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士昏禮第二

關燈
酒知之。

    雲“一升曰爵”者,《韓詩内傳》雲“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是也。

     主人爵弁,?裳,缁衤?。

    從者畢玄端。

    乘墨車,從車二乘,執燭前馬。

    (主人,婿也,婿為婦主。

    爵弁而?裳,玄冕之次。

    大夫以上親迎冕服。

    冕服迎者,鬼神之。

    鬼神之者,所以重之親之。

    ?裳者,衣缁衣。

    不言衣與帶而言衤?者,空其文,明其與衤?俱用缁。

    衤?,謂緣。

    衤?之言施,以缁緣裳,象陽氣下施。

    從者,有司也。

    乘貳車,從行者也。

    畢猶皆也。

    墨車,漆車,士而乘墨車,攝盛也。

    執燭前馬,使徒役持炬火居前?道。

    ) [疏]“主人”至“前馬”。

    ○釋曰:此至“俟于門外”,論婿親迎之節。

    ○注“主人”至“?道”。

    ○釋曰:雲“主人,婿也”者,以其親迎向女家。

    女父稱主人,男稱婿,已下皆然。

    今此未至女家,仍據男家而言,故雲主人是婿。

    為婦主,故下親迎至男家,婿還稱主人也。

    雲“爵弁而?裳”者,下爵弁亦冕之類,故亦?裳也。

    雲“玄冕之次”者,鄭注《周禮·弁師》雲:“一合之大夫冕而無旒,士變冕為爵弁。

    ”故雲冕之次也。

    雲“大夫以上親迎冕服”者,士家自祭,服玄端;助祭,用爵弁。

    今爵弁用助祭之服親迎,一為攝盛,則卿大夫朝服以自祭,助祭用玄冕,親迎亦當玄冕,攝盛也。

    若上公有孤之國,孤?冕,卿大夫同玄冕。

    侯伯子男無孤之國,卿?冕,大夫玄冕也。

    孤卿大夫士為臣卑,複攝盛取助祭之服,以親迎則天子諸侯為尊,則衮矣,不須攝盛,宜用家祭之服,則五等諸侯玄冕,以家祭則親迎不過玄冕,天子親迎當服衮冕矣。

    是以《禮記·郊特牲》雲:“玄冕齋戒,鬼神陰陽也。

    将以為社稷主。

    ”以社稷言之,據諸侯而說,故知諸侯玄冕也。

    其于孤卿,雖?冕以助祭,至于親迎,亦用玄冕,臣乃不得過君故也。

    雲“冕服迎者,鬼神之。

    鬼神之者,所以重之親之”者,《郊特牲》文。

    雲“?裳者,衣缁衣。

    不言衣與帶而言衤?者,空其文,明其與衤?俱用缁”者,鄭言?裳者,衣缁衣,言缁衣即玄衣,大同故也。

    上《士冠》陳爵弁服雲“缁衣缁帶”,此文有缁衤?無“衣帶”二字,故雲空其文。

    以衤?着缁者,欲見衤?與衣帶色同,故雲“俱用缁”也。

    雲“衤?謂緣”者,謂純緣于裳,故字從衣。

    雲“衤?之言施”者,義取施及于物,故作施也。

    雲“以缁緣裳,象陽氣下施”者,男陽女陰,男女相交接,示行事有漸,故雲“象陽氣下施”,故以衣帶上體同色之物下緣于裳也。

    雲“從者,有司也。

    乘貳車,從行者也”者,以士雖無臣,其仆隸皆曰有司。

    使乘貳車,從婿。

    大夫已下有貳車,士無貳車,此有者,亦是攝也。

    雲“墨車,漆車”者,案《巾車》注雲:“棧車不革鞔而漆之。

    ”則士之棧車漆之,但無革為異耳。

    案《考工記》雲“棧車欲其?”,鄭雲:“無革鞔。

    ”又雲“飾車欲其侈”,鄭雲:“革鞔。

    ”則大夫已上皆以革鞔,則得飾車之名。

    飾者,革上又有漆飾。

    士卑無飾,雖有漆,不得名墨車,故唯以棧車為名。

    若然,自卿已上更有異飾,則又名玉金,象夏篆、夏缦之等也。

    雲“士乘墨車,攝盛也”者,案《周禮·巾車》雲:一曰玉路以祭祀。

    又雲:金路,同姓以封;象路,異姓以封;革路,以封四衛;木路,以封蕃國;孤乘夏篆,卿乘夏缦,大夫乘墨車,士乘棧車,庶人乘役車。

    士乘大夫墨車為攝盛,則大夫當乘卿之夏缦,卿當乘孤之夏篆,已上有木路,質而無飾,不可使孤乘之,禮窮則同也。

