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七 士喪禮第十二

關燈
弟,齊衰大功者,主人哭則哭。

    小功缌麻,亦即位乃哭。

    上言賓,此言卿大夫,明其亦賓爾。

    少進,前于列。

    異爵,卿大夫也。

    他國卿大夫亦前于列,尊之,拜諸其位,就其位特拜。

    ) [疏]注“賓皆”至“特拜”。

    ○釋曰:既雲“如外位”,又案外位,主人之南有外兄弟,其南乃有賓,此内位。

    主人之南即有卿大夫,不言兄弟者,以外兄弟雖在主人之南,以少退,故卿大夫繼主人而言也。

    雲“諸公門東,少進”者,謂門東有士,故雲少進,少進于士。

    此所陳位不言士之屬吏者,案大夫家臣位在門右,則士之屬吏亦在門右,又在賓之後也。

    雲“賓皆即此位,乃哭盡哀止,主人乃右還拜之,如外位矣”者,以其雲外位,明拜之亦右還如外位也。

    雲“兄弟,齊衰大功者,主人哭則哭”者,以其大功已上親無門外内位,但主人哭則亦哭矣。

    小功缌麻疏,故入即進前于士之列也。

    雲“異爵,卿大夫也”者,以主人是士,明異爵是卿大夫也。

    雲“他國卿大夫亦前于列”者,以經雲他國之異爵者,門西少進,亦當前于士之位也。

    雲“拜諸其位,就其位特拜”者,以其異爵則亦卿大夫,故知特拜,一一拜諸其位也。

     徹者盥于門外。

    燭先入,升自阼階。

    丈夫踴。

    (徹者,徹大斂之宿奠。

    )祝取醴,北面,取酒立于其東,取豆、笾、俎,南面西上。

    祝先出,酒、豆、笾、俎序從,降自西階。

    婦人踴。

    (序,次也。

    ) [疏]注“序次也”。

    ○釋曰:序次者,次第人,使相當。

    此經所言先後,則祝執醴在先,次酒,次豆笾,次俎,為次第也。

     設于序西南,直西榮。

    醴酒北面西上。

    豆西面錯,立于豆北,南面。

    笾、俎既錯,立于執豆之西,東上。

    酒錯,複位。

    醴錯于西,遂先,由主人之北?馔。

    (遂先者,明祝不複位也。

    ?馔,?新馔,将複奠。

    ) [疏]注“遂先”至“複奠”。

    ○釋曰:雲“遂先”者,明祝不複位也者。

    以其雲遂先,先即祝不得複位,遂?東相新馔也。

     乃奠。

    醴、酒、脯、醢升,丈夫踴。

    入,如初設,不巾。

    (入,入于室也。

    如初設者,豆先,次笾,次酒,次醴也。

    不巾,無菹、無栗也。

    菹、栗具則有俎,有俎乃巾之。

    ) [疏]注“入入”至“巾之”。

    ○釋曰:注雲“入,入于室也”者,以其設奠在室中故也。

    雲“如初設者,豆先,次笾,次酒,次醴也”者,以其大斂有俎,笾豆又多,今言如初設,直豆笾酒醴見用者,先後次第耳。

    雲“不巾,無菹,無栗也”者,以大斂奠,兼有菹栗,則巾之。

    是以《檀弓》雲:“喪不剝,奠也與?祭肉也與?”其大斂皆有俎,俎有祭肉,故巾之也。

    若然,朝廟之奠,亦是宿奠,無菹栗有巾者,為在堂而久設,塵埃故也。

     錯者出,立于屍西,西上。

    滅燭,出。

    祝阖戶,先降自西階。

    婦人踴。

    奠者由重南,東。

    丈夫踴。

    賓出,婦人踴,主人拜送。

    (哭止乃奠,奠則禮畢矣。

    今文無拜。

    ) [疏]注“哭止”至“無拜”。

    ○釋曰:雲“祝阖戶,先降”者,以其出戶時,祝阖戶在後,故須雲祝先降也。

    雲“哭止乃奠”者,謂朝夕哭止,拜賓乃奠,奠則禮畢矣。

    是以《檀弓》雲“朝奠日出”是也。

     衆主人出,婦人踴。

    出門,哭止。

    皆複位。

    阖門。

    主人卒拜送賓,揖衆主人,乃就次。

     朔月,奠用特豚、魚、臘,陳三鼎如初。

    東方之馔亦如之。

    (朔月,月朔日也。

    自大夫以上,月半又奠。

