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僞篇第六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山神。
晏子曰:“公疑之,則嬰請言湯、伊尹之狀。
湯晰,以長頤以髯,銳上而豐下,〔倨〕身而揚聲。
”公曰:“然,是已。
”“伊尹黑而短,蓬而髯,豐上而銳下,偻身而下聲。
”公曰:“然,是已。
今奈何?”晏子曰:“夫湯、太甲、武丁、祖己,天下之盛君也,不宜無後。
今唯宋耳,而公伐之,故湯、伊尹怒。
請散師和于宋。
”公不用,終伐宋,軍果敗。
夫湯、伊尹有知,惡景公之伐宋,故見夢盛怒以禁止之。
景公不止,軍果 不吉。
曰:夫景公亦曾夢見彗星,其時彗星不出,然而夢見之者,見彗星其實非。
夢見湯、伊尹,實亦非也。
或時景公軍敗不吉之象也。
晏子信夢,明言湯、伊尹之形,景公順晏子之言,然而是之。
秦并天下,絕伊尹之後,遂至于今,湯、伊尹不祀,何以不怒乎? 鄭子産聘于晉。
晉侯有疾,韓宣子逆客,私焉,曰:“寡君寝疾,于今三月矣,并走群望,有加而無瘳。
今夢黃熊入于寝門,其何厲鬼也?”對曰:“以君之明,子為大政,其何厲之有!昔堯殛鲧于羽山,其神為黃熊,以入于羽淵,實為夏郊,三代祀之。
晉為盟主,其或者未之祀乎!”韓子祀夏郊,晉侯有間。
黃熊,鲧之精神,晉侯不祀,故入寝門。
晉知而祀之,故疾有間。
非死人有知之驗乎?夫鲧殛于羽山,人知也。
神為黃熊,入于羽淵,人何以得知之?使若魯公牛哀病化為虎,在,故可實也。
今鲧遠殛于羽山,人不與之處,何能知之?且文曰:“其神為熊。
”是死也。
死而魂神為黃熊,非人所得知也。
人死世謂鬼,鬼象生人之形,見之與人無異,然猶非死人之神,況熊非人之形,不與人相似乎?審鲧死,其神為黃熊。
”則熊之死,其神亦或時為人,人夢見之,何以知非死禽獸之神也?信黃熊謂之鲧神,又信所見之鬼以為死人精也,此人物之精未可定,黃熊為鲧之神未可審也。
且夢,象也,吉兇且至,神明示象,熊罴之占,自有所為。
使鲧死,其神審為黃熊,夢見黃熊,必鲧之神乎?諸侯祭山川,設晉侯夢見山川,〔可〕複〔不〕以祀山川,山川自見乎?人病,多或夢見先祖死人來立其側,可複謂先祖死人求食,故來見形乎?人夢所見,更為他占,未必以所見為實也。
何以驗之?夢見生人,明日所夢見之人,不與己相見。
夫所夢見之人不與己相見,則知鲧之黃熊不入寝門;不入,則鲧不求食;不求食,則晉侯之疾非廢夏郊之禍;非廢夏郊之禍,則晉侯有間,非祀夏郊之福也。
無福之實,則無有知之驗矣。
亦猶淮南王劉安坐謀反而死,世傳以為仙而升天。
本傳之虛,子産聞之,亦不能實。
偶晉侯之疾适當自衰,子産遭言黃熊之占,則信黃熊鲧之神矣。
高皇帝以趙王如意為似我而欲立之,呂後恚恨,後鸩殺趙王。
其後,呂後出,見蒼犬,噬其左腋,怪而蔔之,趙王如意為祟,遂病腋傷,不愈而死。
蓋以如意精神為蒼犬,見變以報其仇也。
憤曰:勇士忿怒,交刃而戰,負者被創,仆地而死。
目見彼之中己,死後其神尚不能報,呂後鸩如意時,身不自往,使人飲之,不知其為鸩毒,憤不知殺己者為誰,安能為祟以報呂後?使死人有知,恨者莫過高祖。
高祖愛如意而呂後殺之,高祖魂怒,宜如雷霆,呂後之死,宜不旋日。
