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西天祖師

關燈
原典 一日白佛言:“今日入城見一奇特事。

    ”佛曰:“見何奇特事?”者曰:“入城見一攢樂人作舞,出城總見無常①。

    ” 佛曰:“我昨日入城亦見一奇特事。

    ”者曰:“未審見何奇特事?”佛曰:“我入城時見一攢樂人作舞,出城時亦見樂人作舞。

    ” 注釋 ①?無常:佛教謂世間一切事物不能久住,都處于生、滅、成、壞之中,故稱無常。

     譯文 有一天尊者對佛說:“今天進城看到一件非常奇怪的事。

    ”佛說:“看到什麼奇怪的事?”尊者說:“進城的時候看見一群樂人在跳舞,出城的時候卻總是看到無常。

    ” 佛說:“我昨天進城也見到一件奇怪的事情。

    ”尊者說:“不知您見到了什麼奇特的事情?”佛回答說:“我進城時見到一群樂人在跳舞,出城時也見到一群樂人在跳舞。

    ” 原典 者一日問迦葉曰:“師兄,世尊傳金縷袈裟外,别傳個什麼?”迦葉召阿難,阿難應諾。

    迦葉曰:“倒卻門前刹竿①着。

    ” 注釋 ①?刹竿:長竿之上用金銅造成寶珠焰形,立于寺前。

    “刹”,土田之意,用以表示佛刹,所以叫刹竿。

     譯文 尊者有一天問迦葉:“師兄,世尊在傳金縷袈裟之外,還傳授了個什麼?”迦葉招呼阿難,阿難應答一聲。

    迦葉說:“門前的刹竿倒了。

    ” 十四祖龍樹尊者 原典 十四祖龍樹尊者,亦名龍勝。

    少則能誦“四韋陀”①,長而善知衆藝,才辯神明。

    出家入石窟,栖止龍樹,為龍衆②所歸。

    遇摩羅尊者③,付法。

     後至南印度。

    彼國之人,多信福業④,祖為說法,遞相謂曰:“人有福業,世間第一。

    徒言佛性,誰能睹之?”祖曰:“汝欲見佛性,先須除我慢⑤。

    ”彼人曰:“佛性大小?”祖曰:“非大非小,非廣非狹,無福無報,不死不生。

    ”彼聞理勝,悉回初心⑥。

     祖複于座上現自在身⑦,如滿月輪,一切衆惟聞法音,不睹祖相。

    彼衆中有長者子,名迦那提婆,謂衆曰:“識此相否?”衆曰:“目所未睹,安能辨識?”提婆曰:“此是尊者現佛性體相,以示我等。

    何以知之?蓋以無相三昧⑧,形如滿月。

    佛性之義,廓然虛明。

    ” 言訖,輪相即隐,複居本座而說偈言: 身現圓月相,以表諸佛體。

     說法無其形,用辨非聲色。

     彼衆聞偈,頓悟無生⑨,鹹願出家,以求解脫。

    祖即為剃發,命諸聖授具⑩。

     注釋 ①“四韋陀”:四吠陀,婆羅門教的根本經典。

    指《梨俱吠陀》《夜柔吠陀》《娑摩吠陀》《阿闼婆吠陀》。

     ②?龍衆:八部衆之一。

    又作龍神。

    因其具有神力,故稱龍神。

     ③?摩羅尊者:西天祖師第十三祖迦毗摩羅尊者。

     ④?福業:感福德之行業。

    有三福業:一是施福業,施予貧窮之人,由此而獲得出世之福利;二是平等福業,以平等的慈悲心愛護一切衆生,因而成出世之福利;三是思維福業,以智慧思維觀察出世之法,因而成為出世福善之業。

     ⑤?我慢:七慢之一。

    意為不認識“我”乃是五蘊暫時和合,而認為有實我、我所(我之所有)。

     ⑥?初心:初發之心,尚未經過深行的心。

     ⑦?自在身:進退無礙叫作自在;心離煩惱的束縛,通達無礙也叫自在。

    自在身,是指二種自在之一的作用自在,即菩薩在觀照真如之後,用現身說法化度衆生,圓融自如。

     ⑧?無相三昧:三三昧(三定)門之第二。

    又叫無相解脫門。

     ⑨?無生:涅槃的真理,無生即無滅,所以叫無生。

    因而明白了無生的道理,就可以破除生滅之煩惱。

     ⑩?授具:授予僧人具足戒的簡稱。

     譯文 十四祖龍樹尊者,也叫龍勝。

    小時候就能誦讀“四韋陀”,長大以後擅長多種技藝,辯才無礙好像神明一樣。

    出家以後進入石窟,隐居在龍樹,那些各部龍衆都來歸依。

    遇到摩羅尊者,付予了他正法眼藏。

     後來他到了南印度。

    那個國家的人,大多相信福業,祖師給他們說法,他們互相議論說:“人們有了福業,便是世間最好的東西。

    光說佛性,誰能看見?”祖師說:“你們要想見到佛性,必須先除去我慢。

    ”那些人問:“佛性是大是小?”祖師說:“不大不小,不寬不窄,沒有福也沒有報應,不死也不生。

    ”那些人一聽有道理,都回複了本來之心。

     祖師又在座上現出了自在身,像滿月的月輪,一切聞法衆隻聽見法音,卻看不見祖師的形象。

    在衆人當中有一個長者的兒子,名叫迦那提婆,對衆人說:“認識這種現相嗎?”衆人說:“連眼睛都看不見,怎能去辨認呢?”迦那提婆說:“這是尊者為了體現佛性而表現的一種相,以指示我們。

    怎麼知道這個呢?是因為無相三昧,其形狀像滿月。

    佛性的含義,就是廓然虛空光明的。

    ” 話剛說完,月輪之相就消失了,尊者又坐在原來的座位上說偈道:“身體呈現圓月之相,是用來表示諸佛之體。

    說法而又沒有它的外形,是用來辨明法并不是聲和色。

    ”那些衆人聽完偈語之後,頓時領悟了無生的道理,都願意出家,以求得解脫。

    祖師便為他們剃發,命各位高僧為他們授具足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