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士冠禮第一

關燈
,故下文“宿曰:‘某将加布于某之首,吾子将莅之,敢宿。

    ’賓對曰:‘某敢不夙興。

    ’”是宿之使進之義也。

    雲“宿者必先戒”者,謂若賓及贊冠同在上戒賓之内已戒之矣,今又宿,是宿者必先戒也。

    雲“戒不必宿”者,即上文戒賓之中,除正賓及贊冠者,但是僚友欲觀禮者,皆戒之。

    使知而已,後更不宿,是戒不必宿者也。

    雲“不宿者為衆賓,或悉來或否”者,此決賓與贊冠者戒而又宿,不得不來,衆賓主來觀禮,非要須來,容有不來者,故直戒不宿也。

    雲“主人朝服”者,是上文筮日時朝服,至此無改服之文,則知皆朝服。

    凡有戒無宿者,非止于此。

    案《鄉飲酒》、《鄉射》主人戒賓及《公食大夫》各以其爵,皆是當日之戒,理無宿也。

    又《大射》“宰戒百官有事于射者,射人戒諸公卿大夫射,司士戒士射與贊者。

    前射三日,宰夫戒宰及司馬”,皆有戒而無宿是也。

    “射人宿視滌”,此言宿者,謂将射之前,于宿預視滌濯,非戒宿之意也。

    若然,《特牲禮》雲前期三日宿屍,前無戒而直有宿者,《特牲》文不具,其實亦有戒也。

    又《禮記·祭統》雲:“先期旬有一日,宮宰宿夫人,夫人亦散齊七日,緻齊三日。

    ”注雲:“宿,讀為肅。

    肅,猶戒也。

    戒輕、肅重也者。

    彼以夫人尊,故不得言戒,而變言宿。

    讀為肅者,肅亦戒之意。

    ”彼以宿當戒處,非謂祭前三日之宿也。

    《大宰》雲“祀五帝則掌百官之誓戒”者,謂戒百官使之散齊,至祭前三日,當緻齊也。

    凡宿賓之法,案《特牲》雲前期三日筮屍,乃宿屍,厥明夕,陳鼎。

    則前期二日宿之也。

    《少牢》“筮吉”下雲“宿”,鄭注雲:“大夫尊,儀益多,筮月既戒,諸官以齊戒矣。

    至前祭一日,又戒以進之,使知祭日當來。

    ”又雲:“前宿一日,宿戒屍。

    ”注雲:“先宿屍者,重所用為屍者,又為将筮。

    ”吉則乃遂宿屍。

    是前祭二日筮屍訖宿屍,至前祭一日又宿屍。

    天子、諸侯祭前三日宿之,使緻齊也。

     乃宿賓。

    賓許,主人再拜,賓答拜。

    主人退,賓拜送。

    (乃宿賓者,親相見,緻其辭。

    ) [疏]“乃宿”至“拜送”。

    ○釋曰:上據擯者傳辭,賓出與主人相見。

    此經據主人自緻辭,故再舉宿賓之文也。

     宿贊冠者一人,亦如之。

    (贊冠者,佐賓為冠事者,謂賓若他官之屬,中士若下士也。

    宿之以筮賓之明日。

    ) [疏]“宿贊”至“如之”。

    ○注“贊冠”至“明日”。

    ○釋曰:案下文冠子之時,贊者坐栉、設纟麗、卒?之類,是贊冠者佐賓為冠事者。

    以其佐賓為輕,故不筮也。

    雲“謂賓若他官之屬”者,此所取本由主人之意,或取賓之屬,或取他官之屬,故鄭兩言之。

    案《周禮》三百六十官,每官之下皆有屬官。

    假令上士為官首,其下有中士、下士為之屬。

    若中士為官首,其下即有下士為之屬也。

    雲“中士若下士也”者,此據主人是上士而言之。

    贊冠者皆降一等。

    假令主人是上士,賓亦是上士,則取中士為之贊。

    假令主人是下士,賓亦是下士,則亦取下士為之贊。

    禮窮則同,故也。

    雲“宿之以筮賓之明日”者,以下有“厥明夕為期”,是冠前一日宿賓。

    宿贊在厥明之上,則去冠前二日矣。

    筮賓是前期三日,則知宿賓贊冠者是筮賓之明日,可知不在宿賓下。

    而在宿贊冠之下言之者,欲取為厥明相近故也。

     厥明夕,為期于廟門之外。

    主人立于門東,兄弟在其南,少退,西面,北上。

    有司皆如宿服,立于西方,東面,北上。

    (厥,其也。

    宿服,朝服。

    ) [疏]“厥明”至“北上”。

    ○釋曰:自此至“賓之家”,論冠前一日之夕為明日加冠之期告賓之事也。

    雲“厥明夕為期”者,謂宿賓與贊冠明日向暮為加冠之期。

    必于廟門者,以冠在廟,知亦在廟為期也。

    主人之類在門東,賓之類在門西者,各依賓主之位,夾處東西也。

    ○注“厥其”至“朝服”。

    ○釋曰:知“宿服,朝服”者,以其宿服如筮日之服,筮日朝服,轉相如,故知是朝服也。

     擯者請期,宰告曰:“質明行事。

    ”(擯者,有司佐禮者,在主人曰擯,在客曰介。

    質,正也。

