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郁伽長者經——自盡形壽從世尊,得獲八未曾有法
關燈
小
中
大
尊法得無所畏。
尊者,我爾時即從坐起,稽首佛足:‘世尊,我今自歸于佛、法及比丘衆,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
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世尊,我從今日,從世尊自盡形壽,梵行為首,受持五戒。
’尊者,若我從世尊自盡形壽,梵行為首,受持五戒,未曾知己犯戒。
尊者,我有是法。
” 比丘歎曰:“長者,若有是法,甚奇甚特。
” “尊者,我不但有是法。
複次,尊者,我爾時從世尊,自盡形壽,梵行為首,受持五戒已,稽首佛足,繞三匝而去,還歸其家,集諸婦女。
集已語曰:‘汝等知不?我從世尊自盡形壽,梵行為首,受持五戒,汝等欲得住于此者,便可住此,行施作福。
若不欲住者,各自還歸。
若汝欲得嫁者,我當嫁汝。
’于是最大夫人來白我曰:‘若尊從佛自盡形壽,梵行為首,受持五戒者,便可以我與彼某甲。
’尊者,我爾時即為呼彼人,以左手執大夫人臂,右手執金澡罐,語彼人曰:‘我今以大夫人與汝作婦。
’彼人聞已,便大恐怖,身毛皆豎,而白我曰:‘長者欲殺我耶?長者欲殺我耶?’尊者,我語彼曰:‘不欲殺汝。
然我從佛自盡形壽,梵行為首,受持五戒,是故我以最大夫人與汝作婦耳。
’尊者,我已與大夫人,當與、與時都無悔心。
尊者,我有是法。
” 比丘歎曰:“長者,若有是法,甚奇甚特。
” “尊者,我不但有是法。
複次,尊者,我詣衆園⑾時,若初見一比丘便為作禮,若彼比丘經行⑿者,我亦随經行。
若彼坐者,我亦于一面坐。
坐已聽法,彼尊為我說法,我亦為彼尊說法。
彼尊問我事,我亦問彼尊事。
彼尊答我事,我亦答彼尊事。
尊者,我未曾憶輕慢上中下長老、上尊、比丘。
尊者,我有是法。
” 比丘歎曰:“長者,若有是法,甚奇甚特。
” “尊者,我不但有是法。
複次,尊者,我在比丘衆行布施時,天住虛空⒀而告我曰:‘長者,此是阿羅诃,此是向阿羅诃⒁。
此是阿那含,此是向阿那含。
此是斯陀含,此是向斯陀含。
此是須陀洹,此是向須陀洹。
此精進,此不精進。
’尊者,我施比丘衆時,未曾憶有分别意。
尊者,我有是法。
” 比丘歎曰:“長者,若有是法,甚奇甚特。
” “尊者,我不但有是法。
複次,尊者,我在比丘衆行布施時,有天住虛空中而告我曰:‘長者,有如來、無所着、等正覺、世尊善說法,如來聖衆善趣向⒂。
’尊者,我不從彼天信,不從彼欲樂,不從彼所聞,但我自有淨智,知有如來、無所着、等正覺、世尊善說法,如來聖衆善趣向。
尊者,我有是法。
” 比丘歎曰:“長者,若有是法,甚奇甚特。
” “尊者,我不但有是法。
複次,尊者,謂佛所說五下分結⒃,貪欲、嗔恚、身見、戒取、疑,我見此五,無一不盡令縛我還此世間,入于胎中。
尊者,我有是法。
” 比丘歎曰:“長者,若有是法,甚奇甚特。
” 郁伽長者白比丘曰:“願尊在此食。
” 比丘為郁伽長者故,默然受請。
郁伽長者知彼比丘默然受已,即從坐起,自行澡水,以極淨美種種豐饒食啖含消,自手斟酌,令得飽滿。
食訖,收器,行澡水竟,持一小床别坐聽法。
比丘為長者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
無量方便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從坐起去,往詣佛所,稽首禮足,卻坐一面,謂與郁伽長者,本所共論,盡向佛廣說。
于是,世尊告諸比丘:“我以是故,咨嗟稱歎郁伽長者有八未曾有法。
”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選自《中阿含經》卷九《未曾有法品·郁伽長者經》第七) 注釋 ①鞞舍離:梵文Vai?āli的音譯,也作“吠舍離”“毗舍離”等。
古印度國名。
②晔:形容光很亮很強。
③端正法:即“正法”,真正的道法。
④歡喜心、具足心……無蓋心:歡喜,接于順情之境而身心感到喜悅。
具足,具備滿足。
柔軟,心柔和而随順于道。
堪耐,能忍耐苦難。
升上,向上。
一向,心向一處,不散亂、無雜念。
無疑,沒有疑惑。
無蓋,極為廣大,沒有能遮蓋其上的,或指無所不涵蓋。
以上這幾種都是“堪受正法”者所須具備的。
⑤苦、習、滅、道:四谛,即苦谛、集谛(亦名“習谛”)、滅谛、道谛。
為佛教基本教義之一,也叫“四聖谛”,被認為是神聖的真理。
