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六 特牲饋食禮第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先祖之德,亦當與女兄弟,謂教化之。
) [疏]注“主人”至“化之”。
○釋曰:雲“讀如諸侯以禮相與之與”者,案《禮運》雲“諸侯以禮相與”者,諸侯會同聘問一德,以尊天子。
言此者,戒嗣子與長兄弟及衆兄弟相教化,相與以尊先祖之德也。
兩A2執爵拜,(答主人也。
)祭酒,卒爵,拜。
主人答拜。
兩A2皆降,實爵于篚。
上A2洗爵,升酌,酢主人,主人拜受爵。
(下A2複兄弟位,不複升也。
)上A2即位坐,答拜。
(既授爵戶内,乃就坐。
) [疏]注“既授”至“就坐”。
○釋曰:以其主人位在戶内,下?席南西面,故知上?“授爵于戶内,乃就坐”。
主人坐祭,卒爵,拜。
上A2答拜,受爵,降,實于篚。
主人出,立于戶外,西面。
(事?者禮畢。
) 祝命徹阼俎、豆、笾,設于東序下。
(命,命佐食。
阼俎,主人之俎。
宗婦不徹豆笾,徹禮略,各有為而已。
設于東序下,亦将燕也。
) [疏]“祝命”至“序下”。
○注“命命”至“燕也”。
○釋曰:自此盡“畢出”,論徹薦俎,改設馔于西北隅為陽厭之事。
雲“祝命徹阼俎”者,是佐食徹之。
當徹阼俎之時,堂下賓兄弟俎畢,出故下文雲“佐食徹阼俎,堂下俎畢出”是也者。
然祝命徹阼俎時,堂下俎畢出,又退在下者,欲見先徹室内俎,乃徹堂下,是以祝命佐食徹阼俎及豆笾。
又祝自執俎以出,又宗婦徹祝豆笾,入于房即佐食,改馔西北隅。
是以作經并說室内行事,乃到本雲上佐食徹阼俎時,堂下俎畢出也。
雲“命,命佐食”者,此命命使徹阼俎,下文雲“佐食徹俎”,故知祝命者,命佐食也。
雲“宗婦不徹豆笾,徹禮略,各有為而已”者,以豆笾宗婦贊設之,佐食設俎,理應佐食還自徹俎,宗婦徹豆笾,以徹禮略,各自有為而已,故宗婦豆笾,今佐食并徹之,故雲徹禮略也。
“各有為而已”者,謂宗婦徹祝俎豆笾,佐食徹阼俎豆笾,是各自有為,何必依前所設之時也。
祝執其俎以出,東面于戶西。
(俟告利成。
《少牢》下篇曰:“祝告利成,乃執俎以出。
”) [疏]注“俟告”至“以出”。
○釋曰:案《有司徹》下大夫不傧屍,改馔于西北隅訖,主人出立于阼階上,西面,祝執其俎以出,立于西階上,東面。
司宮阖牖戶,祝告利成,乃執俎以出于廟門外,有司受歸之。
彼不傧屍之禮,亦與此《特牲》禮同,故引為證也。
宗婦徹祝豆、笾入于房,徹主婦薦、俎。
(宗婦既并徹,徹其卑者。
《士虞禮》曰:“祝薦席徹入于房。
”) [疏]“宗婦”至“薦俎”。
○注“宗婦”至“于房”。
○釋曰:宗婦不徹主人豆笾,而徹祝豆笾入房者,為主婦将用之為燕。
祝兩豆笾而主婦用之者,祝接神屍之類,主婦燕姑姊妹及宗女宜行神惠,故主人以薦羞并及祝庶羞,燕宗人于堂。
