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優婆塞經——精勤持五戒,得四增上心
關燈
小
中
大
原典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給孤獨居士①與大優婆塞衆五百人俱,往詣尊者舍梨子②所,稽首作禮,卻坐一面。
五百優婆塞亦為作禮,卻坐一面。
給孤獨居士及五百優婆塞坐一面已,尊者舍梨子為彼說法。
勸發③渴仰,成就歡喜。
無量方便,為彼說法。
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即從座起,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坐一面。
尊者舍梨子去後不久,給孤獨居士及五百優婆塞,亦詣佛所,稽首佛足,卻坐一面。
尊者舍梨子及衆坐已定,世尊告曰:“舍梨子,若汝知白衣聖弟子善護行五法④及得四增上心⑤,現法樂居,易不難得。
舍梨子,汝當記别⑥聖弟子,地獄盡,畜生、餓鬼及諸惡處亦盡,得須陀洹⑦,不堕惡法,定趣正覺,極受七有⑧,天上人間七往來已而得苦邊。
“舍梨子,雲何白衣聖弟子善護行五法?白衣聖弟子者,離殺、斷殺,棄舍刀杖,有慚、有愧,有慈悲心,饒益一切乃至昆蟲。
彼于殺生,淨除其心。
白衣聖弟子善護行,此第一法。
“複次,舍梨子,白衣聖弟子離不與取、斷不與取,與而後取,樂于與取。
常好布施,歡喜無吝,不望其報。
不以偷所覆,常自護己,彼于不與取⑨,淨除其心。
白衣聖弟子善護行,此第二法。
“複次,舍梨子,白衣聖弟子離邪淫,斷邪淫。
彼或有父所護,或母所護,或父母所護,或兄弟所護,或姊妹所護,或婦父母所護,或親親所護,或同姓所護,或為他婦女,有鞭罰恐怖,及有名雇債至華鬘親⑩,不犯如是女。
彼于邪淫,淨除其心。
白衣聖弟子善護行,此第三法。
“複次,舍梨子,白衣聖弟子離妄言,斷妄言,真谛言樂真谛,住真谛不移動。
一切可信,不欺世間。
彼于妄言,淨除其心。
白衣聖弟子善護行,此第四法。
“複次,舍梨子,白衣聖弟子離酒斷酒,彼于飲酒,淨除其心。
白衣聖弟子善護行,此第五法。
“舍梨子,白衣聖弟子雲何得四增上心,現法樂居,易不難得?白衣聖弟子念如來:彼如來、無所着、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号佛衆祐。
如是念如來已,若有惡欲,即便得滅。
心中有不善、穢污、愁苦、憂戚,亦複得滅。
白衣聖弟子攀緣⑾如來,心靖得喜,若有惡欲,即便得滅。
心中有不善、穢污、愁苦、憂戚,亦複得滅。
白衣聖弟子得第一增上心。
現法樂居,易不難得。
“複次,舍梨子,白衣聖弟子念法:世尊善說法必至究竟,無煩無熱,常有不移動。
如是觀、如是覺、如是知、如是念法已,若有惡欲,即便得滅。
心中有不善、穢污、愁苦、憂戚,亦複得滅。
白衣聖弟子攀緣法,心靖得喜,若有惡欲,即便得滅。
心中有不善、穢污、愁苦、憂戚,亦複得滅。
白衣聖弟子,得此第二增上心。
“複次,舍梨子,白衣聖弟子念衆:如來聖衆,善趣正趣,向法次法,順行如法,彼衆實有阿羅诃趣阿羅诃,有阿那含趣阿那含,有斯陀含趣斯陀含,有須陀洹趣須陀洹,是謂四雙八輩⑿,謂如來衆成就屍賴⒀,成就三昧,成就般若,成就解脫,成就解脫知見,可敬可重,可奉可供,世良福田。
彼如是念如來衆,若有惡欲,即便得滅。
心中有不善、穢污、愁苦、憂戚,亦複得滅。
白衣聖弟子攀緣如來衆,心靖得喜。
若有惡欲,即便得滅。
心中有不善、穢污、愁苦、憂戚,亦複得滅。
白衣聖弟子,是謂得第三增上心。
現法樂居,易不難得。
“複次,舍梨子,白衣聖弟子自念屍賴:此屍賴不缺不穿,無穢無濁,住如地不虛妄,聖所稱譽,具善受持。
彼如是自念屍賴,若有惡欲,即便得滅。
心中有不善、穢污、愁苦、憂戚,亦複得滅。
白衣聖弟子攀緣屍賴,心靖得喜。
若有惡欲,即便得滅。
心中有不善、穢污、愁苦、憂戚,亦複得滅。
