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士冠禮第一

關燈
吏,吏、史亦一也。

    故舉漢法為證。

    又《周禮》鄭注雲:“官長所自辟除。

    ”此雲主人者,以此經雲主人,故依經而直雲主人,主亦為長者也。

    又此注以有司為群吏,案《特牲》以有司為士屬吏,不同者,言群吏則為府吏胥徒也;言屬吏則謂君命之士。

    是以下文“宿贊冠者”注雲:“謂賓若他官之屬,中士若下士也。

    ”又主人贊者,亦雲“其屬中士若下士”,是言屬者尊之義。

    《特牲》之“有司,士之屬吏”亦親類也。

    《特牲》有司之上有子姓,此文無者,彼祭祀事重,故子姓皆來;此冠事稍輕,故容有不至,故不言。

     筮與席、所卦者,具馔于西塾。

    (筮,所以問吉兇,謂蓍也。

    所卦者,所以畫地記爻,《易》曰:“六畫而成卦。

    ”馔,陳也。

    具,俱也。

    西塾,門外西堂也。

    ) [疏]“筮與”至“西塾”。

    ○釋曰:下雲“布席于門中?西阈外”,彼據筮。

    此雲西塾,據陳處。

    ○注“筮所”至“堂也”。

    ○釋曰:“筮,所以問吉兇,謂蓍也”者,案《曲禮》雲:“龜為蔔,策為筮。

    ”故知問吉兇謂蓍。

    案《易》筮法用四十九蓍,“分之為二以象兩,卦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

    歸奇于扌力以象閏”,“十有八變而成卦”是也。

    雲“所卦者,所以畫地記爻”者,筮法,依七八九六之爻而記之,但古用木畫地,今則用錢。

    以三少為重錢,重錢則九也。

    三多為交錢,交錢則六也。

    兩多一少為單錢,單錢則七也。

    兩少一多為拆錢,拆錢則八也。

    案《少牢》雲:“卦者在左坐,卦以木。

    ”故知古者畫卦以木也。

    雲“《易》曰六畫而成卦”者,《說卦》文,彼雲:“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将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成卦。

