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阿蘭那經——人命甚短暫,行善修梵行
關燈
小
中
大
原典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諸比丘于中食①後,集坐講堂,論如是事:“諸賢,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
然今世人于法行②、于義行、于善行、于妙行,無為無求。
” 彼時世尊在晝行處,以淨天耳③出過于人,聞諸比丘于中食後,集坐講堂,論如是事:“諸賢,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
然今世人于法行、于義行、于善行、于妙行,無為無求。
”④ 世尊聞已,則于晡時從燕坐⑤起,往詣講堂,在比丘衆前敷座而坐,問諸比丘:“汝論何事?以何等故集坐講堂?” 時,諸比丘白曰:“世尊,我等衆比丘,于中食後集坐講堂,論如是事:‘諸賢,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
然今世人于法行、于義行、于善行、于妙行,無為無求。
’世尊,我等共論此事。
以此事故,集坐講堂。
” 世尊歎曰:“善哉,善哉!比丘,謂汝作是說:‘諸賢,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
然今世人于法行、于義行、于善行、于妙行,無為無求。
’⑥所以者何?我亦如是說:‘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
然今世人于法行、于義行、于善行、于妙行,無為無求。
’⑦所以者何?乃過去世時,有衆生壽八萬歲。
比丘,人壽八萬歲時,此閻浮洲⑧極大豐樂,饒财珍寶。
村邑相近,如雞一飛。
比丘,人壽八萬歲時,女年五百乃當出嫁。
比丘,人壽八萬歲時,唯有如是病,謂:寒、熱、大小便、欲、不食、老,更無餘患。
“比丘,人壽八萬歲時,有王名拘牢婆,為轉輪王,聰明智慧。
有四種軍,整禦天下。
由己自在,如法法王⑨,成就七寶。
彼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是謂為七。
千子具足,顔貌端正,勇猛無畏,能伏他衆。
必當統領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隐。
“比丘,拘牢婆王,有梵志名阿蘭那大長者⑩,為父母所舉,受生清淨⑾。
乃至七世父母不絕種族,生生無惡。
博聞總持⑿,誦過四典經,深達因、緣、正、文、戲⒀五句說。
比丘,梵志阿蘭那有無量百千摩納磨⒁。
梵志阿蘭那為無量百千摩納磨住一無事處教學經書。
“爾時,梵志阿蘭那獨住靜處,燕坐思惟,心作是念: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
然今世人于法行、于義行、于善行、于妙行,無為無求。
我甯可剃除須發,着袈裟衣,至信、舍家,無家學道。
于是梵志阿蘭那往至若幹國衆多摩納磨所,而語彼曰:‘諸摩納磨,我獨住靜處,燕坐思惟,心作是念: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
然今世人于法行、于義行、于善行、于妙行,無為無求。
我今甯可剃除須發,着袈裟衣,至信、舍家,無家學道。
⒂諸摩納磨,我今欲剃除須發,着袈裟衣,至信、舍家,無家學道。
汝等當作何等?’ “彼若幹國衆多摩納磨白曰:‘尊師,我等所知皆蒙師恩,若尊師剃除須發,着袈裟衣,至信、舍家,無家學道者,我等亦當剃除須發,着袈裟衣,至信、舍家,無家,從彼尊師,出家學道。
’于是,梵志阿蘭那則于後時,剃除須發,着袈裟衣,至信、舍家,無家學道。
彼若幹國衆多摩納磨,亦剃除須發,着袈裟衣,至信、舍家,無家,從彼尊師梵志阿蘭那出家學道。
是為尊師阿蘭那,是為尊師阿蘭那弟子名号生也。
“爾時,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諸摩納磨,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
然今世人于法行、于義行、于善行、于妙行,無為無求。
’ “爾時,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諸摩納磨,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
然今世人于法行、于義行、于善行、于妙行,無為無求。
’⒃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複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摩納磨,猶如朝露滴在草上,日出則消,暫有不久。
如是摩納磨,人命如朝露,甚為難得。
至少少味⒄,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複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摩納磨,猶大雨時,滴水成泡,或生或滅。
如是摩納磨,人命如泡,甚為難得。
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複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摩納磨,猶如以杖投着水中,還出至速。
如是摩納磨,人命如杖投水出速,甚為難得。
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複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摩納磨,猶新瓦杅⒅投水即出,着風熱中,幹燥至速。
如是摩納磨,人命如新瓦杅水漬速燥,甚為難得。
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複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摩納磨,猶如小段肉着大釜水中,下熾然火,速得消盡。
如是摩納磨,人命如肉消,甚為難得。
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複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摩納磨,猶縛賊送至标⒆下殺,随其舉足,步步趣死,步步趣命盡。
如是摩納磨,人命如賊,縛送标下殺;甚為難得。
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複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摩納磨,猶如屠兒牽牛殺子,随其舉足,步步趣死,步步趣命盡。
如是摩納磨,人命如牽牛殺,甚為難得。
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複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摩納磨,猶如機織,随其行緯,近成近訖。
如是摩納磨,人命如機織訖,甚為難得。
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複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摩納磨,猶如山水瀑漲,流疾多有所漂,水流速⒇,無須臾停。
如是摩納磨,人壽行速,去無一時住。
