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九 喪服第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為父後者。
”傳雖不解喪服,本文是士,故知行于士庶人曰?人。
庶人謂庶人在官者,府史、胥徒名曰庶人。
至于民庶,亦同行士禮,以禮窮則同之。
行大夫以上曰嫁,若天子之女嫁于諸侯,諸侯之女嫁于大夫。
出嫁為夫斬,仍為父母不降。
知者,以其外宗、内宗及與諸侯為兄弟者為君皆斬。
明知女雖出嫁,反,為君不降。
若然,下傳雲:“婦人不二斬,猶曰不二天。
”今若為夫斬,又為父斬,則是二天,與傳違者,彼不二天者,以婦人有三從之義,無自專之道,欲使一心于其天,此乃尊君宜斬,不可以輕服服之,不得以彼決此。
若然,外宗、内宗與諸侯為兄弟服斬者,豈不為夫服斬乎?明為君斬,為夫亦斬矣。
公士、大夫之衆臣,為其君布帶、繩屦。
(士,卿士也。
公卿大夫厭于天子諸侯,故降其衆臣布帶繩屦,貴臣得伸,不奪其正。
) [疏]“公士”至“繩屦”。
○注“士卿”至“其正”。
○釋曰:雲“士,卿士也”者,以其在公之下,大夫之上,尊卑當卿之位,故知是卿士也。
不言公卿言士者,欲見公無正職,大夫又承副于卿士之言事,卿有職事之重,故變言士,見斯義也。
雲“公卿大夫厭于天子諸侯,故降其衆臣布帶繩屦”者,鄭解公卿大夫、天子諸侯并言之者,欲見天子諸侯下皆有公卿大夫,公卿大夫下皆有貴臣衆臣。
若然,天子諸侯下公卿大夫,《周禮·典命》及《大宰》具有其文,此諸侯下公卿,《典命》大國立孤一人是也。
以其諸侯無公,故以孤為公卿。
《燕禮》雲:“若有諸公,則先卿獻之。
”鄭注雲:“諸公者,大國之孤也。
孤一人,言諸者,容牧有三監。
”是以其孤為公,言厭于天子諸侯,故除其衆臣布帶、繩屦二事,其馀服杖、冠、?則如常也。
其布帶則與齊衰同,其繩屦則與大功等也。
雲“貴臣得伸,不奪其正”者,下傳雲“室老士貴臣”,故雲貴臣得伸。
得伸者,依上文絞帶、菅屦,故雲不奪其正也。
傳曰:公卿大夫室老、士,貴臣,其馀皆衆臣也。
君,謂有地者也。
衆臣杖,不以即位。
近臣,君服斯服矣。
繩屦者,繩菲也。
(室老,家相也。
士,邑宰也。
近臣,阍寺之屬。
君,嗣君也。
斯,此也。
近臣從君矣,服無所降也。
繩菲,今時不借也。
) [疏]“傳曰公”至“菲也”。
○釋曰:雲“室老、士,貴臣,其馀皆衆臣也”者,傳以經直雲衆臣,不分别上下貴賤,故雲室老、士二者是貴臣,其馀皆衆臣也。
雲“有地者。
衆臣,杖不以即位”,欲見公卿大夫,或有地或無地,衆臣為之皆有杖。
但無地公卿大夫其君卑,衆臣為之皆得以杖,與嗣君同即阼階下朝夕哭位。
若有地公卿大夫,其君尊,衆臣雖杖,不得與嗣君同即阼階下朝夕哭位,下君故也。
○注“室老”至“借也”。
○釋曰:雲“室老,家相也”者,《左氏傳》雲“臧氏老”,《論語》雲“趙魏老”,是家臣稱老。
雲家相者,案《曲禮》雲大夫不名,家相長妾。
以大夫稱家,是室老相家事者也。
雲“士,邑宰也”者,《雜記》雲:“大夫居廬,士居垩室。