主婦以祝笾豆用之,燕内賓于房,是其事也。
雲“宗婦既并徹,徹其卑者”,以宗婦不徹主人笾豆,而徹祝與主婦,是徹其卑者,故得并徹。
引《士虞禮》者,以經自有入房之文,注更引《士虞禮》者,有嫌也。
嫌者以主婦薦俎先在房,嫌經入房又為徹。
佐食徹屍薦、俎、敦,設于西北隅,幾在南,<廠非>用筵,納一尊。
佐食阖牖戶,降。
(<廠非>,隐也。
不知神之所在,或諸遠人乎?屍谡而改馔為幽ウ,庶其飨之,所以為厭饫。
《少牢饋食禮》曰:“南面而饋之設。
”此所謂當室之白,陽厭也。
則屍未入之前為陰厭矣。
《曾子問》曰:“殇不備祭,何謂陰厭陽厭也?”) [疏]注“<廠非>隐”至“厭也”。
○釋曰:雲“不知神之所在,或諸遠人乎”,《禮記·郊特牲》之文。
彼論正祭與繹祭之事,此為陽厭,引之者,欲見孝子求神非一處,故先為陰厭,後為陽厭之事也。
引《少牢》者,見彼大夫禮陽厭,南面,此士禮東面,雖面位不同,當室之白則同。
案《曾子問》庶殇為陽厭之事,故彼雲:“凡殇與無後者,祭于宗子之家,當室之白,尊于東房,是謂陽厭。
”鄭注雲:“當室之白,謂西北隅得戶之明者也。
”凡言“厭”者,謂無屍直厭饫神,故鄭雲“則屍未入之前為陰厭矣”,謂祭于奧中,不得戶明,故名陰厭。
對屍谡之後,改馔于西北隅為陽厭,以向戶明,故為陽厭也。
引《曾子問》雲“殇不備祭,何謂陰厭陽厭也”,彼上文孔子曰“有陰厭,有陽厭”,謂宗子有陰厭,無陽厭,凡殇有陽厭,無陰厭。
曾子言謂殇死陰厭、陽厭并有,故問孔子。
孔子引宗子一有陰厭,凡殇一有陽厭。
引之證成人陰厭、陽厭并有之義也。
祝告利成,降,出。
主人降,即位。
宗人告事畢。
賓出,主人送于門外,再拜。
(拜送賓也。
凡去者不答拜。
) [疏]注“拜送”至“答拜”。
○釋曰:雲“凡去者不答拜”者,雲“凡”,總解諸文主人拜送,賓皆不答拜。
鄭注《鄉飲酒》雲“禮有終”是也。
若賓更答拜,是更崇新敬禮,故不答也。
佐食徹阼俎,堂下俎畢出。
(記俎出節。
兄弟及衆賓自徹而出,唯實俎有司徹歸之,尊賓者。
) [疏]注“記俎”至“賓者”。
○釋曰:雲唯賓俎有司徹歸屍侑之俎,不傧屍歸屍俎,皆不見歸賓俎,鄭所以知歸賓俎者,正見賓出,主人送于門外再拜,明賓不自徹俎,主人使歸之。
若助君祭,必自徹其俎。
鄭注《曲禮》大夫以下或使人歸之,是以《孔子世家》雲:魯郊不緻燔俎于大夫,孔子不稅冕而行。
士大夫家尊賓,則使歸之,自馀亦自徹而去也。
記。
特牲饋食,其服皆朝服,玄冠,缁帶,缁?。
(于祭服此也。
皆者,謂賓及兄弟,筮日、筮屍、視濯亦玄端,至祭而朝服。
朝服者,諸侯之臣與其君日視朝之服,大夫以祭。
今賓兄弟緣孝子欲得嘉賓尊客以事其祖祢,故服之。
缁?者,下大夫之臣。
夙興,主人服如初,則固玄端。
) [疏]記“特牲”至“缁?”。
○注“于祭”至“玄端”。
○釋曰:此退玄冠在朝服下者,欲令近缁色。
士冠在朝服上,從而正也。
