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六祖下第三世
關燈
小
中
大
石頭說:“你隻鏟掉那個,卻不懂得鏟掉這個。
”禅師沒法回答。
禅師推車時,馬祖伸着腳在路上坐着。
禅師說:“請師父收起腳。
”馬祖說:“已經伸出去了就不再縮回來。
”禅師說:“已經前進就不再後退。
”便推車過去碾傷了馬祖的腳。
馬祖回到法堂拿着斧子說:“剛才碾傷老僧腳的人出來!”禅師便出來站到馬祖面前伸着脖子,馬祖便放下斧子。
澧州藥山惟俨禅師 原典 澧州藥山①惟俨禅師,绛州②韓氏子。
年十七出家,納戒衡嶽,博通經論,嚴持戒律。
一日,歎曰:“大丈夫當離法自淨③,誰能屑屑事細行于布巾耶?” 首造石頭之室,便問:“三乘十二分教④,某甲粗知。
嘗聞南方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實未明了,伏望和尚慈悲指示!”頭曰:“恁麼也不得,不恁麼也不得,恁麼不恁麼總不得,子作麼生?”師罔措。
頭曰:“子因緣不在此,且往馬大師處去。
” 師禀命恭禮馬祖,仍伸前問。
祖曰:“我有時教伊揚眉瞬目⑤,有時不教伊揚眉瞬目;有時揚眉瞬目者是,有時揚眉瞬目者不是,子作麼生?”師于言下契悟,便禮拜。
祖曰:“你見什麼道理便禮拜?”師曰:“某甲在石頭處如蚊子上鐵牛⑥。
”祖曰:“汝既如是,善自護持。
” 注釋 ①?藥山:在今湖南澧縣一帶。
②?绛州:今山西新绛一帶。
③?自淨:“三自”之一,即修禅以求得正念、正定。
④?十二分教:亦稱十二部經,佛經體例上的十二種類别。
⑤?揚眉瞬目:又叫瞬目揚眉,迅速思慮之意。
⑥?蚊子上鐵牛:蚊子停在鐵牛身上,無處可以下嘴,比喻禅旨無法用語言表達,無法通過語言去領會。
譯文 澧州藥山惟俨禅師,绛州韓氏之子。
十七歲時出家,在衡嶽受戒,博通經論,嚴格持守戒律。
一天,忽然感歎道:“男子漢大丈夫應當離開法修禅以明心見性,誰能瑣碎地做這些細小得像祭祀一樣的事情呢?” 于是首先拜見石頭希遷,問:“三乘十二分教,我已經大緻知道了。
我聽南方流行着直指人心,見到自我心中本性即可成佛的說法,希望和尚您大發慈悲給指示一二!”石頭說:“那麼也不行,不那麼也不行,那麼不那麼都不行,你怎麼辦?”禅師不知如何對答。
石頭說:“你的緣份不在這裡,暫且去馬大師那裡吧。
” 禅師領命去參禮馬祖,仍舊問原來的問題。
馬祖說:“我有時叫他揚眉瞬目,有時不叫他揚眉瞬目;有時揚眉瞬目是對的,有時揚眉瞬目又不對,你怎麼辦?”禅師聽了以後當即開悟,便施禮拜謝。
馬祖說:“你見到什麼道理,禮拜我呢?”禅師答:“我在石頭那裡就像蚊子叮上了鐵牛。
”馬祖說:“你既然這樣,要好好加以護持。
” 鄧州丹霞天然禅師 原典 鄧州①丹霞②天然禅師,本習儒業,将入長安應舉。
方宿于逆旅③,忽夢白光滿室。
占者④曰:“解空⑤之祥也。
”偶禅者問曰:“仁者何往?”曰:“選官去。
”禅者曰:“選官何如選佛?”曰:“選佛當往何所?”禅者曰:“今江西馬大師出世⑥,是選佛之場,仁者可往。
” 遂直造江西。
才見祖師,以手拓幞頭⑦額,祖顧視良久曰:“南嶽石頭是汝師也。
”遽抵石頭,還以前意投之。
頭曰:“着槽廠去。