豈高祖之精,不若如意之神,将死後憎如意,善呂後之殺也? 丞相武安侯田與故大将軍灌夫懷酒之恨,事至上聞。
灌夫系獄,窦嬰救之,勢不能免灌夫坐法,窦嬰亦死。
其後,田蚡病甚,号曰“諾諾”,使人視之,見灌夫、窦嬰懼坐其側,蚡病不衰,遂至死。
曰:相殺不一人也,殺者後病,不見所殺,田蚡見所殺。
田蚡獨然者,心負憤恨,病亂妄見也。
或時見他鬼,而占鬼之人,聞其往時與夫、嬰争,欲見神審之名,見其狂“諾諾”,則言夫、嬰坐其側矣。
淮陽都尉尹齊,為吏酷虐,及死,怨家欲燒其屍,〔屍〕亡去歸葬。
夫有知,故人且燒之也;神,故能亡去。
曰:尹齊亡,神也,有所應。
秦時三山亡,周末九鼎淪,必以亡者為神,三山、九鼎有知也?或時吏知怨家之謀,竊舉持亡,懼怨家怨己,雲自去。
凡人能亡,足能步行也。
今死,血脈斷絕,足不能複動,何用亡去?吳烹伍子胥,漢菹彭越。
燒、菹,一僇也;胥、越,一勇也。
子胥、彭越不能避烹亡菹,獨謂尹齊能歸葬,失實之言,不驗之語也。
亡新改葬元帝傅後,發其棺,取玉柙印玺,送定陶,以民禮葬之。
發棺時,臭憧于天,洛陽丞臨棺,聞臭而死。
又改葬定陶共王丁後,火從藏中出,燒殺吏士數百人。
夫改葬禮卑,又損奪珍物,二恨怨,故為臭、出火,以中傷人。
曰:臭聞于天,多藏食物,腐朽猥發,人不能堪毒憤,而未為怪也。
火出于藏中者,怪也,非丁後之神也。
何以驗之?改葬之恨,孰與掘墓盜财物也?歲兇之時,掘丘墓取衣物者以千萬物數,死人〔亡〕有知,人奪其衣物,倮其屍骸,時不能禁,後亦不能報。
此尚微賤,未足以言。
秦始皇葬于骊山,二世末,天下盜賊掘其墓,不能出臭、為火,以殺一人。
貴為天子不能為神,丁、傅婦人,安能為怪?變神非一,發起殊處,見火聞臭,則謂丁、傅之神,誤矣。
晏子曰:“公疑之,則嬰請言湯、伊尹之狀。
湯晰,以長頤以髯,銳上而豐下,〔倨〕身而揚聲。
”公曰:“然,是已。
”“伊尹黑而短,蓬而髯,豐上而銳下,偻身而下聲。
”公曰:“然,是已。
今奈何?”晏子曰:“夫湯、太甲、武丁、祖己,天下之盛君也,不宜無後。
今唯宋耳,而公伐之,故湯、伊尹怒。
請散師和于宋。
”公不用,終伐宋,軍果敗。
夫湯、伊尹有知,惡景公之伐宋,故見夢盛怒以禁止之。
景公不止,軍果 不吉。
曰:夫景公亦曾夢見彗星,其時彗星不出,然而夢見之者,見彗星其實非。
夢見湯、伊尹,實亦非也。
或時景公軍敗不吉之象也。
晏子信夢,明言湯、伊尹之形,景公順晏子之言,然而是之。
秦并天下,絕伊尹之後,遂至于今,湯、伊尹不祀,何以不怒乎? 鄭子産聘于晉。
晉侯有疾,韓宣子逆客,私焉,曰:“寡君寝疾,于今三月矣,并走群望,有加而無瘳。
今夢黃熊入于寝門,其何厲鬼也?”對曰:“以君之明,子為大政,其何厲之有!昔堯殛鲧于羽山,其神為黃熊,以入于羽淵,實為夏郊,三代祀之。
晉為盟主,其或者未之祀乎!”韓子祀夏郊,晉侯有間。
黃熊,鲧之精神,晉侯不祀,故入寝門。
晉知而祀之,故疾有間。
非死人有知之驗乎?夫鲧殛于羽山,人知也。
神為黃熊,入于羽淵,人何以得知之?使若魯公牛哀病化為虎,在,故可實也。
今鲧遠殛于羽山,人不與之處,何能知之?且文曰:“其神為熊。
”是死也。
死而魂神為黃熊,非人所得知也。
人死世謂鬼,鬼象生人之形,見之與人無異,然猶非死人之神,況熊非人之形,不與人相似乎?審鲧死,其神為黃熊。