雲“皆者,謂賓及兄弟,筮日、筮屍、視濯亦玄端”者,見上經雲筮日主人冠玄端,子姓兄弟如主人之服,有司群執事如兄弟服,筮屍雲“如求日之儀”,至于視濯又不見異服,故知皆玄端。
至祭日夙興,雲“主人服如初”,初即玄端。
明其馀不如初,是朝服可知,是以此注雲皆者謂賓及兄弟也。
雲“朝服者,諸侯之臣與其君日視朝之服,大夫以祭”者,案《玉藻》雲諸侯朝服,“以日視朝”,下《少牢》雲“主人朝服”是也。
“缁?者,下大夫之臣”者,《士冠禮》雲:“主人玄冠朝服,缁帶素?。
”?與裳同色,此朝服缁?,大夫之臣朝服素?,此缁?,故雲下大夫之臣。
雲“夙興,主人服如初,則固玄端”,引上經者,直言“皆朝服”,恐主人亦在其中,故引證主人服玄端,與兄弟異也。
唯屍、祝、佐食玄端,玄裳、黃裳、雜裳可也,皆爵?。
(與主人同服。
《周禮》士之齊服,有玄端、素端。
然則玄裳,上士也,黃裳中士,雜裳下士。
) [疏]注“與主”至“下士”。
○釋曰:《周禮》士之齊服有玄端、素端,《司服》文。
引之者,欲見士之齊服有一玄端,而裳則異,故鄭雲“然則玄裳”以下,見玄端一而裳有三也。
彼注雲“素端”者,亦謂劄荒有所禱請服之,于此經無所當而連引之耳。
若然,士冠亦有玄端三等裳,而引《司服》者,以此特牲祭祀時,彼據齊時四命已上齊祭異冠,大夫齊祭同冠,故就此祭祀引齊時冠服為證也。
設洗,南北以堂深,東西當東榮。
(榮,屋翼也。
)水在洗東。
(祖天地之左海。
)篚在洗西,南順,實二爵、二觚、四觯、一角、一散。
(順,從也。
言南從,統于堂也。
二爵者,為賓獻爵止,主婦當緻也。
二觚,長兄弟酬衆賓長為加爵,二人班同,宜接并也。
四觯,一酌奠,其三,長兄弟酬賓,卒受者,與賓弟子兄弟弟子舉觯于其長,禮殺,事相接。
《禮器》曰:“貴者獻以爵,賤者獻以散,尊者舉觯,卑者舉角。
”舊說雲:爵一升,觚二升,觯三升,角四升,散五升。
) [疏]注“順從”至“五升”。
○釋曰:雲“二爵者,為賓獻爵止,主婦當緻也”者,以一爵獻屍,屍奠之未舉,又一爵,主婦當緻者,案經主婦緻爵于主人,婦人不見就堂下洗,當于内洗,則主婦緻爵于主人時,不取堂下爵,而雲主婦當緻者,謂主婦當受緻之時,用此爵也。
雲“四觯,一酌奠,其三長兄弟酬賓,卒受者,與賓弟子兄弟弟子舉觯于其長,禮殺,事相接”者,酌奠于?南,是嗣子雖飲,還複神之奠觯也。
馀有三在,主人洗一觯酬賓,奠于薦北,賓舉奠于薦南,此未舉也。
下篚有二觯在,又長兄弟洗觯為加爵,衆賓長(元缺起此)為加爵,如初爵止,此亦未舉也。
下篚仍有一觯在,屍羞之後,賓始舉奠觯,行旅酬辨,卒受者以虛觯奠于下篚,還有二觯,至為加爵者作止爵,長兄弟亦坐舉其奠觯酬賓,如賓酬兄弟之儀,以辨,卒受者未實觯于篚時,賓弟子兄弟弟子洗觯,各酌舉觯于其長,即用其篚二觯,卒受者未奠之,故三觯并用也,故注雲卒受者與賓弟子兄弟弟子舉觯于其長也。
