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六祖下第三世

關燈
有省。

     又一日,出門見人升喪,歌郎③振鈴雲:“紅輪決定沉西去,未審魂靈往那方?”幕下孝子哭曰:“哀!哀!”師身心踴躍,歸舉似馬祖,祖印可④之。

     注釋 ①?幽州:古“九州”之一,轄境曆代不同,唐時轄境相當今北京市及所轄通縣、房山、大興和天津武清、河北永清、安次等縣地。

     ②?長史:本為官職名,此處用作對人的敬稱。

     ③?歌郎:舉辦喪事時被雇請為人唱喪歌者。

     ④?印可:佛教稱印證、許可為印可,猶言同意。

     譯文 幽州寶積禅師,在市場上走,看見一個客人買豬肉,對屠夫說:“把精的割一斤來。

    ”屠夫放下刀,拱手說道:“長史,您看哪個不是精的?”禅師因此有所省悟。

     又有一天,出門看見人家送喪,歌郎晃動着鈴铛唱道:“一輪紅日已決定向西沉去,不知魂靈前往何方?”帷幕下的孝子哭道:“哀!哀!”禅師身心震動很大,回到寺中學給馬祖聽,馬祖肯定了他的想法。

     湖南東寺如會禅師 原典 東寺如會禅師,常患門徒誦大寂“即心即佛”之談不已,謂:“佛于何住,而曰‘即心’?心如畫師,而雲‘即佛’?”遂示衆曰:“心不是佛,智不是道。

    劍去遠矣,爾方刻舟。

    ” 譯文 東寺如會禅師總是憂慮門徒們念誦馬祖的“心就是佛”的話沒完沒了,說:“佛到底住在哪裡,卻說‘就是心’?心像畫師,卻說‘就是佛’?”于是指示大家說:“心不是佛,智慧不是道。