白衣聖弟子,是謂得第四增上心。
現法樂居,易不難得。
“舍梨子,若汝知白衣聖弟子善護行此五
爾時,給孤獨居士①與大優婆塞衆五百人俱,往詣尊者舍梨子②所,稽首作禮,卻坐一面。
五百優婆塞亦為作禮,卻坐一面。
給孤獨居士及五百優婆塞坐一面已,尊者舍梨子為彼說法。
勸發③渴仰,成就歡喜。
無量方便,為彼說法。
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即從座起,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坐一面。
尊者舍梨子去後不久,給孤獨居士及五百優婆塞,亦詣佛所,稽首佛足,卻坐一面。
尊者舍梨子及衆坐已定,世尊告曰:“舍梨子,若汝知白衣聖弟子善護行五法④及得四增上心⑤,現法樂居,易不難得。
舍梨子,汝當記别⑥聖弟子,地獄盡,畜生、餓鬼及諸惡處亦盡,得須陀洹⑦,不堕惡法,定趣正覺,極受七有⑧,天上人間七往來已而得苦邊。
“舍梨子,雲何白衣聖弟子善護行五法?白衣聖弟子者,離殺、斷殺,棄舍刀杖,有慚、有愧,有慈悲心,饒益一切乃至昆蟲。
彼于殺生,淨除其心。
白衣聖弟子善護行,此第一法。
“複次,舍梨子,白衣聖弟子離不與取、斷不與取,與而後取,樂于與取。
常好布施,歡喜無吝,不望其報。
不以偷所覆,常自護己,彼于不與取⑨,淨除其心。
白衣聖弟子善護行,此第二法。
“複次,舍梨子,白衣聖弟子離邪淫,斷邪淫。
彼或有父所護,或母所護,或父母所護,或兄弟所護,或姊妹所護,或婦父母所護,或親親所護,或同姓所護,或為他婦女,有鞭罰恐怖,及有名雇債至華鬘親⑩,不犯如是女。
彼于邪淫,淨除其心。
白衣聖弟子善護行,此第三法。
“複次,舍梨子,白衣聖弟子離妄言,斷妄言,真谛言樂真谛,住真谛不移動。
一切可信,不欺世間。
彼于妄言,淨除其心。
白衣聖弟子善護行,此第四法。
“複次,舍梨子,白衣聖弟子離酒斷酒,彼于飲酒,淨除其心。
白衣聖弟子善護行,此第五法。
“舍梨子,白衣聖弟子雲何得四增上心,現法樂居,易不難得?白衣聖弟子念如來:彼如來、無所着、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号佛衆祐。
如是念如來已,若有惡欲,即便得滅。
心中有不善、穢污、愁苦、憂戚,亦複得滅。
白衣聖弟子攀緣⑾如來,心靖得喜,若有惡欲,即便得滅。
心中有不善、穢污、愁苦、憂戚,亦複得滅。
白衣聖弟子得第一增上心。
現法樂居,易不難得。
“複次,舍梨子,白衣聖弟子念法:世尊善說法必至究竟,無煩無熱,常有不移動。
如是觀、如是覺、如是知、如是念法已,若有惡欲,即便得滅。
心中有不善、穢污、愁苦、憂戚,亦複得滅。
白衣聖弟子攀緣法,心靖得喜,若有惡欲,即便得滅。
心中有不善、穢污、愁苦、憂戚,亦複得滅。
白衣聖弟子,得此第二增上心。
“複次,舍梨子,白衣聖弟子念衆:如來聖衆,善趣正趣,向法次法,順行如法,彼衆實有阿羅诃趣阿羅诃,有阿那含趣阿那含,有斯陀含趣斯陀含,有須陀洹趣須陀洹,是謂四雙八輩⑿,謂如來衆成就屍賴⒀,成就三昧,成就般若,成就解脫,成就解脫知見,可敬可重,可奉可供,世良福田。
彼如是念如來衆,若有惡欲,即便得滅。
心中有不善、穢污、愁苦、憂戚,亦複得滅。
白衣聖弟子攀緣如來衆,心靖得喜。
若有惡欲,即便得滅。
心中有不善、穢污、愁苦、憂戚,亦複得滅。
白衣聖弟子,是謂得第三增上心。
現法樂居,易不難得。
“複次,舍梨子,白衣聖弟子自念屍賴:此屍賴不缺不穿,無穢無濁,住如地不虛妄,聖所稱譽,具善受持。
彼如是自念屍賴,若有惡欲,即便得滅。
心中有不善、穢污、愁苦、憂戚,亦複得滅。
白衣聖弟子攀緣屍賴,心靖得喜。
若有惡欲,即便得滅。
心中有不善、穢污、愁苦、憂戚,亦複得滅。
白衣聖弟子,是謂得第四增上心。
現法樂居,易不難得。
“舍梨子,若汝知白衣聖弟子善護行此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