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卷十四(起十年,盡十八年)

關燈
拜反,一介猶一?也,《尚書》音古貨反。

    斷斷,丁亂反,專一也,注同。

    技,其绮反。

    ?,古愛反。

    奇,其宜反,本又作“琦”,同。

    ) [疏]“而況”至“有之”。

    ○解雲:我,謂秦伯也。

    言況于秦伯之懷,其善言無算,故曰多有之。

    ○“惟一”至“他技”。

    ○解雲:秦伯之善,雖曰無算,若思念之,皆是一?專一之事,更無奇巧異端之術。

    言其醇粹其善無擇矣。

    ○注“斷斷”至“異端”。

    ○解雲:即鄭注《大學》雲“斷斷,誠一之貌也。

    他技,異端之技也”,是與此合。

     其心休休,(休休,美大貌。

    ○休休,許虬反,美大貌。

    )能有容,(能含容賢者逆耳之言。

    )是難也。

    (是難行也。

    秦缪公自傷前不能用百裡子、蹇叔子之言,感而自變悔,遂霸西戎,故因其能聘中國,善而與之,使有大夫。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

    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此之謂也。

    ) [疏]注“秦缪”至“言之”。

    ○解雲:事在僖三十三年。

     冬,十有二月,戊午,晉人、秦人戰于河曲。

    此偏戰也,何以不言師敗績?敵也。

    曷為以水地?(以水地者,謂以水曲折,起地遠近所在也。

    據戰于泓不言曲。

    ○折,之設反。

    ) [疏]“此偏戰”。

    ○解雲:以其書日,故知之。

    ○注“據戰于泓不言曲”。

    ○解雲:即僖二十二年冬,“宋公及楚人戰于泓,宋師敗績”是也。

     河曲疏矣,河千裡而一曲也。

    (河曲流,以據地明,故可以曲地,因以起二國之君,數興兵相伐,戰無已時,故不言及。

    不别曲直,而地以河曲,明兩曲也。

    ○數,所角反。

    不别,彼列反,下同。

    ) 季孫行父帥師城諸及運。

    (帥帥師者,剌魯微弱,臣下不可使,邑久不?,不敢徒行,興師厲衆,然後敢城之。

    言及者,别君邑臣邑也。

    ○運,二傳作“郓”後皆爾。

    ) [疏]注“書帥”至“城之”。

    ○解雲:如此注者,正見隐七年“夏,城中丘”之屬,皆不言帥師故也。

    言臣下不可使者,即上八年“公孫敖如京師,不至複。

    丙戌,奔莒”,傳雲“不至複者何?不至複者,内辭也,不可使往也”之屬是也。

    ○注“言及”至“邑也”。

    ○解雲:正見昭五年“莒牟夷以牟婁及防茲來奔”,彼傳雲“其言及防茲來奔何?不以私邑累公邑也”,何氏雲“公邑,君邑也。

    私邑,臣邑也。

    累,次也。

    義不可使臣邑與公邑相次序,故言及以絕之”是也。

     十有三年,春,王正月。

     夏,五月,壬午,陳侯朔卒。

    (不書葬者,盈為晉文諱也。

    晉文雖霸,會人孤以尊天子,自補有馀,故複盈為諱。

    ○盈為,于僞反,下文“盈為”、“為周公”皆同。

    複,扶又反。

    ) [疏]注“不書”至“盈為諱”。

    ○解雲:盈者,相接足之辭。

    晉文于僖二十八年之時,此朔之父陳侯款夏六月卒,至冬末未葬,而晉文會諸侯于溫,經有陳子,是強會人孤,令失子行,亦是文公恥之,是以《春秋》遂卒,竟不書款葬,深為文公諱也。