雲“《禮器》曰,貴者獻以爵”者,謂賓長獻屍,主人緻爵于主婦是也。
“賤者獻以散”,上利洗散是也。
“
) [疏]注“主人”至“化之”。
○釋曰:雲“讀如諸侯以禮相與之與”者,案《禮運》雲“諸侯以禮相與”者,諸侯會同聘問一德,以尊天子。
言此者,戒嗣子與長兄弟及衆兄弟相教化,相與以尊先祖之德也。
兩A2執爵拜,(答主人也。
)祭酒,卒爵,拜。
主人答拜。
兩A2皆降,實爵于篚。
上A2洗爵,升酌,酢主人,主人拜受爵。
(下A2複兄弟位,不複升也。
)上A2即位坐,答拜。
(既授爵戶内,乃就坐。
) [疏]注“既授”至“就坐”。
○釋曰:以其主人位在戶内,下?席南西面,故知上?“授爵于戶内,乃就坐”。
主人坐祭,卒爵,拜。
上A2答拜,受爵,降,實于篚。
主人出,立于戶外,西面。
(事?者禮畢。
) 祝命徹阼俎、豆、笾,設于東序下。
(命,命佐食。
阼俎,主人之俎。
宗婦不徹豆笾,徹禮略,各有為而已。
設于東序下,亦将燕也。
) [疏]“祝命”至“序下”。
○注“命命”至“燕也”。
○釋曰:自此盡“畢出”,論徹薦俎,改設馔于西北隅為陽厭之事。
雲“祝命徹阼俎”者,是佐食徹之。
當徹阼俎之時,堂下賓兄弟俎畢,出故下文雲“佐食徹阼俎,堂下俎畢出”是也者。
然祝命徹阼俎時,堂下俎畢出,又退在下者,欲見先徹室内俎,乃徹堂下,是以祝命佐食徹阼俎及豆笾。
又祝自執俎以出,又宗婦徹祝豆笾,入于房即佐食,改馔西北隅。
是以作經并說室内行事,乃到本雲上佐食徹阼俎時,堂下俎畢出也。
雲“命,命佐食”者,此命命使徹阼俎,下文雲“佐食徹俎”,故知祝命者,命佐食也。
雲“宗婦不徹豆笾,徹禮略,各有為而已”者,以豆笾宗婦贊設之,佐食設俎,理應佐食還自徹俎,宗婦徹豆笾,以徹禮略,各自有為而已,故宗婦豆笾,今佐食并徹之,故雲徹禮略也。
“各有為而已”者,謂宗婦徹祝俎豆笾,佐食徹阼俎豆笾,是各自有為,何必依前所設之時也。
祝執其俎以出,東面于戶西。
(俟告利成。
《少牢》下篇曰:“祝告利成,乃執俎以出。
”) [疏]注“俟告”至“以出”。
○釋曰:案《有司徹》下大夫不傧屍,改馔于西北隅訖,主人出立于阼階上,西面,祝執其俎以出,立于西階上,東面。
司宮阖牖戶,祝告利成,乃執俎以出于廟門外,有司受歸之。
彼不傧屍之禮,亦與此《特牲》禮同,故引為證也。
宗婦徹祝豆、笾入于房,徹主婦薦、俎。
(宗婦既并徹,徹其卑者。
《士虞禮》曰:“祝薦席徹入于房。
”) [疏]“宗婦”至“薦俎”。
○注“宗婦”至“于房”。
○釋曰:宗婦不徹主人豆笾,而徹祝豆笾入房者,為主婦将用之為燕。
祝兩豆笾而主婦用之者,祝接神屍之類,主婦燕姑姊妹及宗女宜行神惠,故主人以薦羞并及祝庶羞,燕宗人于堂。
主婦以祝笾豆用之,燕内賓于房,是其事也。
雲“宗婦既并徹,徹其卑者”,以宗婦不徹主人笾豆,而徹祝與主婦,是徹其卑者,故得并徹。
引《士虞禮》者,以經自有入房之文,注更引《士虞禮》者,有嫌也。
