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六祖下第一世

關燈
道一聽到這番指示教誨,就像喝了醍醐一樣,施禮拜謝,問道:“怎樣用心,才合乎無相三昧?”禅師說:“你學習心地法門,就像種下種子;我解說法要,就像天降雨露。

    你的緣分如果符合,就應當見到佛法。

    ” 青原行思禅師 原典 遷①聞語,便禮辭祖龛②,直詣靜居③參禮。

     師曰:“子何方來?”遷曰:“曹溪。

    ”師曰:“将得什麼來?”曰:“未到曹溪亦不失。

    ”師曰:“若恁麼,用去曹溪作什麼?”曰:“若不到曹溪,争知不失。

    ”遷又曰:“曹溪大師④還識和尚否?”師曰:“汝今識吾否?”曰:“識又争能識得?”師曰:“衆角雖多,一麟足矣。

    ”遷又問:“和尚自離曹溪,什麼時至此間?”師曰:“我卻知汝早晚離曹溪。

    ”曰:“希遷不從曹溪來。

    ”師曰:“我亦知汝去處也。

    ”曰:“和尚幸是大人,莫造次。

    ” 他日,師複問遷:“汝什麼處來?”曰:“曹溪。

    ”師乃舉拂子曰:“曹溪還有這個麼?”曰:“非但曹溪,西天亦無。

    ”師曰:“子莫曾到西天否?”曰:“若到即有也。

    ”師曰:“未在,更道。

    ”曰:“和尚也須道取一半,莫全靠學人⑤。

    ”師曰:“不辭向汝道,恐已後無人承當⑥。

    ” 注釋 ①?遷:石頭希遷。

     ②?祖龛:寺院中供奉初祖達磨的地方。

     ③?靜居:寺名,亦稱淨居寺。

    在今江西吉安市東南十五公裡的青原山。

     ④?曹溪大師:六祖惠能。

    因寶林寺在曹溪,故名。

     ⑤?學人:學道之人。

     ⑥?承當:承禅機,領悟禅意。

     譯文 石頭希遷聽了六祖的話(讓他參見行思),便作禮辭别初祖達磨的神龛,直接來到靜居寺參見禮拜。

     行思禅師說:“你是從哪裡來的?”希遷回答說:“曹溪。

    ”禅師說:“帶着什麼來的?”希遷說:“沒到曹溪也沒有什麼損失。

    ”禅師說:“要是那樣,還去曹溪做什麼?”希遷回答說:“如果不到曹溪,怎麼知道沒有損失。

    ”希遷又問:“曹溪大師還認得和尚您嗎?”禅師說:“你現在認識我嗎?”希遷回答說:“認識又怎麼能認識?”禅師說:“雖然有很多角,其實一片鱗就足夠了。

    ”希遷又問:“和尚自從離開曹溪,是什麼時候到這個地方的?”禅師說:“我倒知道你是什麼時候離開曹溪的。

    ”希遷說:“我不從曹溪來。

    ”禅師說:“我也知道你的去向了。

    ”希遷說:“和尚您幸好是長者,不要亂說。

    ” 過後有一天,禅師又問希遷:“你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希遷說:“曹溪。

    ”禅師于是舉起拂塵問:“曹溪還有這個嗎?”希遷說:“不僅曹溪,連西天也沒有。

    ”禅師說:“你恐怕到過西天吧?”希遷回答說:“如果到過就有了。

    ”禅師說:“不行,再說。

    ”希遷說:“和尚也應該說一半,不要全靠學生。

    ”禅師說:“給你說倒不要緊,隻是恐怕日後沒有人領悟禅意。

    ” 原典 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廬陵①米作麼價?” 注釋 ①?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行思禅師所住青原山即在此一帶。

     譯文 有個和尚問:“什麼是佛法大意?”禅師說:“廬陵米現在是什麼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