    ”注雲:三才,天、地、人之道,六畫,畫六爻。

    引之者,證畫地識爻之法。

    雲“西塾,門外西堂也”者,案《爾雅》雲:“門側之堂謂之塾。

    ”即《士虞禮》雲“羞燔俎在内西塾上,南順”是也。

    筮在門外,故知此經西塾門外西堂也。

     布席于門中,?西阈外,西面。

    (?,門橛。

    阈,阃也。

    古文?為{執木},阈為蹙。

    ) [疏]“布席”至“西面”。

    ○釋曰:此所布之席拟蔔筮之事。

    言在“門中”者,以大分言之。

    雲“?西阈外”者,指陳席處也。

    ○注“?門”至“為蹙”。

    ○釋曰:雲“?,門橛”者,?,一名橛也。

    雲“阈,阃也”者,《曲禮》雲“外言不入于阃”,阃,門限,與阈為一也。

    雲“古文?為{執木},阈為蹙”者,遭于暴秦,燔滅典籍,漢興,求錄遺文之後,有古書、今文。

    《漢書》雲:魯人高堂生為漢博士,傳《儀禮》十七篇。

    是今文也。

    至武帝之末,魯恭王壞孔子宅,得古《儀禮》五十六篇,其字皆以篆書,是為古文也。

    古文十七篇與高堂生所傳者同,而字多不同,其馀三十九篇絕無師說,秘在于館。

    鄭注《禮》之時,以今、古二字并之。

    若從今文不從古文,即今文在經,?阈之等是也,于注内疊出古文,{執木}蹙之屬是也。

    若從古文不從今文,則古文在經,注内疊出今文,即下文“孝友時格”,鄭注雲:“今文格為嘏。

    ”又《喪服》注“今文無冠布纓”之等是也。

    此注不從古文{執木}蹙者,以{執木}蹙非門限之義,故從今不從古也。

    《儀禮》之内,或從今,或從古,皆逐義強者從之。

    若二字俱合義者,則互挽見之,即下文雲“壹揖壹讓升”,注雲:“古文壹皆作一。

    ”《公食大夫》“三牲之肺不離贊者辯取之一以授賓”,注雲:“古文一為壹。

    ”是大小注皆疊。

    今古文二者俱合義,故兩從之。

    又鄭疊古今之文者,皆釋經義盡乃言之。

    若疊今古之文說,須别釋馀義者,則在後乃言之,即下文“孝友時格”注雲“今文格為嘏”,又雲“凡醮不祝”之類是也。

    若然,下記雲“章甫殷道”,鄭雲:“章,明也。

    殷質,言以表明丈夫也。

    甫,或為父,今文為斧。

    ”事相違,故因疊出今文也。

     筮人執?,抽上?賣,兼執之,進受命于主人。

    (筮人,有司主三《易》者。

    ?賣,藏筮之器。

    今時藏弓矢者謂之?賣丸也。

    兼,并也。

    進,前也,自西方而前。

    受命者,當知所筮也。

    ) [疏]“筮人”至“主人”。

    ○釋曰:此經所陳,據筮時之事。

    案《少牢》雲:史“左執筮,右抽上?賣、兼與筮執之,東面受命于主人”。

    得主人命訖,“史曰:諾。

    西面于門西,抽下?賣,左執筮,右兼執?賣以擊筮”。

    乃立筮。

    此雲?,彼雲筮,一也。

    但筮法不殊,此亦應不異。

    《少牢》具陳,此不言者,文不具,當與彼同。

    案《三正記》,大夫蓍五尺,故立筮;七之蓍三尺,當坐筮。

    與彼異也。

    ○注“筮人”至“筮也”。

    ○釋曰:案《周禮·春官》:“筮人掌《三易》: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

    ”注雲:“問蓍曰筮,其占《易》。

    ”是筮人主《三易》者也。

    雲“?賣,藏?之器”者,?賣有二,其一從下向上承之,其一從上向下韬之也。

    雲“今時藏弓矢者謂之?賣丸也”者,此舉漢法為況,亦欲見韬弓矢者以皮為之,故《詩》雲”象弭魚服“,是以魚皮為矢服,則此?賣亦用皮也。

    知“自西方而前”者,上雲“即位于西方”,故知前向東方受命也。

    雲“受命者,當知所筮也”者,謂執之不知以請筮何事,宰遂命之也。

    凡蔔筮之法,案《洪範》雲:“七稽疑,擇建立蔔筮人”,三人占,從二人之言”。

    又案《尚書·金?》雲:“乃蔔三龜,一習吉。

    ”則天子、諸侯蔔時三龜并用,于玉、瓦、原三人各占一兆也。

    筮時,《連山》、《歸藏》、《周易》亦《三易》并用。

    夏殷以不變為占,《周易》以變者為占,亦三人各占一《易》,筮皆三占從二。

    三者,三吉為大吉,一兇為小吉,三兇為大兇,一吉為小兇。

    案《士喪禮》筮宅,“卒筮,執卦以示命筮者,命筮者受視,反之,東面,旅占”。

    注雲:“旅,衆也。

    反與其屬共占之,謂掌《連山》、《歸藏》、《周易》者。

    ”又蔔葬日雲:“占者三人在其南。

    ”注雲:“占者三人,掌玉兆、瓦兆、原兆者也。

    ”《少牢》,大夫禮,亦雲三人占。

    鄭既雲反與其屬占之,則鄭意大夫蔔筮同用一龜、一《易》,三人共占之矣。

    其用一龜、一《易》,則三代顆用,不專一代。

    故《春秋緯演孔圖》雲:“孔子?《春秋》,九月而成。

    蔔之,得《陽豫》之卦。

    ”宋均注雲:“《陽豫》,夏殷之卦名。

    ”故今《周易》無文。

    是孔子用異代之筮。

    則大夫蔔筮,皆不常據一代者也。

     宰自右少退,贊命。

    (宰,有司主政教者。

    自,由也。

    贊,佐也。

    命,告也。

    佐主人告所以筮也。

    《少儀》曰:“贊币自左,诏辭自右。

    ”) [疏]“宰自”至“贊命”。

    ○注“宰有”至“自右”。

    ○釋曰:知宰是有司主政教者,士雖無臣,以屬吏為宰,若諸侯使司徒兼冢宰以出政教之類,故雲“主政教者”。

    引《少儀》者,取證贊命在右之義,以其地道尊右,故贊命皆在右。

    是以《士喪禮》亦雲:“命筮者在主人之右。

    ”注雲:“命尊者宜由右出。

    ”《特牲》雲:“宰自主人之左贊命。

    ”不由右者,為神求吉變故也。

    《士喪》在右不在左者,以其始死,未忍異于生,故在右也。

    《少牢》宰不贊命,大夫尊屈,士卑不嫌,故使人贊命也。

     筮人許諾,右還,即席坐,西面,卦者在左。

    (即,就也。

    東面受命,右還北行就席。

    卦者,有司主畫地識爻者。

    ) [疏]“筮人”至“在左”。

    ○釋曰:此言筮人于主人受命訖,行筮事也。

    但即席坐西面者,主人為筮人而言作坐,文宜在西面下。

    今退西面于下者,欲西面之文下就畫卦者,亦西向故也。

    ○注“即就”至“爻者”。

    ○釋曰:鄭知“東面受命”者,以其上文有司在西方東面,主人在門東西面,今從門西東面,主人之宰命之,故東面受命可知也。

    知“右還北行就席”者,以其主人在門外之東南,席在門中,故知右還北行,乃得西面就席坐也。

    雲“卦者,有司主畫地識爻者”,上雲所卦者,謂于此雲卦者,據人以杖畫地,記識爻之七八九六者也。

     卒筮,書卦,執以示主人。

    (卒,已也。

    書卦者,筮人以方寫所得之卦。

    ) [疏]“卒筮”至“主人”。

    ○釋曰: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