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龍象經——唯佛大龍象,為衆所贊頌

關燈
原典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東園鹿子母堂。

     爾時,世尊則于晡時從宴坐起,堂上來下,告曰:“烏陀夷,共汝往至東河澡浴。

    ” 尊者烏陀夷白曰:“唯然。

    ” 于是,世尊将尊者烏陀夷往至東河,脫衣岸上,便入水浴。

    浴已還出,拭體着衣。

     爾時,波斯匿王有龍象①,名曰念,作一切妓樂,曆渡東河。

    衆人見已,便作是說:“是龍中龍②,為大龍王,為是誰耶?” 尊者烏陀夷叉手向佛,白曰:“世尊,象受大身,衆人見已,便作是說:‘是龍中龍,為大龍王,為是誰耶?’” 世尊告曰:“如是,烏陀夷,如是,烏陀夷,象受大身,衆人見已,便作是說:‘是龍中龍,為大龍王,為是誰耶?’烏陀夷,馬、駱駝、牛、驢、胸行、人、樹,生大形,烏陀夷,衆人見已,便作是說:‘是龍中龍,為大龍王,為是誰耶?’烏陀夷,若有世間,天及魔、梵③、沙門、梵志,從人至天,不以身口意害者,我說彼是龍。

    烏陀夷,如來于世間,天及魔、梵、沙門、梵志,從人至天,不以身口意害,是故我名龍④。

    ” 于是尊者烏陀夷叉手向佛,白曰:“世尊,唯願世尊,加我威力,善逝加我威力,令我在佛前,以龍相應頌頌贊世尊。

    ” 世尊告曰:“随汝所欲。

    ” 于是,尊者烏陀夷,在于佛前,以龍相應頌,贊世尊曰: 正覺生人間,自禦得正定; 修習行梵迹,息意能自樂。

     人之所敬重,越超一切法; 亦為天所敬,無着至真人⑤。

     越度一切結⑥,于林離林去; 舍欲樂無欲,如石出真金。

     普聞正盡覺,如日升虛空; 一切龍中高,如衆山有嶽。

     稱說名大龍,而無所傷害; 一切龍中龍,真谛無上龍。

     溫潤無有害,此二是龍足; 苦行及梵行,是謂龍所行。

     大龍信⑦為手,二功德⑧為牙; 念⑨項智慧頭,思惟分别法⑩。

     受持諸法腹,樂遠離雙臂; 住善息出入,内心至善定。

     龍行止俱定,坐定卧亦定; 龍一切時定,是謂龍常法。

     無穢家受食,有穢則不受; 得惡不淨食,舍之如師子。

     所得供養者,為他慈愍受; 龍食他信施,存命無所着。

     斷除大小結,解脫一切縛; 随彼所遊行,心無有系着。

     猶如白蓮花,水生水長養; 泥水不能着,妙香愛樂色。

     如是最上覺,世生行世間; 不為欲所染,如華水不着。

     猶如然火熾,不益薪則止; 無薪火不傳,此火為之滅。

     慧者說此喻,欲令解其義; 是龍之所知,龍中龍所說。

     遠離淫欲恚,斷癡得無漏; 龍舍離其身,此龍謂之滅。

     佛說如是,尊者烏陀夷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選自《中阿含經》卷二十九《大品·龍象經》第二) 注釋 ①龍象:又壯又大的象。

    龍是形容詞,猶如“龍馬”指高大的駿馬。

    佛經中多以“龍象”喻衆阿羅漢中修行勇猛,有最大力者,故多稱指佛。

    這是因為水行中龍力最大,陸行中象力最大。

     ②龍中龍:這裡“龍”仍為形容詞,據下文,知過河的為大象,故大象中大中之大者,蓋為大象之王。

     ③魔、梵:指欲界第六天之魔王與色界的梵天王。

     ④我名龍:即“我名大龍象”。

    這裡龍象取其譬喻意義。

     ⑤至真人:稱如來。

    如來離一切虛僞,故稱“至真”。

     ⑥一切結:一切煩惱。

    結為煩惱之别名。

     ⑦信:對于佛法僧等三寶深信不疑。

     ⑧二功德:疑為“功德田”,即“功德福田”,指佛法僧三寶。

    若能恭敬供養佛法僧三寶,既能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