    如初者,謂大斂時。

    ) [疏]注“朔月”至“斂時”。

    ○釋曰:知“大夫以上月半又奠”者,下經雲“月半不殷奠”,士不者,大夫以上則有之。

    謂若下文雲“不述命”,大夫已上則有之。

    又若《特牲》雲士“不诹日”,大夫已上則诹。

    諸士言不者,大夫已上則皆有之,故知大夫以上,又有月半奠也。

    雲“如初者,謂大斂時”者,以其上陳大斂事,此言如初,故知如大斂時也。

     無笾,有黍、稷。

    用瓦敦,有蓋,當笾位。

    (黍稷并于С北也。

    于是始有黍稷。

    死者之于朔月月半,猶平常之朝夕。

    大祥之後,則四時祭焉。

    ) [疏]注“黍稷”至“祭焉”。

    ○釋曰:雲“于是始有黍稷”者,始死以來,奠不言黍稷,至此乃言之,故雲于是始有黍稷也。

    雲“死者之于朔月月半,猶平常之朝夕”者,謂猶生時朝夕之常食也。

    案《既夕》記雲:“燕養饋羞,湯沐之馔如他日。

    ”注雲:“燕養,平常所用供養也。

    饋,朝夕食也。

    羞,四時之珍異。

    ”若然,彼謂下室中不異于生時,殡宮中則無黍稷,今至朔月月半乃有之。

    若朔月月半殡宮中有黍稷,下室則無。

    故《既夕》記雲“朔月若薦新,則不饋于下室”,注雲“以其殷奠有黍稷也。

    下室如今之内堂”是也,是以雲猶平常朝夕決之也。

    雲“大祥之後則四時祭焉”者,《士虞禮》礻覃月,“吉祭猶未配”,是大祥之後,得四時祭,若虞祭之後,卒哭之等,雖不四時,亦有黍稷,是其常也。

     主人拜賓,如朝夕哭,卒徹。

    (徹宿奠也。

    )舉鼎入、升,皆如初奠之儀。

    卒?匕,釋匕于鼎。

    俎行,?匕者逆出。

    甸人徹鼎,其序:醴酒、菹醢、黍稷、俎。

    (俎行者,俎後執,執俎者行,鼎可以出,其序,升入之次。

    ) [疏]注“俎行”至“之次”。

    ○釋曰:雲“俎行者,俎後執,執俎者行,鼎可以出”者,案下文設時,豆錯、俎錯,黍稷後設,則俎宜在黍稷前。

    今在黍稷後而言俎行者,欲見俎雖在黍稷前設,以執之在後,欲與鼎匕出為節,故雲俎行,即匕鼎出也。

    雲“其序,升入之次”者,謂如經醴已下次第也。

     其設于室,豆錯,俎錯,臘特。

    黍稷當笾位。

    敦啟會,卻諸其南。

    醴酒位如初。

    (常笾位,俎南黍,黍東稷。

    會,蓋也。

    今文無敦。

    ) [疏]注“當笾”至“無敦”。

    ○釋曰:知“當笾位,俎南黍,黍東稷”者,依特牲所設為之也。

     祝與執豆者巾,乃出。

    (共為之也。

    )主人要節而踴,皆如朝夕哭之儀。

    月半不殷奠。

    (殷,盛也。

    士月半不複如朔盛奠,下尊者。

    ) [疏]注“殷盛”至“尊者”。

    ○釋曰:雲“下尊”者,以下大夫以上有月半奠故也。

     有薦新,如朔奠。

    (薦五?若時果物新出者。

    ) [疏]注“薦五”至“出者”。

    ○釋曰:案《月令》仲春“開冰,先薦寝廟”,季春雲“薦?有于寝廟”,孟夏雲“以彘嘗麥,先薦寝廟”,仲夏雲“羞以含桃,先薦寝廟”。

    皆是薦新如朔奠者,牲牢笾豆,一如上朔奠也。

     徹朔奠,先取醴酒,其馀取先設者。

    敦啟會,面足。

    序出如入。

    (啟會,徹時不複蓋也。

    面足執之,令足?鄉前也。

    敦有足,則敦之形如今酒敦。

    ) [疏]注“啟會”至“蓋也”。

    ○釋曰:以前設時即不蓋,至徹亦不蓋。

    今經雲“敦啟會”,嫌先蓋,至徹重啟之,故雲“不複蓋”也。

     其設于外,如于室。

    (外,序西南。

    ) 筮宅,冢人營之。

    (宅,葬居也。

    冢人,有司掌墓地兆域者。

    營猶度也。

    《詩》雲:“經之營之。

    ”) [疏]注“宅葬”至“營之”。

