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妖篇第六十四

關燈
衛靈公将之晉,至濮水之上,夜聞鼓新聲者,說之,使人問之,左右皆報弗聞。

    召師涓而告之曰:“有鼓新聲者,使人問左右,盡報弗聞其狀似鬼,子為我聽而寫之。

    ”師涓曰:“諾!”因靜坐撫琴而寫之。

    明日報曰:“臣得之矣,然而未習,請更宿而習之。

    ”靈公曰:“諾!”因複宿。

    明日已習,遂去之晉。

    晉平公觞之施夷之台,酒酣,靈公起曰:“有新聲,願請奏以示公。

    ”公曰:“善!”乃召師涓,令坐師曠之旁,援琴鼓之。

    未終,曠撫而止之,曰:“此亡國之聲,不可遂也。

    “平公曰:“此何道出?”師曠曰:“此師延所作淫聲,與纣為靡靡之樂也。

    武王誅纣,懸之白旄,師延東走,至濮水而自投,故聞此聲者,必于濮水之上。

    先聞此聲者,其國削,不可遂也。

    ”平公曰:“寡人好者音也,子其使遂之。

    ”師涓鼓究之。

     平公曰:“此所謂何聲也?”師曠曰:“此所謂清商。

    ”公曰:“清商固最悲乎?”師曠曰:“不如清徵。

    ”公曰:“清徵可得聞乎?”師曠曰:“不可!古之得聽清徵者,皆有德義君也。

    今吾君德薄,不足以聽之。

    ”公曰:“寡人所好者音也,願試聽之。

    ”師曠不得已,援琴鼓之。

    一奏,有玄鶴二八從南方來,集于郭門之上危;再奏而列;三奏,延頸而鳴,舒翼而舞。

    音中宮商之聲,聲徹于天。

    平公大悅,坐者皆喜。

     平公提觞而起,為師曠壽,反坐而問曰:“樂莫悲于清徵乎?”師曠曰:“不如清角。

    ”平公曰:“清角可得聞乎?”師曠曰:“不可!昔者黃帝合鬼神于西大山之上,駕象輿,六玄龍,畢方并轄,蚩尤居前,風伯進掃,雨師灑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後,蟲蛇伏地,白雲覆上,大合鬼神,乃作為清角。

    今主君德薄,不足以聽之。

    聽之,将恐有敗。

    ”平公曰:“寡人老矣,所好者音也,願遂聽之。

    ”師曠不得已而鼓之。

    一奏之,有雲從西北起;再奏之,風至,大雨随之,裂帷幕,破俎豆,堕廊瓦,坐者散走。

    平公恐懼,伏于廊室。

    晉國大旱,赤地三年。

    平公之身遂癃病。

    何謂也? 曰:是非衛靈公國且削,則晉平公且病,若國且旱〔之〕妖也?師曠曰“先聞此聲者國削”。

    二國先聞之矣。

    何知新聲非師延所鼓也?曰:師延自投濮水,形體腐于水中,精氣消于泥塗,安能複鼓琴?屈原自沉于江,屈原善着文,師延善鼓琴。

    如師延能鼓琴,則屈原能複書矣。

    楊子雲吊屈原,屈原何不報?屈原生時,文無不作;不能報子雲者,死為泥塗,手既朽,無用書也。

    屈原手朽無用書,則師延指敗無用鼓琴矣。

    孔子當泗水而葬,泗水卻流,世謂孔子神而能卻泗水。

    孔子好教授,猶師延之好鼓琴也。

    師延能鼓琴于濮水之中,孔子何為不能教授于泗水之側乎? 趙簡子病,五日不知人。

    大夫皆俱,于是召進扁鵲。

    扁鵲入視病,出,董安于問扁鵲。

    扁鵲曰:“血脈治也,而〔何〕怪?昔秦缪公嘗如此矣,七日悟。

    悟之日,告公孫支與子輿曰:‘我之帝所,甚樂。

    吾所以久者,适有學也。

    帝告我晉國且大亂,五世不安,其〔後〕将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國男女無别。

    ’公孫支書而藏之于箧。

    于是晉獻公之亂,文公之霸,襄公敗秦師于崤而歸縱淫,此〔子〕之所〔聞〕。

    今主君之病與之同,不出三日,病必間,間必有言也。

    ” 居二日半,簡子悟,告大夫曰:“我之帝所,甚樂,與百神遊于鈞天,靡樂九奏萬舞,不類三代之樂,其聲動人心。

    有一熊欲〔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

    有罴來,我又射之,中罴,罴死。

    帝甚喜,賜我〔二〕笥,皆有副。

    吾見兒在帝側。

    帝屬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長也,以賜之。

    ’帝告我:‘晉國且〔衰〕,〔七〕世而亡;嬴姓将大敗周人于範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

    今餘将思虞舜之勳,适餘将以其胄女孟姚配而〔七〕世之孫。

    ’”董安于受言而書藏之,以扁鵲言告簡子,簡子賜扁鵲田四萬畝。

     他日,簡子出,有人當道,辟之不去。

    從者将拘之,當道者曰:“吾欲有谒于主君。

    ”從者以聞,簡子召之,曰:“嘻!吾有所見子遊也。

    ”當道者曰:“屏左右,願有谒。

    ”簡子屏人。

    當道者曰:“日者主君之病,臣在帝側。

    ”簡子曰:“然,有之。

    子見我何為?”當道者曰:“帝令主君射熊與罴皆死。

    ”簡子曰:“是何也?”當道者曰:“晉國且有大難,主君首之。

    帝令主君滅二卿,夫〔熊〕罴皆其祖也。

    ”簡子曰:“帝賜我二笥皆有副,何也?”當道者曰:“主君之子,将克二國于翟,皆子姓也。

    ”簡子曰:“吾見兒在帝側,帝屬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長以賜之’夫兒何說以賜翟犬?”當道者曰:“兒,主君之子也。

    翟犬,代之先也。

    主君之子,且必有代。

    及主君之後嗣,且有革政而胡服,并二國〔于〕翟。

    ”簡子問其姓而延之以官。

    當道者曰:“臣野人,緻帝命。

    ”遂不見。

    是何謂也?曰:是皆妖也。

    其占皆如當道言,所見于帝前之事。

    所見當道之人,妖人也。

    其後晉二卿範氏、中行氏作亂,簡子攻之,中行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