”鄭注雲:“士居垩室,亦謂邑宰也。
”與此同,皆謂邑宰為士也。
若然,孤卿大夫有菜邑者,其邑既有邑宰,又有家相,若魯三卿,公山弗擾為季氏費宰,子羔為孟氏之成阝宰之類,皆為邑宰也。
陽貨、冉有、子路之等為季氏家相,亦名家宰。
若無地,卿大夫則無邑宰,直有家宰。
則孔子為魯大夫,而原思為之宰,是直有家相者也。
此等諸侯之臣,而有貴臣、衆臣之事。
案《周禮·載師》雲:家邑任稍地,小都任縣地,大都任?地。
是天子公卿大夫有菜地者也。
案《鄭志》答雲:天子之卿,其地見賜乃有,何由諸侯之臣正有此地,則天子下有無地者也。
有菜地者有邑宰,複有家相,無地者,直有家相可知。
雲“近臣,阍寺之屬”者,《周禮》天子宮有阍人,寺人。
阍人掌守中門之禁,晨夜開閉,墨者使守門者也。
寺人掌外内之通令,奄人使守後之宮門者也。
是皆近君之小臣,又與衆臣不同,無所降其服,又得與貴臣等不嫌相逼通也。
是以《喪服小記》雲:“近臣,君服斯服矣,其馀從而服,不從而稅。
”彼亦是近君小臣,與大臣異也。
雲“君,嗣君也”者,釋傳雲:君服但其君以死矣,更有君為死君之服,故知是嗣君。
若然,案《王制》畿内諸侯不世爵而世祿,彼則天子公卿大夫未爵命,得有嗣君者,以世祿降未得爵,亦得為嗣君,況其中兼畿外諸侯下卿大夫也。
且《詩》雲:“維周之士,不顯亦世。
”《左氏傳》雲:“官有世功,則有官族。
”皆是臣有世功,子孫得襲爵,故雖畿内公卿大夫有嗣君也。
雲繩菲今時不借也者,周時人謂之屦,子夏時人謂之菲,漢時謂之不借者,此兇荼屦,不得從人借,亦不得借人,皆是異時而别名也。
”傳雖不解喪服,本文是士,故知行于士庶人曰?人。
庶人謂庶人在官者,府史、胥徒名曰庶人。
至于民庶,亦同行士禮,以禮窮則同之。
行大夫以上曰嫁,若天子之女嫁于諸侯,諸侯之女嫁于大夫。
出嫁為夫斬,仍為父母不降。
知者,以其外宗、内宗及與諸侯為兄弟者為君皆斬。
明知女雖出嫁,反,為君不降。
若然,下傳雲:“婦人不二斬,猶曰不二天。
”今若為夫斬,又為父斬,則是二天,與傳違者,彼不二天者,以婦人有三從之義,無自專之道,欲使一心于其天,此乃尊君宜斬,不可以輕服服之,不得以彼決此。
若然,外宗、内宗與諸侯為兄弟服斬者,豈不為夫服斬乎?明為君斬,為夫亦斬矣。
公士、大夫之衆臣,為其君布帶、繩屦。
(士,卿士也。
公卿大夫厭于天子諸侯,故降其衆臣布帶繩屦,貴臣得伸,不奪其正。
) [疏]“公士”至“繩屦”。
○注“士卿”至“其正”。
○釋曰:雲“士,卿士也”者,以其在公之下,大夫之上,尊卑當卿之位,故知是卿士也。
不言公卿言士者,欲見公無正職,大夫又承副于卿士之言事,卿有職事之重,故變言士,見斯義也。
雲“公卿大夫厭于天子諸侯,故降其衆臣布帶繩屦”者,鄭解公卿大夫、天子諸侯并言之者,欲見天子諸侯下皆有公卿大夫,公卿大夫下皆有貴臣衆臣。
若然,天子諸侯下公卿大夫,《周禮·典命》及《大宰》具有其文,此諸侯下公卿,《典命》大國立孤一人是也。
以其諸侯無公,故以孤為公卿。
《燕禮》雲:“若有諸公,則先卿獻之。