    今若款之子陳侯朔書葬,則文公之惡還見,是以此處須去朔葬,使若陳國之君例不書葬然,故言盈為晉文諱。

    故僖二十八年夏,“陳侯款卒”之下,注雲“不書葬者,為晉文諱,行霸不務教人以孝,陳有大喪而︹會其孤,故深為恥之”是也。

     邾婁子蘧?卒。

    (○蘧?,其居反;下直居反。

    ) 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

    (公子遂所緻。

    ) 世室屋壞。

    世室者何?魯公之廟也。

    (魯公,周公子伯禽。

    ○世室,二傳作“太室”。

    ) [疏]“世室者何”。

    ○解雲:欲言君寝,于例不書;欲言宗廟,未有世室之名,故執不知問。

     周公稱太廟,魯公稱世室,群公稱宮。

    (少差異其下者,所上尊周公。

    ○大廟,音泰,下同。

    ) [疏]“周公稱大廟”。

    解雲:即僖八年“?于大廟”,文二年“大事于大廟”是也。

    ○“魯公稱世室”。

    ○解雲:即此經是也。

    ○“群公稱宮”。

    ○解雲:即武宮、炀宮之屬是也。

    ○注“少差”至“周公”。

    ○解雲:正以廟者,尊卑達名,鬼神所居之稱。

    今此稱異其名,知上尊周公故也。

     此魯公之廟也,曷為謂之世室?世室猶世室也,世世不毀也。

    (魯公始封之君,故不毀也。

    ) [疏]“世室猶世室也”。

    ○解雲:言謂之世室者,猶世世室也。

     周公何以稱大廟于魯?(據魯公始封也。

    )封魯公以為周公也。

    (為周公故,語在下。

    )周公拜乎前,魯公拜乎後。

    (始受封時,拜于文王廟也。

    《尚書》曰“用命賞于祖”是也。

    父子俱拜者,明以周公之功封魯公也。

    ) [疏]注“尚書”至“于祖”。

    解雲:《甘誓》文也。

     曰:生以養周公,(生以魯國供養周公。

    ○以養,馀亮反,注皆同。

    供養,九用反,下同。

    )死以為周公主。

    (如周公死,當以魯公為祭祀主。

    加曰者,成王始受其茅土之辭。

    《禮記·明堂位》曰:“封周公于曲阜,地方七百裡,革車千乘,蓋以為有王功,故半天子也”。

    ○死以為,如字,注“死以為周公主”同。

    乘,繩證反。

    王,于況反。

    ) [疏]注“加曰”至“之辭”。

    ○解雲:即《周書·作洛》篇曰“封人社?,諸侯受命于周,乃建大社于國中,其?東青土,南赤土,西白土,北骊土,中央釁以黃土。

    将建諸侯,鑿取其一面之土,苞以黃土,苴以白茅,以為社之封”,孔氏雲“王者封五色土為社,建諸侯則各割其方土與之,使立社,焘以黃土,苴以白茅。

    茅取其?,黃取其王者覆四方”者,是其茅土之文耳。

    ○注“蓋以”至“子也”。

    解雲:正以天子千裡,方百裡者百;周公七百裡,方百裡者四十九,大判言之,故得言半天子矣。

     然則周公之魯乎?曰:不之魯也。

    封魯公以為周公。

    主然則周公曷為不之魯?(據為周公者,謂生以養周公,死以為周公主。

    周公不之魯,則不得供養為主。

    )欲天下之一乎周也。

    (周公聖人,德至重,功至大,東征則西國怨,西征則東國怨。

    嫌之魯,恐天下迥心趣鄉之,故封伯禽,命使遙供養,死則奔喪為主,所以一天下之心于周室。

    ○鄉,許亮反。

    ) [疏]注“東征”至“東國怨”。

    解雲:僖四年傳文。

     魯祭周公何以為牲?(據廟異也。

    )周公用白牲,(白牡,殷牲也。

    周公死有王禮,謙不敢與文、武同也。

    不以夏黑牡者,謙改周之文,當以夏辟嫌也。

    ) [疏]注“不以”至“嫌也”。

    ○解雲:知黑牡為夏牲者,出《明堂位》文。

    正朔三而改,改天正十一月者,當以十三月為正,故言當以夏矣。

     魯公用も?岡,(も?岡,赤脊,周牲也。

    魯公以諸侯不嫌,故從周制,以脊為差。

    ○も,息營反。

    ?岡,音剛。

    《詩》作剛,も?岡,赤脊也。

    ) [疏]注“も?岡”至“牲也”。

    ○解雲:正以山脊曰岡,故知も?岡為赤脊矣。

     群公不毛。

    (不毛,不純色,所以降于尊祖。

    ) [疏]注“不毛”至“尊祖”。

    ○解雲:正以牲用純色,祭祀之禮而言不毛,故以降子尊祖解之。

     魯祭周公,何以為盛?(據牲異也。

    ○盛,成政反,又音成,粢盛也,在器曰盛。

    )周公盛,(盛者,新?。

    )魯公焘,(焘者,冒也,故上一新也。

    ○焘,徒報反,一本作“濤”,音同,冒也。

    冒,亡報反。

    ) [疏]注“焘者”至“新也”。

    ○解雲:正以焘诂為覆故也。

    若似《周書》“焘以黃土”之類也。

    然則言周公盛者,謂新?滿其器。

    言魯公焘者,謂下故上新,裁可半平。

     群公廪。

    (廪者,連新于陳上,财令半相連爾。

    此謂方?祭之時,序昭穆之差。

    ○廪,力甚反。

    财令,力呈反,下同。

    ) [疏]“群公廪”。

    ○解雲:廪,謂全是故?,但在上少有新?,财得相連而已,故謂之廪。

    廪者,希少之名,是以鄭注《周易》雲“廪讀如‘群公廪’之廪”者是也。

    ○注“謂方”至“之差”。

    ○解雲:正以若其時祭,粢食精鑿,群公之馔一何至此?故知正是?祭之時,序昭穆之差,所以降子尊祖故也。

     世室屋壞何以書?譏。

    何譏爾?久不?也。

    (簡忽,久不以時?治,至令壞敗,故譏之。

    言屋者重宗廟,詳錄之。

    以不務公室不月者,知久不?,當蒙上月。

    ) [疏]注“以不務”至“上月”。

    ○解雲:當蒙上月者,謂蒙上秋七月也。

    不務公室月者,即定二年“冬,十月,新作雉門及兩觀”,傳雲“其言新作之何??大也。

    ?舊不書,此何以書?譏。

    何譏爾?不務乎公室也”,何氏雲“務,勉也。

    不務公室,亦可施于久不?,亦可施于不務如公室之禮,微辭也。

    月者,久也,當即?之如諸侯禮”是也。

    然則彼久不?,是以書月。

    此亦久不?,故知當蒙上月爾。

     冬,公如晉。

     衛侯會于沓。

    (○沓,徒合反。

    ) 狄侵衛。

     十有二月,已醜,公及晉侯盟。

     還自晉。

     鄭伯會公于斐。

    還者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