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八 既夕禮第十三

關燈
去塵也。

    ?無,覆之,為其形露。

    ) [疏]“商祝”至“夷衾”。

    ○注“拂去”至“形露”。

    ○釋曰:開柩已出時,是棺南首,夷衾本拟覆柩,故斂時不用。

    今得覆棺,于後朝廟及入?廣,雖不言用夷衾,又無徹文,以覆棺言之,當随柩入?廣矣。

     遷于祖,用軸。

    (遷,徙也。

    徙于祖,朝祖廟也。

    《檀弓》曰:“殷朝而殡于祖,周朝而遂葬。

    ”蓋象平生,将出必辭尊者。

    軸,?共軸也。

    軸狀如轉辚,刻兩頭為轵,?共狀如長床,穿程。

    前後着金而關轵焉。

    大夫諸侯以上,有四周,謂之?盾。

    天子畫之以龍。

    ) [疏]“遷于祖用軸”。

    ○注“遷徙”至“以龍”。

    ○釋曰:自此盡“由足西面”,論以柩朝廟之事。

    雲“遷于祖用軸”者,謂朝廟之時,從殡宮遷移于祖廟,朝時用?共軸載之。

    案《士喪禮》将殡雲:“棺入,主人不哭,升,棺用軸。

    ”則遷于祖時,亦升?共軸于階上,載之挽柩而下。

    若然,未升馔,陳之當在堂下,是以下記雲:“夷床?共軸,馔于西階東。

    ”注雲:“明階?者,位近西,夷床馔于祖廟,?共軸馔于殡宮。

    ”而言階?,明在堂下也。

    雲“《檀弓》曰殷朝而殡于祖”者,殷人将殡之時,先朝廟訖,乃殡,至葬時不複朝也。

    雲“周朝而遂葬”者,周人殡于路寝,至葬時乃朝,朝訖,而遂葬。

    引之者,證經将葬朝祖之事。

    雲“蓋象平生将出必辭尊”者,《曲禮》雲“出必告,反必面”是也。

    案《聘禮》大夫将出聘,告于祢乃行,介無告祢之事,故不得象之。

    雲“軸,?共軸也”者,下記雲“夷床?共軸”是也。

    雲“軸,狀如轉辚”者,此以漢法況之,漢時名轉軸為轉辚,辚,輪也,故《士喪禮》雲“升棺用軸”,注雲:“軸,?共軸也。

    ?共狀如床,軸其輪,?免而行。

    ”是以輪為辚也。

    雲“刻兩頭為轵”者,以軸頭為轵,刻軸使兩頭細,穿入?共之兩髀,前後二者皆然。

    雲“?共狀如長床,穿?呈,前後着金而關軸焉”者,此?共既雲長如床,則有先後兩畔之木,狀如床髀,厚大為之,兩畔為孔,着金钏于中,前後兩畔皆然,然後關軸于其中。

    言?呈者,以其厚大可以容軸,故名此木為?呈也。

    雲“大夫諸侯以上有四周,謂之?盾”者,大夫殡葬,雖不用?盾,士朝廟用?共軸,則大夫朝廟當用?盾。

    諸侯天子殡葬、朝廟皆用?盾。

    但天子畫轅為龍,謂之龍?盾。

    《檀弓》諸侯雲“?盾”,天子雲“?塗龍?盾”是也。

    此?盾皆有四周為?盾,故名為?盾也。

     重先,奠從,燭從,柩從,燭從,主人從。

    (行之序也。

    主人從者,丈夫由右,婦人由左,以服之親疏為先後,各從其昭穆。

    男賓在前,女賓在後。

    ) [疏]“重先”至“人從”。

    ○注“行之”至“在後”。

    ○釋曰:此論發殡宮鄉祖廟之次序。

    柩之前後皆有燭者,以其柩車為隔,恐ウ,故各有燭以?道。

    若至廟,燭在前者升?正柩,在後者在階下,?升柩,故下記雲“燭先入者,升堂東楹之南,西面。

    後入者,西階東北面在下”是也。

    雲“主人從者,丈夫由右,婦人由左,以服之親疏為先後”者,經直雲“主人從”者,以主人為首者而言,故鄭總舉男子婦人并五服而言,知男子由右,婦人由左者,以《内則》雲:“道路,男子由右,女子由左。