”鄭注雲:“諸公者,大國之孤也。
孤一人,言諸者,容牧有三監。
”是以其孤為公,言厭于天子諸侯,故除其衆臣布帶、繩屦二事,其馀服杖、冠、?則如常也。
其布帶則與齊衰同,其繩屦則與大功等也。
雲“貴臣得伸,不奪其正”者,下傳雲“室老士貴臣”,故雲貴臣得伸。
得伸者,依上文絞帶、菅屦,故雲不奪其正也。
傳曰:公卿大夫室老、士,貴臣,其馀皆衆臣也。
君,謂有地者也。
衆臣杖,不以即位。
近臣,君服斯服矣。
繩屦者,繩菲也。
(室老,家相也。
士,邑宰也。
近臣,阍寺之屬。
君,嗣君也。
斯,此也。
近臣從君矣,服無所降也。
繩菲,今時不借也。
) [疏]“傳曰公”至“菲也”。
○釋曰:雲“室老、士,貴臣,其馀皆衆臣也”者,傳以經直雲衆臣,不分别上下貴賤,故雲室老、士二者是貴臣,其馀皆衆臣也。
雲“有地者。
衆臣,杖不以即位”,欲見公卿大夫,或有地或無地,衆臣為之皆有杖。
但無地公卿大夫其君卑,衆臣為之皆得以杖,與嗣君同即阼階下朝夕哭位。
若有地公卿大夫,其君尊,衆臣雖杖,不得與嗣君同即阼階下朝夕哭位,下君故也。
○注“室老”至“借也”。
○釋曰:雲“室老,家相也”者,《左氏傳》雲“臧氏老”,《論語》雲“趙魏老”,是家臣稱老。
雲家相者,案《曲禮》雲大夫不名,家相長妾。
以大夫稱家,是室老相家事者也。
雲“士,邑宰也”者,《雜記》雲:“大夫居廬,士居垩室。
”鄭注雲:“士居垩室,亦謂邑宰也。
”與此同,皆謂邑宰為士也。
若然,孤卿大夫有菜邑者,其邑既有邑宰,又有家相,若魯三卿,公山弗擾為季氏費宰,子羔為孟氏之成阝宰之類,皆為邑宰也。
陽貨、冉有、子路之等為季氏家相,亦名家宰。
若無地,卿大夫則無邑宰,直有家宰。
則孔子為魯大夫,而原思為之宰,是直有家相者也。
此等諸侯之臣,而有貴臣、衆臣之事。
案《周禮·載師》雲:家邑任稍地,小都任縣地,大都任?地。
是天子公卿大夫有菜地者也。
案《鄭志》答雲:天子之卿,其地見賜乃有,何由諸侯之臣正有此地,則天子下有無地者也。
有菜地者有邑宰,複有家相,無地者,直有家相可知。
雲“近臣,阍寺之屬”者,《周禮》天子宮有阍人,寺人。
阍人掌守中門之禁,晨夜開閉,墨者使守門者也。
寺人掌外内之通令,奄人使守後之宮門者也。
是皆近君之小臣,又與衆臣不同,無所降其服,又得與貴臣等不嫌相逼通也。
是以《喪服小記》雲:“近臣,君服斯服矣,其馀從而服,不從而稅。
”彼亦是近君小臣,與大臣異也。
雲“君,嗣君也”者,釋傳雲:君服但其君以死矣,更有君為死君之服,故知是嗣君。
若然,案《王制》畿内諸侯不世爵而世祿,彼則天子公卿大夫未爵命,得有嗣君者,以世祿降未得爵,亦得為嗣君,況其中兼畿外諸侯下卿大夫也。
且《詩》雲:“維周之士,不顯亦世。
”《左氏傳》雲:“官有世功,則有官族。
”皆是臣有世功,子孫得襲爵,故雖畿内公卿大夫有嗣君也。
雲繩菲今時不借也者,周時人謂之屦,子夏時人謂之菲,漢時謂之不借者,此兇荼屦,不得從人借,亦不得借人,皆是異時而别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