”師禮謝,入行者房,随次執爨役,凡三年。
忽一日石頭告衆曰:“來日刬佛殿前草!”至來日,大衆諸童行各備鍬?刬草,獨師以盆盛水沐頭,于石頭前胡跪⑧。
頭見而笑之,便與剃發。
又為說戒,師乃掩耳而出。
再往江西,谒馬祖。
未參禮,便入僧堂内,騎聖僧⑨頸而坐。
時大衆驚愕,遽報馬祖。
祖躬入堂視之,曰:“我子天然。
”師即下地禮拜曰:“謝師賜法号。
”因名天然。
祖問:“從甚處來?”師曰:“石頭。
”祖曰:“石頭路滑,還跶倒汝麼?”師曰:“若跶倒即不來也。
”乃杖錫觀方。
注釋 ①?鄧州:今河南鄧州市一帶。
②?丹霞:山名,位于鄧州。
唐貞元(公元七八五—八〇五年)天然開山。
初名廣濟禅院,後名寺。
③?逆旅:客舍。
逆,迎;迎止賓客之處。
④?占者:占蔔之人。
⑤?解空:悟解萬物皆空的道理。
⑥?出世:本指如來出現于世,後也用以指得道高僧住持寺院。
⑦?幞頭:古代一種頭巾。
⑧?胡跪:西域僧人跪坐之法,其中又分左跪、互跪、長跪等。
⑨?聖僧:又作上僧。
原指開悟且德高望重之僧,後轉指于齋堂上座所安置之聖僧像而言。
一般小乘寺院安置賓頭盧,大乘寺院則安置文殊。
于禅堂,僧堂中央或安置文殊菩薩,或安置觀音菩薩、賓頭盧、憍陳如、空生、大迦葉,或布袋和尚之像。
譯文 鄧州丹霞天然禅師,原本學習儒家的學業,正要到長安去參加科舉考試。
剛住在旅店裡,忽然夢見白光充滿居室。
占蔔的人說:“這是悟解萬物皆空的征兆啊!”遇到一位學禅的人問他:“您到什麼地方去?”天然說:“選官去。
”學禅的人說:“選官怎麼比得上選佛?”天然說:“選佛應該去什麼地方?”學禅的人說:“現在江西馬大師出世,那裡是選佛的場所,您可以去那裡。
” 天然于是直接到了江西。
剛一見到馬祖大師,就用手拍着幞頭帽子的前部,馬祖看了他半天說:“南嶽石頭是你的師父。
”天然又立刻到了石頭那裡,仍然以見馬祖的動作參見石頭。
石頭說:“到槽廠去吧。
”天然禅師行禮感謝,進入行者的寮房,随着别人做炊事勞,一共做了三年。
忽然有一天石頭告訴衆人說:“明天要割佛殿前的草。
”第二天,大衆和童子們各自準備鐵鍬?頭割草,唯獨禅師用盆盛上水洗好頭發,跪在石頭面前。
石頭看見後笑了,就給他剃了發。
又給他解說戒法,禅師便捂着耳朵出去了。
又前往江西,谒見馬祖。
還沒有參禮,就進入僧堂裡,騎在聖僧像的脖子上坐着。
當時大家都非常驚愕,立即報告馬祖。
馬祖親自到僧堂來看,說:“我子天然。
”禅師當即下地禮拜說:“感謝師父賜給我法号。
”因此名叫天然。
馬祖問:“從什麼地方來?”禅師說:“石頭。
”馬祖說:“石頭路滑,沒摔着你嗎?”禅師說:“要是摔倒的話就不來了。
”于是拄着錫杖四處遊方。
原典 過慧林寺,遇天大寒,取木佛燒火向,院主①诃曰:“何得燒我木佛!”師以杖子撥灰曰:“吾燒取舍利。
”主曰:“木佛何有舍利?”師曰:“既無舍利,更取兩尊燒。
”主自後眉須堕落②。
注釋 ①?院主:又叫寺主、監寺,即寺院之主。
②?眉須堕落:以眉毛胡須掉落,比喻意念錯誤而受到懲罰。
譯文 訪問慧林寺,正遇上大冷天,天然禅師就拿木佛來燒火烤,院主呵道:“怎麼能燒我的木佛!”禅師用拄杖撥灰說:“吾正燒取舍利。
”院主說:“木佛哪有什麼舍利?”禅師說:“既然沒有舍利,再拿兩尊來燒。