    ”鄭雲:“地道尊右。

    ”彼謂吉時,此雖兇禮,亦依之也。

    雲“親疏為先後,各從其昭穆”者,假令昭親,則在先,昭疏,則在後。

    就同昭穆之中,又以年之大小為先後,男從主人後,女從主婦後。

    雲“男賓在前,女賓在後”者,謂無服者亦各從五服男子、婦人之後為序也。

     升自西階。

    (柩也。

    猶用子道,不由阼也。

    ) [疏]“升自西階”。

    ○注“柩也”至“阼也”。

    ○釋曰:雲“猶用子道,不由阼也”者,案《曲禮》雲為人子者,“升降不由阼階”,今以柩朝祖,故用子道,不由阼也。

     奠俟于下,東面北上。

    (俟正柩也。

    ) [疏]“奠俟”至“北上”。

    ○注“俟正柩也”。

    ○釋曰:既升階,當正之于夷床之上,北首,既正乃設奠,故雲“俟正柩”也。

     主人從升。

    婦人升,東面。

    衆人東即位。

    (東方之位。

    ) [疏]“主人”至“即位”。

    ○注“東方之位”。

    ○釋曰:主人、主婦從柩而升。

    言“婦人升東面”,不言“主人西面”,舉主婦東面,主人西面可知,故下文雲“主人西面”也。

    雲“衆人東即位”者,唯主人、主婦一自衆主人以下,從柩至西階下,遂鄉東階下即西面位。

     正柩于兩楹?,用夷床。

    (兩楹?,象鄉戶牖也。

    是時柩北首。

    ) [疏]“正柩”至“夷床”。

    ○注“兩楹”至“北首”。

    ○釋曰:雲“兩楹?,象鄉戶牖也”者,以其戶牖之?,賓客之位,亦是人君受臣子朝事之處,父母神之所在,故于兩楹之?北面鄉之。

    若言鄉戶牖,則在兩楹?而近西矣。

    故下記雲“夷床?共軸,馔于西階東”,馔夷床,俟正柩而言,西階東,則正柩于楹?近西可知矣。

    雲“是時柩北首”者,既言朝祖,不可以足鄉之,又自上以來設奠,皆升自阼階,今此下文設奠升降,皆自西階下,鄭注雲“奠升不由阼階,柩北首辟其足”,以此而言,此時柩北首明矣。

