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苦陰經——知欲無有樂,不為欲退轉

關燈
其次,衆生之因欲緣欲,是以欲為本之故,所以身行惡行,口意也行惡行。

    因其身口意均行惡行之故,所以身壞命終之時,一定要到惡處,生到地獄中去。

    摩诃男,這就叫作後世苦陰,因欲緣欲,是以欲為根本。

    摩诃男,所以應當知道:貪欲是一直沒有快樂的,相反是無數的痛苦災難。

    多聞聖弟子不能明見真理,是因為他被貪欲所覆蓋,不能獲得舍樂及無上寂滅的境界。

    摩诃男,就像這樣,那多聞聖弟子是因為有貪欲之心而退失所修證并轉變其位地。

    摩诃男,我深知貪欲沒有好處,卻具無數痛苦災難,我明了此如實真理後,摩诃男,我就不會被貪欲所覆蓋,也不會為罪惡所纏繞,我就能獲得舍樂及無上寂滅的境界。

    摩诃男,所以我沒有貪欲,因此也就不會退失我所修證并轉變我的位地。

     “摩诃男,有一次,我遊化于王舍城,住在鞞跋羅山中的仙人七葉屋。

    摩诃男,我在午後晡時(三時至五時)從靜坐中起來,前往廣山,在那兒見到許多尼犍外道,他們在修習不坐之行,所以一直站着不坐,忍受着極大的痛苦。

    我去問他們道:‘衆位尼犍子,你們為什麼要修習這種不坐之行,一直站着不坐下,遭受如此的痛苦呢?’他們這樣答道:‘瞿昙,我們有尊師尼犍叫親子。

    他如此教導我們:衆位尼犍子們,你們如果宿命中曾造有不善之業的話,因為修習這種苦行,惡業必定盡除。

    如果此身有善妙之行護佑,口意也有善妙之行護佑,就會因此而不再做壞事,不再造惡業。

    ’ “摩诃男,我又問他們道:‘衆位尼犍子,你們完全相信尊師的話嗎?’他們又回答我道:‘是這樣,瞿昙,我們完全相信尊師的話,沒有絲毫疑惑。

    ’摩诃男,我又問道:‘尼犍子們,就像你們一樣,你們的尊師尼犍,本來曾經做下重惡之業,他本為尼犍子,死後現受生人間,出家成為尼犍子,修習不坐之行,一直站着,從不坐下,忍受如此之痛苦,就像你們諸位以及你們的弟子們。

    ’他們又對我說道:‘瞿昙,快樂并不是因身心适悅而有,而是要因有苦才能得。

    就像頻鞞娑羅王之樂,為沙門瞿昙所不如啊!’ “我又對他們道:‘你們真是癡狂無知,所言所說,毫無意義。

    為什麼呢?你們既不善,又什麼也不懂,從而不知時,就是說你們曾這麼說:就像頻鞞娑羅王之樂,是沙門瞿昙所不及的啊。

    尼犍,你們本應當如此問:究竟誰更快樂,是頻鞞娑羅王呢,還是沙門瞿昙呢?尼犍子,如果我這麼說,是我更快樂,頻鞞娑羅王不如我的話,尼犍子,你們就可以這麼說:就像頻鞞娑羅王之樂,是沙門瞿昙所不及的啊。

    ’那些尼犍子們就這麼說道:‘瞿昙,我們現在問沙門瞿昙,是誰更快樂呢?是頻鞞娑羅王呢,還是沙門瞿昙呢?’我就又道:‘尼犍子,我現在問你們,你們根據我的問題回答,衆尼犍子們意下如何?頻鞞娑羅王能得如意靜默無言,因此七天七夜中獲得歡喜快樂嗎?’尼犍子們答道:‘不能啊,瞿昙。

    ’‘那麼,能在六、五、四、三、二或一天一夜裡,獲得歡喜快樂嗎?’尼犍子們答道:‘不能啊,瞿昙。

    ’我又問道:‘尼犍子,我能得如意靜默無言,因此一天一夜中獲得歡喜快樂嗎?’尼犍子們答道:‘是這樣的,瞿昙。

    ’‘那麼,我能在二、三、四、五、六或七天七夜裡獲得歡喜快樂嗎?’尼犍子們答道:‘是這樣的,瞿昙。

    ’我又問道:‘衆尼犍子們,意下如何?是誰更快樂,是頻鞞娑羅王呢,還是我呢?’尼犍子們答道:‘瞿昙,像我們這樣聆聽并理解了沙門瞿昙所說的,是瞿昙更為快樂,而頻鞞娑羅王所不如啊。

    ’ “摩诃男,因此而知道貪欲是沒有快樂的,隻有無數的痛苦和災難。

    如果多聞聖弟子不能見到如實真理的話,他就将為欲望所覆蓋,被惡、不善所纏繞,就不能獲得舍樂及無上寂滅的境界。

    摩诃男,就像這樣,那多聞聖弟子就會因為有貪欲之心而退失所修證并轉變其位地。

    摩诃男,我知道有貪欲是沒有快樂的,相反隻有無數的痛苦和災難。

    我知曉如此如實真理,便不會為欲望所覆蓋,也不會被惡、不善之法所纏繞,就能獲得舍樂及無上息境界。

    摩诃男,所以我不會為欲望而退失所修證并轉變我的位地。

    ” 佛就是這麼說的,釋摩诃男及衆位比丘聽了佛所說的法以後,高高興興地遵守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