    孤還乘夏篆。

    又于臣之外特置,亦是尊尊,則尊矣,不欲攝盛。

    若然,庶人當乘士之棧車,則諸侯天子尊則尊矣,亦不假攝盛,依《巾車》自乘本車矣。

    玉路祭祀,不可以親迎,當乘金路矣。

    以攝言之,士之子冠與父同,則昏亦同。

    但尊?子,皆與父同,庶子宜降一等也。

     婦車亦如之,有衤炎。

    (亦如之者,車同等,士妻之車,夫家共之。

    大夫以上嫁女,則自以車送之。

    衤炎,車裳帏,《周禮》謂之容。

    車有容,則固有蓋。

    ) [疏]“婦車”至“有衤炎”。

    ○注“亦如”至“有蓋”。

    ○釋曰:婦車亦墨車,但有衤炎為異耳。

    曰“士妻之車,夫家共之”者,即此是也。

    雲“大夫以上嫁女,則自以車送之”者,案宣公五年冬《左傳》雲,齊高固及子叔姬來,反馬也。

    休以為禮無反馬,而左氏以為得禮。

    禮,婦人謂嫁曰歸,明無大,故不反于家。

    經書高固及子叔姬來,故譏乘行匹至也。

    《士昏》皆異,據《士禮》無反馬,蓋失之矣。

    《士昏禮》曰:“主人爵弁,?裳缁衤?。

    從者畢玄端,乘墨車,從車二乘,執燭前馬。

    婦車亦如之,有衤炎。

    ”此婦乘夫家之車。

    《鵲巢》詩曰:“之子于歸,百兩禦之。

    ”又曰:“之子于歸,百兩将之。

    ”國君之禮,夫人始嫁,自乘其車也。

    《何彼衤農矣》篇曰:“曷不肅雍,王姬之車。

    ”言齊侯嫁女,以其母王姬始嫁之車遠送之,則天子、諸侯女嫁,留其車。

    可知今高固大夫反馬,大夫亦留其車。

    禮雖散亡,以《詩》論之,大夫以上至天子,有反馬之禮。

    留車,妻之道;反馬,婿之義。

    高固秋月逆叔姬,冬來反馬,則婦人三月祭行,故行反馬禮也。

    以此鄭《箴膏肓》言之,則知大夫巳上嫁女,自以其車送之。

    若然,《詩》注以為王姬嫁時自乘其車,《箴膏肓》以為齊侯嫁女,乘其母王姬始嫁時車送之,不同者,彼取《三家詩》,故與《毛詩》異也。

    凡婦車之法,自士已上至孤卿皆與夫同,有衤炎為異,至于王後及三夫人并諸侯夫人皆乘翟車。

    案《周禮·巾車》王後之五路,重翟、厭翟、安車皆有容蓋,又雲翟車、辇車,鄭注雲:《詩·國風·碩人》曰“翟蔽以朝”,謂諸侯夫人始來乘翟蔽之車,以朝見于君,成之也。

    此翟蔽蓋厭翟也,然則王後始來乘重翟矣。

    又《詩序》雲:王姬下嫁于諸侯,車服不系其夫,下王後一等。

    以此差之,王後始來乘重翟,則上公夫人用厭翟,侯伯子男夫人用翟車。

    若然,巾車、安車次厭翟,在翟車之上者,以其安車在宮中所乘,有容蓋,與重翟、厭翟同。

    翟車有屋,退之在下,其實安車無翟飾,不用為嫁時所乘也。

    三夫人與三公夫人當用翟車,九嫔與孤妻同用夏篆,世婦與卿大夫妻同用夏缦,女禦與士妻同用墨車也。

    其諸侯夫人侄娣及二媵并侄娣,依次下夫人以下一等為差也。

    雲“衤炎,車裳帏,《周禮》謂之容”者,案《巾車職》重翟、厭翟、安車皆有容蓋,鄭司農雲:“容謂と車,山東謂之裳帏,或謂之潼容。

    ”後鄭從之。

    《衛詩》雲“漸車帷裳”,是山東名帏裳也。

    雲“車有容,則固有蓋”者,《巾車》雲“有容蓋”,容、蓋相配之物,此既有衤炎之容,明有蓋可知,故雲固有蓋矣。

     至于門外。

    (婦家大門之外。

    ) [疏]“至于門外”。

    ○注“婦家大門之外”。

    ○釋曰:知是大門外者,以下有揖入,乃至廟,廟乃大門内,故知此大門外也。

     主人筵于戶西,西上,右幾。

    (主人,女父也。

    筵,為神布席。

    ) [疏]“主人”至“右幾”。

    ○注“主人”至“布席”。

    ○釋曰:以先祖之遺體許人,将告神,故女父先于廟設神席,乃迎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