如是摩納磨,人命如水流,甚為難得。
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
爾時,諸比丘于中食①後,集坐講堂,論如是事:“諸賢,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
然今世人于法行②、于義行、于善行、于妙行,無為無求。
” 彼時世尊在晝行處,以淨天耳③出過于人,聞諸比丘于中食後,集坐講堂,論如是事:“諸賢,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
然今世人于法行、于義行、于善行、于妙行,無為無求。
”④ 世尊聞已,則于晡時從燕坐⑤起,往詣講堂,在比丘衆前敷座而坐,問諸比丘:“汝論何事?以何等故集坐講堂?” 時,諸比丘白曰:“世尊,我等衆比丘,于中食後集坐講堂,論如是事:‘諸賢,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
然今世人于法行、于義行、于善行、于妙行,無為無求。
’世尊,我等共論此事。
以此事故,集坐講堂。
” 世尊歎曰:“善哉,善哉!比丘,謂汝作是說:‘諸賢,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
然今世人于法行、于義行、于善行、于妙行,無為無求。
’⑥所以者何?我亦如是說:‘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
然今世人于法行、于義行、于善行、于妙行,無為無求。
’⑦所以者何?乃過去世時,有衆生壽八萬歲。
比丘,人壽八萬歲時,此閻浮洲⑧極大豐樂,饒财珍寶。
村邑相近,如雞一飛。
比丘,人壽八萬歲時,女年五百乃當出嫁。
比丘,人壽八萬歲時,唯有如是病,謂:寒、熱、大小便、欲、不食、老,更無餘患。
“比丘,人壽八萬歲時,有王名拘牢婆,為轉輪王,聰明智慧。
有四種軍,整禦天下。
由己自在,如法法王⑨,成就七寶。
彼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是謂為七。
千子具足,顔貌端正,勇猛無畏,能伏他衆。
必當統領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隐。
“比丘,拘牢婆王,有梵志名阿蘭那大長者⑩,為父母所舉,受生清淨⑾。
乃至七世父母不絕種族,生生無惡。
博聞總持⑿,誦過四典經,深達因、緣、正、文、戲⒀五句說。
比丘,梵志阿蘭那有無量百千摩納磨⒁。
梵志阿蘭那為無量百千摩納磨住一無事處教學經書。
“爾時,梵志阿蘭那獨住靜處,燕坐思惟,心作是念: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
然今世人于法行、于義行、于善行、于妙行,無為無求。
我甯可剃除須發,着袈裟衣,至信、舍家,無家學道。
于是梵志阿蘭那往至若幹國衆多摩納磨所,而語彼曰:‘諸摩納磨,我獨住靜處,燕坐思惟,心作是念: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
然今世人于法行、于義行、于善行、于妙行,無為無求。
我今甯可剃除須發,着袈裟衣,至信、舍家,無家學道。
⒂諸摩納磨,我今欲剃除須發,着袈裟衣,至信、舍家,無家學道。
汝等當作何等?’ “彼若幹國衆多摩納磨白曰:‘尊師,我等所知皆蒙師恩,若尊師剃除須發,着袈裟衣,至信、舍家,無家學道者,我等亦當剃除須發,着袈裟衣,至信、舍家,無家,從彼尊師,出家學道。
’于是,梵志阿蘭那則于後時,剃除須發,着袈裟衣,至信、舍家,無家學道。
彼若幹國衆多摩納磨,亦剃除須發,着袈裟衣,至信、舍家,無家,從彼尊師梵志阿蘭那出家學道。
是為尊師阿蘭那,是為尊師阿蘭那弟子名号生也。
“爾時,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諸摩納磨,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
然今世人于法行、于義行、于善行、于妙行,無為無求。
’ “爾時,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諸摩納磨,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
然今世人于法行、于義行、于善行、于妙行,無為無求。
’⒃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複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摩納磨,猶如朝露滴在草上,日出則消,暫有不久。
如是摩納磨,人命如朝露,甚為難得。
至少少味⒄,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複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摩納磨,猶大雨時,滴水成泡,或生或滅。
如是摩納磨,人命如泡,甚為難得。
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複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摩納磨,猶如以杖投着水中,還出至速。
如是摩納磨,人命如杖投水出速,甚為難得。
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複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摩納磨,猶新瓦杅⒅投水即出,着風熱中,幹燥至速。
如是摩納磨,人命如新瓦杅水漬速燥,甚為難得。
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複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摩納磨,猶如小段肉着大釜水中,下熾然火,速得消盡。
如是摩納磨,人命如肉消,甚為難得。
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複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摩納磨,猶縛賊送至标⒆下殺,随其舉足,步步趣死,步步趣命盡。
如是摩納磨,人命如賊,縛送标下殺;甚為難得。
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複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摩納磨,猶如屠兒牽牛殺子,随其舉足,步步趣死,步步趣命盡。
如是摩納磨,人命如牽牛殺,甚為難得。
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複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摩納磨,猶如機織,随其行緯,近成近訖。
如是摩納磨,人命如機織訖,甚為難得。
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複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摩納磨,猶如山水瀑漲,流疾多有所漂,水流速⒇,無須臾停。
如是摩納磨,人壽行速,去無一時住。
如是摩納磨,人命如水流,甚為難得。
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