不聞殺人不眨眼将軍乎?”師熟視曰:“汝安知有不懼生死和尚耶?”翰因警悚增歎。翰曰:“禅者何為而散?”師曰:“擊鼓自集。”翰遣裨校擊之,無至者。翰曰:“不至何也?”師曰:“公有殺心故爾。”因自起擊之,禅者乃集。翰拜問決勝之策,師曰:“非禅者所知。”
師每領諸刹,無所事去留,唯頹然默坐,而學者自成規矩。平生着一衲裙,以繩貫其褶處,夜申其裙以當被。
注釋
①?圓通:圓通院。五代間南唐後主昭惠後所創。後主迎緣德禅師為開山。初名圓通院,亦稱廬山新院,入宋後改名禅寺。
譯文
緣德禅師後來居住在廬山的圓通院,曹翰率兵渡江闖入寺院,禅僧們驚恐奔逃,禅師平靜地坐着像平時一樣,曹翰到了,也不起來。曹翰大怒道:“你沒聽說過殺人不眨眼的将軍嗎?”禅師仔細地打量他說:“你哪裡知道有不怕死的和尚呢?”曹翰因此肅然驚歎。曹翰說:“禅僧們為什麼逃散?”禅師說:“敲起鼓來自然會集合。”曹翰叫裨校敲鼓,沒有人來。曹翰說:“為什麼不來?”禅師說:“你有殺人之心的緣故。”說着自己起身敲鼓,禅僧們就來集合了。曹翰向禅師禮拜請教取勝的策略,禅師說:“這不是禅僧所知道的事。”
禅師每當來到一個寺院做住持,不管僧人的去留,隻是頹然默默地坐着,而學者們卻自覺形成規矩。平生穿一件衲裙,用繩子把褶處穿起來,晚上展開裙子當被。
明州雪窦重顯禅師
原典
出家受具之後,橫經講席,究理窮玄,诘問鋒馳,機辯無敵。首造智門,即伸問曰:“不起一念,雲何有過?”門召師近前,師才近前,門以拂子蓦口①打。師拟開口,門又打,師豁然開悟。
注釋
①?蓦口:對準嘴。
譯文
雪窦重顯禅師出家受具足戒之後,讀經聽法,探求真理追究玄奧,诘問話鋒迅馳,随機辯難沒有敵手。初訪智門禅師,就問:“心中不起一念,為什麼說也有過錯?”智門招呼他到跟前來,禅師才到跟前,智門就用拂子打他的嘴。禅師剛想開口,智門又打,禅師豁然開悟。
原典
師雲:“或雲佛未出世時,一①人人鼻孔撩天。出世後,為什麼杳無消息?”代雲:“賊不打貧兒家。”複問僧:“賊不打貧兒家,因什麼卻打?”代雲:“須到如此。”
注釋
①“一”,疑為衍文。
譯文
重顯禅師說:“有人說,佛沒有出世時,人人鼻孔撩天。出世以後,為什麼杳無音信?”又代替僧人回答說:“賊不打劫窮人家。”又問僧人:“賊不打劫窮人家,為什麼又打劫?”代替僧人回答說:“應該這樣。”
金陵清涼泰欽禅師
原典
金陵清涼泰欽法燈禅師,在衆日①,性豪逸不事事,衆易之,法眼獨契重。眼一日問衆:“虎項金鈴,是誰解得?”衆無對。師适至,眼舉前語問。師曰:“系者解得。”眼曰:“汝輩輕渠不得。”
注釋
①?在衆日:指做住持以前随大衆一起從禅師學道問法的時候。
譯文
金陵清涼泰欽法燈禅師,在做徒衆時,性情豪爽放逸不做什麼事情,衆人都輕視他,法眼文益禅師卻特别器重他。法眼有一天問衆人:“老虎脖子上的金鈴,誰能解下來?”衆人無法答對。正好泰欽禅師來了,法眼用前面的話問他。禅師說:“系上去的人能解開。”法眼對衆人說:“你們不能輕視他。”
永明道潛禅師
原典
異日,因四衆士女入院,眼①問曰:“律中道,隔壁聞钗钏聲,即名破戒。見睹金銀合雜,朱紫骈阗,是破戒不是破戒?”師曰:“好個入路!”眼曰:“汝向後有五百毳徒②,為王侯所重在!”
注釋
①?眼:指法眼文益禅師。
②?毳徒:僧徒。毳即毳衣,一種僧人服裝,用羽毛編織裝飾而成。
譯文
一天,因四方男女進入禅院,法眼問:“戒律中說,隔着牆壁聽頭钗手钏之聲,就叫破戒。現在你看到金钗銀钏彙合雜沓,朱衣紫羅擁擠不堪,是破戒不是破戒?”道潛禅師說:“好一個悟道途徑!”法眼說:“你以後将有五百僧徒,為王侯所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