”院主從此以後眉毛胡須都掉了。
”禅師沒法回答。
禅師推車時,馬祖伸着腳在路上坐着。
禅師說:“請師父收起腳。
”馬祖說:“已經伸出去了就不再縮回來。
”禅師說:“已經前進就不再後退。
”便推車過去碾傷了馬祖的腳。
馬祖回到法堂拿着斧子說:“剛才碾傷老僧腳的人出來!”禅師便出來站到馬祖面前伸着脖子,馬祖便放下斧子。
澧州藥山惟俨禅師 原典 澧州藥山①惟俨禅師,绛州②韓氏子。
年十七出家,納戒衡嶽,博通經論,嚴持戒律。
一日,歎曰:“大丈夫當離法自淨③,誰能屑屑事細行于布巾耶?” 首造石頭之室,便問:“三乘十二分教④,某甲粗知。
嘗聞南方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實未明了,伏望和尚慈悲指示!”頭曰:“恁麼也不得,不恁麼也不得,恁麼不恁麼總不得,子作麼生?”師罔措。
頭曰:“子因緣不在此,且往馬大師處去。
” 師禀命恭禮馬祖,仍伸前問。
祖曰:“我有時教伊揚眉瞬目⑤,有時不教伊揚眉瞬目;有時揚眉瞬目者是,有時揚眉瞬目者不是,子作麼生?”師于言下契悟,便禮拜。
祖曰:“你見什麼道理便禮拜?”師曰:“某甲在石頭處如蚊子上鐵牛⑥。
”祖曰:“汝既如是,善自護持。
” 注釋 ①?藥山:在今湖南澧縣一帶。
②?绛州:今山西新绛一帶。
③?自淨:“三自”之一,即修禅以求得正念、正定。
④?十二分教:亦稱十二部經,佛經體例上的十二種類别。
⑤?揚眉瞬目:又叫瞬目揚眉,迅速思慮之意。
⑥?蚊子上鐵牛:蚊子停在鐵牛身上,無處可以下嘴,比喻禅旨無法用語言表達,無法通過語言去領會。
譯文 澧州藥山惟俨禅師,绛州韓氏之子。
十七歲時出家,在衡嶽受戒,博通經論,嚴格持守戒律。
一天,忽然感歎道:“男子漢大丈夫應當離開法修禅以明心見性,誰能瑣碎地做這些細小得像祭祀一樣的事情呢?” 于是首先拜見石頭希遷,問:“三乘十二分教,我已經大緻知道了。
我聽南方流行着直指人心,見到自我心中本性即可成佛的說法,希望和尚您大發慈悲給指示一二!”石頭說:“那麼也不行,不那麼也不行,那麼不那麼都不行,你怎麼辦?”禅師不知如何對答。
石頭說:“你的緣份不在這裡,暫且去馬大師那裡吧。
” 禅師領命去參禮馬祖,仍舊問原來的問題。
馬祖說:“我有時叫他揚眉瞬目,有時不叫他揚眉瞬目;有時揚眉瞬目是對的,有時揚眉瞬目又不對,你怎麼辦?”禅師聽了以後當即開悟,便施禮拜謝。
馬祖說:“你見到什麼道理,禮拜我呢?”禅師答:“我在石頭那裡就像蚊子叮上了鐵牛。
”馬祖說:“你既然這樣,要好好加以護持。
” 鄧州丹霞天然禅師 原典 鄧州①丹霞②天然禅師,本習儒業,将入長安應舉。
方宿于逆旅③,忽夢白光滿室。
占者④曰:“解空⑤之祥也。
”偶禅者問曰:“仁者何往?”曰:“選官去。
”禅者曰:“選官何如選佛?”曰:“選佛當往何所?”禅者曰:“今江西馬大師出世⑥,是選佛之場,仁者可往。
” 遂直造江西。
才見祖師,以手拓幞頭⑦額,祖顧視良久曰:“南嶽石頭是汝師也。
”遽抵石頭,還以前意投之。
頭曰:“着槽廠去。
”師禮謝,入行者房,随次執爨役,凡三年。
忽一日石頭告衆曰:“來日刬佛殿前草!”至來日,大衆諸童行各備鍬?刬草,獨師以盆盛水沐頭,于石頭前胡跪⑧。