⑥自盡形壽:根據上文,可知郁伽長
尊者,我爾時即從坐起,稽首佛足:‘世尊,我今自歸于佛、法及比丘衆,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
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世尊,我從今日,從世尊自盡形壽,梵行為首,受持五戒。
’尊者,若我從世尊自盡形壽,梵行為首,受持五戒,未曾知己犯戒。
尊者,我有是法。
” 比丘歎曰:“長者,若有是法,甚奇甚特。
” “尊者,我不但有是法。
複次,尊者,我爾時從世尊,自盡形壽,梵行為首,受持五戒已,稽首佛足,繞三匝而去,還歸其家,集諸婦女。
集已語曰:‘汝等知不?我從世尊自盡形壽,梵行為首,受持五戒,汝等欲得住于此者,便可住此,行施作福。
若不欲住者,各自還歸。
若汝欲得嫁者,我當嫁汝。
’于是最大夫人來白我曰:‘若尊從佛自盡形壽,梵行為首,受持五戒者,便可以我與彼某甲。
’尊者,我爾時即為呼彼人,以左手執大夫人臂,右手執金澡罐,語彼人曰:‘我今以大夫人與汝作婦。
’彼人聞已,便大恐怖,身毛皆豎,而白我曰:‘長者欲殺我耶?長者欲殺我耶?’尊者,我語彼曰:‘不欲殺汝。
然我從佛自盡形壽,梵行為首,受持五戒,是故我以最大夫人與汝作婦耳。
’尊者,我已與大夫人,當與、與時都無悔心。
尊者,我有是法。
” 比丘歎曰:“長者,若有是法,甚奇甚特。
” “尊者,我不但有是法。
複次,尊者,我詣衆園⑾時,若初見一比丘便為作禮,若彼比丘經行⑿者,我亦随經行。
若彼坐者,我亦于一面坐。
坐已聽法,彼尊為我說法,我亦為彼尊說法。
彼尊問我事,我亦問彼尊事。
彼尊答我事,我亦答彼尊事。
尊者,我未曾憶輕慢上中下長老、上尊、比丘。
尊者,我有是法。
” 比丘歎曰:“長者,若有是法,甚奇甚特。
” “尊者,我不但有是法。
複次,尊者,我在比丘衆行布施時,天住虛空⒀而告我曰:‘長者,此是阿羅诃,此是向阿羅诃⒁。
此是阿那含,此是向阿那含。
此是斯陀含,此是向斯陀含。
此是須陀洹,此是向須陀洹。
此精進,此不精進。
’尊者,我施比丘衆時,未曾憶有分别意。
尊者,我有是法。
” 比丘歎曰:“長者,若有是法,甚奇甚特。
” “尊者,我不但有是法。
複次,尊者,我在比丘衆行布施時,有天住虛空中而告我曰:‘長者,有如來、無所着、等正覺、世尊善說法,如來聖衆善趣向⒂。
’尊者,我不從彼天信,不從彼欲樂,不從彼所聞,但我自有淨智,知有如來、無所着、等正覺、世尊善說法,如來聖衆善趣向。
尊者,我有是法。
” 比丘歎曰:“長者,若有是法,甚奇甚特。
” “尊者,我不但有是法。
複次,尊者,謂佛所說五下分結⒃,貪欲、嗔恚、身見、戒取、疑,我見此五,無一不盡令縛我還此世間,入于胎中。
尊者,我有是法。
” 比丘歎曰:“長者,若有是法,甚奇甚特。
” 郁伽長者白比丘曰:“願尊在此食。
” 比丘為郁伽長者故,默然受請。
郁伽長者知彼比丘默然受已,即從坐起,自行澡水,以極淨美種種豐饒食啖含消,自手斟酌,令得飽滿。
食訖,收器,行澡水竟,持一小床别坐聽法。
比丘為長者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
無量方便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從坐起去,往詣佛所,稽首禮足,卻坐一面,謂與郁伽長者,本所共論,盡向佛廣說。
于是,世尊告諸比丘:“我以是故,咨嗟稱歎郁伽長者有八未曾有法。
”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選自《中阿含經》卷九《未曾有法品·郁伽長者經》第七) 注釋 ①鞞舍離:梵文Vai?āli的音譯,也作“吠舍離”“毗舍離”等。
古印度國名。
②晔:形容光很亮很強。
③端正法:即“正法”,真正的道法。
④歡喜心、具足心……無蓋心:歡喜,接于順情之境而身心感到喜悅。
具足,具備滿足。
柔軟,心柔和而随順于道。
堪耐,能忍耐苦難。
升上,向上。
一向,心向一處,不散亂、無雜念。
無疑,沒有疑惑。
無蓋,極為廣大,沒有能遮蓋其上的,或指無所不涵蓋。
以上這幾種都是“堪受正法”者所須具備的。
⑤苦、習、滅、道:四谛,即苦谛、集谛(亦名“習谛”)、滅谛、道谛。
為佛教基本教義之一,也叫“四聖谛”,被認為是神聖的真理。
⑥自盡形壽:根據上文,可知郁伽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