    宰告曰,旦日正明行冠事。

    ) [疏]“擯者”至“行事”。

    ○釋曰:上經布位已訖,故此經見為期之事。

    言請期者,謂請主人加冠之期。

    言告曰者,即是宰贊命告之也。

    ○注“擯者”至“冠事”。

    ○釋曰:上雲有司,此言擯者,故知擯者是有司佐主人行冠禮者也。

    雲“在主人曰擯,在客曰介”者,案《聘禮》及《大行人》皆以在主人曰擯,在客稱介,亦曰相,《司儀》雲“每門止一相”是也。

    雲“旦日正明行冠事”者,案《特牲》“請期曰羹饪”,鄭注雲:“肉謂之羹。

    饪,熟也。

    謂明日質明時而曰肉熟,重豫勞賓。

    ”此無羹饪,故雲質明。

    《少牢》雲“旦明行事”,故此注取彼而言旦日正明行冠事也。

     告兄弟及有司,(擯者告也。

    ) [疏]“告兄弟及有司”。

    ○注“擯者告也”。

    ○釋曰:上文陳兄弟及有司位次,此告訖,下乃雲告事畢,則兄弟及有司亦廟門之外矣。

    必告之者,禮取審慎之義,故也。

    必知擯者告者,上擯者請期,此即雲告,明還是擯者告可知。

     告事畢。

    (宗人告也。

    ) [疏]“告事畢”。

    ○注“宗人告也”。

    ○釋曰:知宗人告者,亦約上文筮日時宗人告事得知也。

     擯者告期于賓之家。

     [疏]“擯者”至“之家”。

    ○釋曰:有司是家之屬吏者,則告期皆得在位。

    賓是同僚之等,為期時不在,故就家告之。

    于夕為期,當暮即得告之者,以其共仕于君,其家必在城郭之内相近,故得告也。

     夙興,設洗,直于東榮,南北以堂深。

    水在洗東。

    (夙,早也。

    興,起也。

    洗,承盥洗者棄水器也,士用鐵。

    榮,屋翼也。

    周制,自卿大夫以下,其室為夏屋。

    水器,尊卑皆用金?,及大小異。

    ) [疏]“夙興”至“洗東”。

    ○釋曰:自此至“賓升則東面”,論将冠子豫陳設冠與服、器物之事也。

    ○注“夙早”至“小異”。

    ○釋曰:雲“洗,承盥洗者棄水器也”者,謂盥手洗爵之時,恐水穢地,以洗承盥洗水而棄之,故雲棄水器也。

    雲“士用鐵”者,案《漢禮器制度》,洗之所用,士用鐵,大夫用銅,諸侯用白銀,天子用黃金也。

    雲“榮屋翼也”者,即今之博風。

    雲榮者,與屋為榮飾;言翼者,與屋為翅翼也。

    雲“周制自卿大夫以下,其室為夏屋”者,言周制者,夏、殷卿大夫以下屋無文,故此經是周法,即以周制而言也。

    案此經是士禮而雲榮,《鄉飲酒》卿大夫禮,《鄉射》、《喪大記》大夫士禮,皆雲榮。

    又案《匠人》雲:“夏後氏世室,堂修二七,廣四修一,五室。

    ”此謂宗廟。

    路寝同制,則路寝亦然。

    雖不雲兩下為之,彼下文雲殷人重屋、四阿,鄭雲:四阿,四注屋。

    重屋謂路寝。

    殷之路寝四阿,則夏之路寝不四阿矣,當兩下為之。

    是以《檀弓》孔子雲:“見若覆夏屋者矣。

    ”鄭注雲:“夏屋,今之門庑。

    ”漢時門庑也,兩下為之,故舉漢法以況。

    夏屋兩下為之,或名兩下屋為夏屋。

    夏後氏之屋亦為夏屋。

    鄭雲卿大夫以下其室為夏屋兩下,而周之天子諸侯皆四注。

    故《喪大記》雲“升自屋東榮”,鄭以為卿大夫士,其天子諸侯當言東ニ也。

    周天子路寝,制似明堂五室十二堂,上圓下方,明四注也。

    諸侯亦然。

    故《燕禮》雲“洗當東ニ”,鄭雲:“人君為殿屋也。

    ”雲“水器,尊卑皆用金?,及大小異”者,此亦案《漢禮器制度》,尊卑皆用金?,及其大小異。

    此篇與《昏禮》、《鄉飲酒》、《鄉射》、《特牲》皆直言水,不言?。

    《大射》雖雲?水,不雲?鬥。

    《少牢》雲:“司宮設?水于洗東,有?鬥。

    ”鄭注雲:“設水用?,沃盥用?鬥,禮在此也。

    ”欲見?、?鬥俱有,馀文無者,不具之意也。

    《儀禮》之内,設洗與設尊,或先或後,不同者,若先設洗則兼馀事。

    此士冠,賓與贊共洗,《昏禮》有夫婦與禦媵之等,《少牢》、《特牲》兼舉鼎,不專為酒,以是皆先設洗。

    《鄉飲酒》、《鄉射》先設尊者,以其專為酒。

    《燕禮》、《大射》自相對,《大射》辨尊卑,故先設尊;《燕禮》不辨尊卑,故先設洗。

    又《儀禮》之内或有尊無洗,或尊、洗皆有,文不言設之者,是不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