嫌者以主婦薦俎先在房,嫌經入房又為徹。
佐食徹屍薦、俎、敦,設于西北隅,幾在南,<廠非>用筵,納一尊。
佐食阖牖戶,降。
(<廠非>,隐也。
不知神之所在,或諸遠人乎?屍谡而改馔為幽ウ,庶其飨之,所以為厭饫。
《少牢饋食禮》曰:“南面而饋之設。
”此所謂當室之白,陽厭也。
則屍未入之前為陰厭矣。
《曾子問》曰:“殇不備祭,何謂陰厭陽厭也?”) [疏]注“<廠非>隐”至“厭也”。
○釋曰:雲“不知神之所在,或諸遠人乎”,《禮記·郊特牲》之文。
彼論正祭與繹祭之事,此為陽厭,引之者,欲見孝子求神非一處,故先為陰厭,後為陽厭之事也。
引《少牢》者,見彼大夫禮陽厭,南面,此士禮東面,雖面位不同,當室之白則同。
案《曾子問》庶殇為陽厭之事,故彼雲:“凡殇與無後者,祭于宗子之家,當室之白,尊于東房,是謂陽厭。
”鄭注雲:“當室之白,謂西北隅得戶之明者也。
”凡言“厭”者,謂無屍直厭饫神,故鄭雲“則屍未入之前為陰厭矣”,謂祭于奧中,不得戶明,故名陰厭。
對屍谡之後,改馔于西北隅為陽厭,以向戶明,故為陽厭也。
引《曾子問》雲“殇不備祭,何謂陰厭陽厭也”,彼上文孔子曰“有陰厭,有陽厭”,謂宗子有陰厭,無陽厭,凡殇有陽厭,無陰厭。
曾子言謂殇死陰厭、陽厭并有,故問孔子。
孔子引宗子一有陰厭,凡殇一有陽厭。
引之證成人陰厭、陽厭并有之義也。
祝告利成,降,出。
主人降,即位。
宗人告事畢。
賓出,主人送于門外,再拜。
(拜送賓也。
凡去者不答拜。
) [疏]注“拜送”至“答拜”。
○釋曰:雲“凡去者不答拜”者,雲“凡”,總解諸文主人拜送,賓皆不答拜。
鄭注《鄉飲酒》雲“禮有終”是也。
若賓更答拜,是更崇新敬禮,故不答也。
佐食徹阼俎,堂下俎畢出。
(記俎出節。
兄弟及衆賓自徹而出,唯實俎有司徹歸之,尊賓者。
) [疏]注“記俎”至“賓者”。
○釋曰:雲唯賓俎有司徹歸屍侑之俎,不傧屍歸屍俎,皆不見歸賓俎,鄭所以知歸賓俎者,正見賓出,主人送于門外再拜,明賓不自徹俎,主人使歸之。
若助君祭,必自徹其俎。
鄭注《曲禮》大夫以下或使人歸之,是以《孔子世家》雲:魯郊不緻燔俎于大夫,孔子不稅冕而行。
士大夫家尊賓,則使歸之,自馀亦自徹而去也。
記。
特牲饋食,其服皆朝服,玄冠,缁帶,缁?。
(于祭服此也。
皆者,謂賓及兄弟,筮日、筮屍、視濯亦玄端,至祭而朝服。
朝服者,諸侯之臣與其君日視朝之服,大夫以祭。
今賓兄弟緣孝子欲得嘉賓尊客以事其祖祢,故服之。
缁?者,下大夫之臣。
夙興,主人服如初,則固玄端。
) [疏]記“特牲”至“缁?”。
○注“于祭”至“玄端”。
○釋曰:此退玄冠在朝服下者,欲令近缁色。
士冠在朝服上,從而正也。
雲“皆者,謂賓及兄弟,筮日、筮屍、視濯亦玄端”者,見上經雲筮日主人冠玄端,子姓兄弟如主人之服,有司群執事如兄弟服,筮屍雲“如求日之儀”,至于視濯又不見異服,故知皆玄端。