     主人柩東,西面。

    置重如初。

    (如殡宮時也。

    ) [疏]“主人”至“如初”。

    ○注“如殡宮時也”。

    ○釋曰:主人、主婦從柩升,即當西面,東面鄉柩。

    主婦上文即言東面,至此乃言主人西面者,以其主婦東面位不改,故從柩升,因言東面。

    男子在柩東西面,既改西面位,故待正柩訖,乃言西面也。

    其重依上文序,從之時重先,不先置者,以其上待正柩訖乃置之。

    雲“如初”者,亦如上篇三分庭一在南,二在北而置之,故鄭雲“如殡宮時也”。

     席升,設于柩西。

    奠設如初,巾之。

    升降自西階。

    (席設于柩之西,直柩之西,當西階也。

    從奠設如初,東面也。

    不統于柩,神不西面也。

    不設柩東,東非神位也。

    巾之者,為禦當風塵。

    ) [疏]“席升”至“西階”。

    ○注“席設”至“風塵”。

    ○釋曰:此論設宿奠于柩西。

    雲“席設于柩之西,直柩之西,當西階也”者,知當西階,以其柩當戶牖之南,席北鋪之,自然當西階之上。

    雲“從奠設如初,東面也”者,如初,謂如殡宮朝夕設奠于室中者,從柩而來,此還是彼朝夕奠脯醢醴酒,據神東面設之于席前也。

    雲“不統于柩,神不西面也”者,謂不近柩設奠,若近柩,則統于柩,為神不西面,故不近東統于柩。

    知神不西面者,《特牲》、《少牢》皆設席于奧東面,則天子諸侯亦不西面可知。

    雲“不設柩東,東非神位也”者,此亦據神位在奧不在東而言也。

    若然,小斂奠設于屍東者,以其始死,未忍異于生。

    大斂以後,奠皆設于室中,亦不統于柩。

    此奠不設于室者,室中神所在,非奠死者之處故也。

    雲“巾之者,為禦當風塵”者,案《禮記·檀弓》雲:“喪不剝奠也與?祭肉也與?”據小斂、大斂之等也,有牲肉,故不?露,故巾之。

    以此宿奠脯醢醴酒,無祭肉巾之者,以朝夕奠在室,不巾,此雖無祭肉,為在堂風塵,故巾之,異于朝夕在室者也。

     主人踴無?,降,拜賓,即位,踴,襲。

    主婦及親者由足,西面。

    (設奠時,婦人皆室戶西南面,奠畢,乃得東面。

    親者西面,堂上迫,疏者可以居房中。

    ) [疏]“主人”至“西面”。

    ○注“設奠”至“房中”。

    ○釋曰:雲“降拜賓,即位踴襲”者,實謂在殡宮看主人開殡朝祖之賓,襲者從殡宮中拜賓,入即位袒,至此乃襲。

    襲者先即位踴,踴訖乃襲?于序東。

    雲“設奠時,婦人皆室戶西南面,奠畢乃得東面”者,知婦人戶西南面者,案下記雲将載柩,“祝及執事舉奠,戶西南面東上”,則知此設之時,婦人辟之,亦戶西南面。

    待設奠訖,乃由柩足向柩東西面,不即鄉柩東西面者,以主人在柩東,待設奠訖,主人降拜賓,婦人乃得東也。

    若然,雲“親者西面”,則大功以上相随同西面也。

    又雲“堂上迫,疏者可以居房中”者,以其言親者西面,明疏者小功以下不得堂上西面,為堂上迫狹,自然在房中西面矣。

     薦車,直東榮,北?。

    (薦,進也。

    進車者,象生時将行陳駕也,今時謂之魂車。

    ?,轅也。

    車當東榮,東陳西上于中庭。

    ) [疏]“薦車”至“北?”。

    ○注“薦進”至“中庭”。

    ○釋曰:自此盡“還出”,論薦車馬設遷祖奠之事。

    薦車者,以明旦将行,故豫陳車。

    雲“進車者,象生時将行陳駕也”者,案《曲禮》雲:“君車将駕,則仆執策立于馬前,已駕,仆展?令。

    ”是生時将行陳駕,今死者将葬,亦陳車象之也。

    雲“今時謂之魂車”者,鄭舉漢法況之,以其神靈在焉,故謂之魂車也。

    雲“?,轅也”者,《周禮·考工記》有?人為?,?亦謂之轅,故雲?轅也。

    雲“車當東榮,東陳西上于中庭”者,此車既非載柩之車,即下記雲薦乘車、道車、槁車,以次言之,則先陳乘車,次陳道車,次陳槁車。

    知東陳西上者,下雲“陳明器于乘車之西”,明器繼乘車而西,明乘車在上,已東有道車、槁車,故知三者西上也。

    乘車既當東榮,則三者不當中庭,而雲中庭者,據南北之中庭,不據東西為中庭也。

    何者?以下經雲薦馬入門,三分庭一在南,馬右還,出薦馬者,當車南在庭,近南,明車近北當中庭矣。

     質明,滅燭。

    (質,正也。

    ) [疏]“質明滅燭”。

    ○釋曰:自啟殡至此時在殡宮、在道及祖廟皆有二燭為明,以尚早故也。

    今至正明,故滅燭也。

     徹者升自阼階,降自西階。

    (徹者,辟新奠,不設序西南,已再設為亵。

    ) [疏]“徹者”至“西階”。

    ○注“徹者”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