    劍離開已經很遠了,你才去刻舟。

    ” 撫州石鞏慧藏禅師 原典 撫州①石鞏慧藏禅師,本以弋獵為務,惡見沙門。

    因逐鹿從馬祖庵前過,祖乃逆之。

    師遂問:“還見鹿過否?”祖曰:“汝是何人?”曰:“獵者。

    ”祖曰:“汝解射否?”曰:“解射。

    ”祖曰:“汝一箭射幾個?”曰:“一箭射一個。

    ”祖曰:“汝不解射。

    ” 曰:“和尚解射否?”祖曰:“解射。

    ”曰:“一箭射幾個?”祖曰:“一箭射一群。

    ”曰:“彼此生命,何用射他一群?”祖曰:“汝既知如是,何不自射?”曰:“若教某甲自射,直是無下手處。

    ”祖曰:“這漢曠劫無明②煩惱,今日頓息。

    ”師擲下弓,投祖出家。

     注釋 ①?撫州:今江西省撫州市。

     ②?無明:梵文Avidyā的意譯,即癡。

    意思是說暗鈍之心沒有觀察了解諸法事理之明。

     譯文 撫州石鞏慧藏禅師,本來以打獵為生,讨厭見到和尚。

    有一天追鹿從馬祖庵前過,馬祖就迎了上去。

    禅師便問:“見到一隻鹿從這裡跑過去嗎?”馬祖說:“你是什麼人?”回答說:“獵人。

    ”馬祖說:“你懂得射箭嗎?”回答說:“懂得射箭。

    ”馬祖問:“你一箭射幾個?”回答說:“一箭射一個。

    ”馬祖說:“你還不懂得射箭。

    ” 慧藏問:“您懂得射箭嗎?”馬祖說:“懂得射箭。

    ”慧藏問:“一箭射幾個?”馬祖說:“一箭射一群。

    ”慧藏說:“彼此都是生命,何必射他一群?”馬祖說:“你既然這樣想,為什麼不自己射自己呢?”慧藏說:“你叫我自己射自己,我隻覺得沒有下手之處。

    ”馬祖說:“這個漢子幾世的癡鈍煩惱,今天一下子消失了。

    ”慧藏禅師扔下弓箭,投靠馬祖出了家。

     潭州三角山總印禅師 原典 僧問:“如何是三寶①?”師曰:“禾、麥、豆。

    ”曰:“學人不會。

    ”師曰:“大衆欣然奉持。

    ” 注釋 ①?三寶:佛教稱佛、法、僧為三寶。

     譯文 僧人問:“什麼是三寶?”總印禅師說:“禾、麥、豆。

    ”僧人說:“學生不懂。

    ”禅師說:“大家都欣然地奉行保持。

    ” 信州鵝湖大義禅師 原典 信州①鵝湖②大義禅師,唐憲宗③诏入麟德殿論義。

    有法師問:“如何是四谛④?”師曰:“聖上一帝,三帝何在?”法師無語。

     又問:“欲界⑤無禅,禅居色界⑥,此土憑何而立禅?”師曰:“法師隻知欲界無禅,不知禅界無欲。

    ”曰:“如何是禅?”師以手點空,法師又無對。

    帝曰:“法師講無窮經論,隻這一點尚不奈何。

    ” 注釋 ①?信州:今江西上饒。

     ②?鵝湖:在信州城南百裡。

    原名荷湖山,晉代改為今名。

    大義禅師于此開山。

     ③?唐憲宗:名李純,公元八〇五—八二〇年在位。

     ④?四谛:梵文Catur-satya的意譯。

    也叫四聖谛,即苦谛、集谛、滅谛、道谛。

     ⑤?欲界:三界之一,為具有飲食、淫欲的衆生所居。

     ⑥?色界:三界之一,為已離食欲、淫欲的衆生所居。

     譯文 信州鵝湖大義禅師,被唐憲宗下诏召進麟德殿讨論義理。

    有個法師問:“什麼是四谛?”禅師說:“聖上隻是一位皇帝,其他三帝在什麼地方?”法師無言以對。

     又問:“欲界沒有禅,禅居于色界,這個世上憑什麼立禅呢?”禅師說:“法師你隻知道欲界沒有禅,卻不知道禅界沒有欲望。

    ”法師說:“什麼是禅?”禅師用手指點天空,法師又沒法回答。

    憲宗皇帝說:“法師能講無窮的經論,隻在這一點上還無可奈何。

    ” 京兆興善惟寬禅師 原典 京兆興善①惟寬禅師,僧問:“狗子還有佛性否?”師曰:“有。

    ”曰:“和尚還有否?”師曰:“我無。

    ”曰:“一切衆生皆有佛性,和尚因何獨無?”師曰:“我非一切衆生。

    ”曰:“既非衆生,莫是佛否?”師曰:“不是佛。

    ”曰:“究竟是何物?”師曰:“亦不是物。

    ”曰:“可見可思否?”師曰:“思之不及,議之不得,故曰不可思議。

    ” 注釋 ①?興善:寺名,又稱大興善寺,位于陝西省西安市南二點五公裡處。

     譯文 京兆興善惟寬禅師,有僧人問他:“狗有沒有佛性?”禅師說:“有。

    ”僧人說:“和尚有沒有?”禅師說:“我沒有。

    ”僧人說:“一切衆生都有佛性,和尚您為什麼唯獨沒有呢?”禅師說:“我不是一切衆生。

    ”僧人說:“既然不是衆生,莫非是佛嗎?”禅師說:“不是佛。

    ”僧人說:“究竟是什麼東西?”禅師說:“也不是東西。

    ”僧人說:“可以看到可以思想嗎?”禅師說:“思想不能到達,議論不可認識,所以叫作不可思議。

    ” 五台山隐峰禅師 原典 石頭刬草次,師在左側叉手而立。

    頭飛刬子向師前刬一株草,師曰:“和尚隻刬得這個,不刬得那個。

    ”頭提起刬子,師接得,便作刬草勢。

    頭曰:“汝隻刬得那個,不解刬得這個。

    ”師無對。

     師推車次,馬祖展腳在路上坐。

    師曰:“請師收足。

    ”祖曰:“已展不縮。

    ”師曰:“已進不退。

    ”乃推車碾損祖腳。

    祖歸法堂執斧子曰:“适來碾損老僧腳底出來!”師便出于祖前引頸,祖乃置斧。

     譯文 石頭希遷正在鏟草,隐峰禅師在左邊拱手站立。

    石頭飛起鏟子直向禅師前面的一株草,禅師說:“您隻鏟了這個,沒有鏟那個。

    ”石頭拿起鏟子,禅師接過來,便作鏟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