至祭日夙興,雲“主人服如初”,初即玄端。
明其馀不如初,是朝服可知,是以此注雲皆者謂賓及兄弟也。
雲“朝服者,諸侯之臣與其君日視朝之服,大夫以祭”者,案《玉藻》雲諸侯朝服,“以日視朝”,下《少牢》雲“主人朝服”是也。
“缁?者,下大夫之臣”者,《士冠禮》雲:“主人玄冠朝服,缁帶素?。
”?與裳同色,此朝服缁?,大夫之臣朝服素?,此缁?,故雲下大夫之臣。
雲“夙興,主人服如初,則固玄端”,引上經者,直言“皆朝服”,恐主人亦在其中,故引證主人服玄端,與兄弟異也。
唯屍、祝、佐食玄端,玄裳、黃裳、雜裳可也,皆爵?。
(與主人同服。
《周禮》士之齊服,有玄端、素端。
然則玄裳,上士也,黃裳中士,雜裳下士。
) [疏]注“與主”至“下士”。
○釋曰:《周禮》士之齊服有玄端、素端,《司服》文。
引之者,欲見士之齊服有一玄端,而裳則異,故鄭雲“然則玄裳”以下,見玄端一而裳有三也。
彼注雲“素端”者,亦謂劄荒有所禱請服之,于此經無所當而連引之耳。
若然,士冠亦有玄端三等裳,而引《司服》者,以此特牲祭祀時,彼據齊時四命已上齊祭異冠,大夫齊祭同冠,故就此祭祀引齊時冠服為證也。
設洗,南北以堂深,東西當東榮。
(榮,屋翼也。
)水在洗東。
(祖天地之左海。
)篚在洗西,南順,實二爵、二觚、四觯、一角、一散。
(順,從也。
言南從,統于堂也。
二爵者,為賓獻爵止,主婦當緻也。
二觚,長兄弟酬衆賓長為加爵,二人班同,宜接并也。
四觯,一酌奠,其三,長兄弟酬賓,卒受者,與賓弟子兄弟弟子舉觯于其長,禮殺,事相接。
《禮器》曰:“貴者獻以爵,賤者獻以散,尊者舉觯,卑者舉角。
”舊說雲:爵一升,觚二升,觯三升,角四升,散五升。
) [疏]注“順從”至“五升”。
○釋曰:雲“二爵者,為賓獻爵止,主婦當緻也”者,以一爵獻屍,屍奠之未舉,又一爵,主婦當緻者,案經主婦緻爵于主人,婦人不見就堂下洗,當于内洗,則主婦緻爵于主人時,不取堂下爵,而雲主婦當緻者,謂主婦當受緻之時,用此爵也。
雲“四觯,一酌奠,其三長兄弟酬賓,卒受者,與賓弟子兄弟弟子舉觯于其長,禮殺,事相接”者,酌奠于?南,是嗣子雖飲,還複神之奠觯也。
馀有三在,主人洗一觯酬賓,奠于薦北,賓舉奠于薦南,此未舉也。
下篚有二觯在,又長兄弟洗觯為加爵,衆賓長(元缺起此)為加爵,如初爵止,此亦未舉也。
下篚仍有一觯在,屍羞之後,賓始舉奠觯,行旅酬辨,卒受者以虛觯奠于下篚,還有二觯,至為加爵者作止爵,長兄弟亦坐舉其奠觯酬賓,如賓酬兄弟之儀,以辨,卒受者未實觯于篚時,賓弟子兄弟弟子洗觯,各酌舉觯于其長,即用其篚二觯,卒受者未奠之,故三觯并用也,故注雲卒受者與賓弟子兄弟弟子舉觯于其長也。
雲“《禮器》曰,貴者獻以爵”者,謂賓長獻屍,主人緻爵于主婦是也。
“賤者獻以散”,上利洗散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