    ○釋曰:案《周禮》有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

    此士亦有冢人掌墓地兆域,故雲“冢人營之”也。

     掘四隅,外其壤,掘中,南其壤。

    (為葬将北首故也。

    ) [疏]注“為葬”至“故也”。

    ○釋曰:雲“為葬将北首”者,解掘中南其壤,為葬時北首,故壤在足處。

    案《檀弓》雲:“葬于北方北首,三代之達禮也。

    ”是葬時北首也。

     既朝哭,主人皆往,兆南北面,免?。

    (兆,域也,所營之處。

    免?者,求吉不敢純兇。

    ) [疏]注“兆域”至“純兇”。

    ○釋曰:案《雜記》雲:“大夫蔔宅與葬日,有司麻衣、布衰、布帶,因喪屦,缁布冠不蕤;占者皮弁。

    ”下又雲:“如筮,則史練冠、長衣以筮、占者朝服。

    ”彼有司與占者之服,不純吉,亦不純兇,此乃主人之服,不純吉,免?,亦不純兇也。

     命筮者在主人之右。

    (命尊者宜由右出也。

    《少儀》曰:“贊币自左,诏辭自右。

    ”) [疏]注“命尊者自右”。

    ○釋曰:雲“命尊者宜由右出也”者,對贊币卑者在左,故引《少儀》為證也。

     筮者東面,抽上?賣,兼執之,南面受命。

    (?賣,藏?之器也。

    兼與?執之。

    今文無兼。

    ) [疏]注“?賣藏”至“無兼”。

    ○釋曰:雲“抽上?賣”者,則下?賣未抽,待用筮時乃并抽也。

     命曰:“哀子某,為其父某甫筮宅。

    度茲幽宅兆基,無有後艱?”(某甫,且字也。

    若言山甫、孔甫矣。

    宅,居也。

    度,謀也。

    茲,此也。

    基,始也。

    言為其父筮葬居,今謀此以為幽冥居兆域之始,得無後将有艱難乎?艱難,謂有非常若崩壞也。

    《孝經》曰:“蔔其宅兆,而安厝之。

    ”古文無兆,基作期。

    ) [疏]注“某甫”至“作期”。

    ○釋曰:雲“某甫,且字也”者,謂二十加冠時且字。

    雲“若言山甫、孔甫矣”者,此亦二十加冠所稱,故《士冠禮》雲“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當。

    鄭亦以孔甫之字解某甫,則孔甫之等是實字,以某甫拟之,是且字也,是以諸侯薨,複者亦言某甫。

    鄭雲某甫且字,是為之造字也。

    引《孝經》蔔其宅兆者,證宅為葬居。

    又見上大夫以上,蔔而不筮,故《雜記》雲“大夫蔔宅與葬日”,下文雲“如筮,則史練冠”,鄭注雲:“謂下大夫若士也。

    ”則蔔者謂上大夫。

    上大夫蔔,則天子諸侯亦蔔可知。

    但此注兆為域,彼注兆為吉兆,不同者,以其《周禮》大蔔掌三兆,有玉兆、瓦兆、原兆,《孝經》注亦雲“兆,茔域”,此文主人皆往兆南北面,兆為營域之處,義得兩全,故鄭注兩解,俱得合義。

     筮人許諾,不述命,右還,北面,指中封而筮。

    卦者在左。

    (述,循也。

    既受命而申言之曰述。

    不述者,士禮略。

    凡筮,因會命筮為述命。

    中封,中央壤也。

    卦者,識爻卦畫地者。

    古文述皆作術。

    ) [疏]注“述循”至“作術”。

    ○釋曰:雲“不述者,士禮略”者,但士禮,命筮辭有一,命龜辭有二。

    大夫已上,命筮辭有二,命龜辭有三。

    士命筮辭有一者,即上經是直有命筮,無述命,又無即席西面命筮辭,是命筮辭唯有一也。

    下文蔔日有族長莅蔔,為事命龜。

    直雲“哀子某”以下,又有“即席西面一命龜”,注雲:“不述命,亦士禮略”,是士命龜辭有二。

    又知大夫以上命筮辭有二,命龜辭有三者,案《少牢》是大夫筮禮,彼上文雲“主人曰孝孫某來日丁亥”以下,是為一事命筮,下又雲“遂述命曰假爾大筮有常”,是直雲“孝孫某來日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