”則熊之死,其神亦或時為人,人夢見之,何以知非死禽獸之神也?信黃熊謂之鲧神,又信所見之鬼以為死人精也,此人物之精未可定,黃熊為鲧之神未可審也。
且夢,象也,吉兇且至,神明示象,熊罴之占,自有所為。
使鲧死,其神審為黃熊,夢見黃熊,必鲧之神乎?諸侯祭山川,設晉侯夢見山川,〔可〕複〔不〕以祀山川,山川自見乎?人病,多或夢見先祖死人來立其側,可複謂先祖死人求食,故來見形乎?人夢所見,更為他占,未必以所見為實也。
何以驗之?夢見生人,明日所夢見之人,不與己相見。
夫所夢見之人不與己相見,則知鲧之黃熊不入寝門;不入,則鲧不求食;不求食,則晉侯之疾非廢夏郊之禍;非廢夏郊之禍,則晉侯有間,非祀夏郊之福也。
無福之實,則無有知之驗矣。
亦猶淮南王劉安坐謀反而死,世傳以為仙而升天。
本傳之虛,子産聞之,亦不能實。
偶晉侯之疾适當自衰,子産遭言黃熊之占,則信黃熊鲧之神矣。
高皇帝以趙王如意為似我而欲立之,呂後恚恨,後鸩殺趙王。
其後,呂後出,見蒼犬,噬其左腋,怪而蔔之,趙王如意為祟,遂病腋傷,不愈而死。
蓋以如意精神為蒼犬,見變以報其仇也。
憤曰:勇士忿怒,交刃而戰,負者被創,仆地而死。
目見彼之中己,死後其神尚不能報,呂後鸩如意時,身不自往,使人飲之,不知其為鸩毒,憤不知殺己者為誰,安能為祟以報呂後?使死人有知,恨者莫過高祖。
高祖愛如意而呂後殺之,高祖魂怒,宜如雷霆,呂後之死,宜不旋日。
豈高祖之精,不若如意之神,将死後憎如意,善呂後之殺也? 丞相武安侯田與故大将軍灌夫懷酒之恨,事至上聞。
灌夫系獄,窦嬰救之,勢不能免灌夫坐法,窦嬰亦死。
其後,田蚡病甚,号曰“諾諾”,使人視之,見灌夫、窦嬰懼坐其側,蚡病不衰,遂至死。
曰:相殺不一人也,殺者後病,不見所殺,田蚡見所殺。
田蚡獨然者,心負憤恨,病亂妄見也。
或時見他鬼,而占鬼之人,聞其往時與夫、嬰争,欲見神審之名,見其狂“諾諾”,則言夫、嬰坐其側矣。
淮陽都尉尹齊,為吏酷虐,及死,怨家欲燒其屍,〔屍〕亡去歸葬。
夫有知,故人且燒之也;神,故能亡去。
曰:尹齊亡,神也,有所應。
秦時三山亡,周末九鼎淪,必以亡者為神,三山、九鼎有知也?或時吏知怨家之謀,竊舉持亡,懼怨家怨己,雲自去。
凡人能亡,足能步行也。
今死,血脈斷絕,足不能複動,何用亡去?吳烹伍子胥,漢菹彭越。
燒、菹,一僇也;胥、越,一勇也。
子胥、彭越不能避烹亡菹,獨謂尹齊能歸葬,失實之言,不驗之語也。
亡新改葬元帝傅後,發其棺,取玉柙印玺,送定陶,以民禮葬之。
發棺時,臭憧于天,洛陽丞臨棺,聞臭而死。
又改葬定陶共王丁後,火從藏中出,燒殺吏士數百人。
夫改葬禮卑,又損奪珍物,二恨怨,故為臭、出火,以中傷人。
曰:臭聞于天,多藏食物,腐朽猥發,人不能堪毒憤,而未為怪也。
火出于藏中者,怪也,非丁後之神也。
何以驗之?改葬之恨,孰與掘墓盜财物也?歲兇之時,掘丘墓取衣物者以千萬物數,死人〔亡〕有知,人奪其衣物,倮其屍骸,時不能禁,後亦不能報。
此尚微賤,未足以言。
秦始皇葬于骊山,二世末,天下盜賊掘其墓,不能出臭、為火,以殺一人。
貴為天子不能為神,丁、傅婦人,安能為怪?變神非一,發起殊處,見火聞臭,則謂丁、傅之神,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