頭見而笑之,便與剃發。
又為說戒,師乃掩耳而出。
再往江西,谒馬祖。
未參禮,便入僧堂内,騎聖僧⑨頸而坐。
時大衆驚愕,遽報馬祖。
祖躬入堂視之,曰:“我子天然。
”師即下地禮拜曰:“謝師賜法号。
”因名天然。
祖問:“從甚處來?”師曰:“石頭。
”祖曰:“石頭路滑,還跶倒汝麼?”師曰:“若跶倒即不來也。
”乃杖錫觀方。
注釋 ①?鄧州:今河南鄧州市一帶。
②?丹霞:山名,位于鄧州。
唐貞元(公元七八五—八〇五年)天然開山。
初名廣濟禅院,後名寺。
③?逆旅:客舍。
逆,迎;迎止賓客之處。
④?占者:占蔔之人。
⑤?解空:悟解萬物皆空的道理。
⑥?出世:本指如來出現于世,後也用以指得道高僧住持寺院。
⑦?幞頭:古代一種頭巾。
⑧?胡跪:西域僧人跪坐之法,其中又分左跪、互跪、長跪等。
⑨?聖僧:又作上僧。
原指開悟且德高望重之僧,後轉指于齋堂上座所安置之聖僧像而言。
一般小乘寺院安置賓頭盧,大乘寺院則安置文殊。
于禅堂,僧堂中央或安置文殊菩薩,或安置觀音菩薩、賓頭盧、憍陳如、空生、大迦葉,或布袋和尚之像。
譯文 鄧州丹霞天然禅師,原本學習儒家的學業,正要到長安去參加科舉考試。
剛住在旅店裡,忽然夢見白光充滿居室。
占蔔的人說:“這是悟解萬物皆空的征兆啊!”遇到一位學禅的人問他:“您到什麼地方去?”天然說:“選官去。
”學禅的人說:“選官怎麼比得上選佛?”天然說:“選佛應該去什麼地方?”學禅的人說:“現在江西馬大師出世,那裡是選佛的場所,您可以去那裡。
” 天然于是直接到了江西。
剛一見到馬祖大師,就用手拍着幞頭帽子的前部,馬祖看了他半天說:“南嶽石頭是你的師父。
”天然又立刻到了石頭那裡,仍然以見馬祖的動作參見石頭。
石頭說:“到槽廠去吧。
”天然禅師行禮感謝,進入行者的寮房,随着别人做炊事勞,一共做了三年。
忽然有一天石頭告訴衆人說:“明天要割佛殿前的草。
”第二天,大衆和童子們各自準備鐵鍬?頭割草,唯獨禅師用盆盛上水洗好頭發,跪在石頭面前。
石頭看見後笑了,就給他剃了發。
又給他解說戒法,禅師便捂着耳朵出去了。
又前往江西,谒見馬祖。
還沒有參禮,就進入僧堂裡,騎在聖僧像的脖子上坐着。
當時大家都非常驚愕,立即報告馬祖。
馬祖親自到僧堂來看,說:“我子天然。
”禅師當即下地禮拜說:“感謝師父賜給我法号。
”因此名叫天然。
馬祖問:“從什麼地方來?”禅師說:“石頭。
”馬祖說:“石頭路滑,沒摔着你嗎?”禅師說:“要是摔倒的話就不來了。
”于是拄着錫杖四處遊方。
原典 過慧林寺,遇天大寒,取木佛燒火向,院主①诃曰:“何得燒我木佛!”師以杖子撥灰曰:“吾燒取舍利。
”主曰:“木佛何有舍利?”師曰:“既無舍利,更取兩尊燒。
”主自後眉須堕落②。
注釋 ①?院主:又叫寺主、監寺,即寺院之主。
②?眉須堕落:以眉毛胡須掉落,比喻意念錯誤而受到懲罰。
譯文 訪問慧林寺,正遇上大冷天,天然禅師就拿木佛來燒火烤,院主呵道:“怎麼能燒我的木佛!”禅師用拄杖撥灰說:“吾正燒取舍利。
”院主說:“木佛哪有什麼舍利?”禅師說:“既然沒有舍利,再拿兩尊來燒。
”院主從此以後眉毛胡須都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