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死篇第六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世謂人〔死〕為鬼,有知,能害人。
試以物類驗之,人〔死〕不為鬼,無知,不能害人。
何以驗之?驗之以物。
人,物也;物,亦物也。
物死不為鬼,人死何故獨能為鬼?世能别人物不能為鬼,則為鬼不為鬼尚難分明。
如不能别,則亦無以知其能為鬼也。
人之所以生者,精氣也,死而精氣滅,能為精氣者,血脈也。
人死血脈竭,竭而精氣滅,滅而形體朽,朽而成灰土,何用為鬼?人無耳目則無所知,故聾盲之人,比于草木。
夫精氣去人,豈徒與無耳目同哉?朽則消亡,荒忽不見,故謂之鬼神。
人見鬼神之形,故非死人之精也。
何則?鬼神,荒忽不見之名也。
人死精神升天,骸骨歸土,故謂之鬼。
鬼者,歸也;神者,荒忽無形者也。
或說:鬼神,陰陽之名也。
陰氣逆物而歸,故謂之鬼;陽氣導物而生,故謂之神。
神者,〔申〕也。
申複無已,終而複始。
人用神氣生,其死複歸神氣。
陰陽稱鬼神,人死亦稱鬼神。
氣之生人,猶水之為冰也。
水凝為冰,氣凝為人;冰釋為水,人死複神。
其名為神也,猶冰釋更名水也。
人見名異,則謂有知,能為形而害人,無據以論之也。
人見鬼若生人之形。
以其見若生人之形,故知非死人之精也。
何以效之?以囊橐盈粟米,米在囊中,若粟在橐中,滿盈堅強,立樹可見。
人瞻望之,則知其為粟米囊橐。
何則?囊橐之形,若其容可察也。
如囊穿米出,橐敗粟棄,則囊橐委辟,人瞻望之,弗複見矣。
人之精神藏于形體之内,猶粟米在囊橐之中也。
死而形體朽,精氣散,猶囊橐穿敗,粟米棄出也。
粟米棄出,囊橐無複有形,精氣散亡,何能複有體,而人得見之乎!禽獸之死也,其肉盡索,皮毛尚在,制以為裘,人望見之,似禽獸之形。
故世有衣狗裘為狗盜者,人不覺知,假狗之皮毛,故人不意疑也。
今人死,皮毛朽敗,雖精氣尚在,神安能複假此形而以行見乎?夫死人不能假生人之形以見,猶生人不能假死人之魂以亡矣。
六畜能變化象人之形者,其形尚生,精氣尚在也。
如死,其形腐朽,雖虎兕勇悍,不能複化。
魯公牛哀病化為虎,亦以未死也。
世有以生形轉為生類者矣,未有以死身化為生象者也。
天地開辟,人皇以來,随壽而死。
若中年夭亡,以億萬數。
計今人之數不若死者多,如人死辄為鬼,則道路之上,一步一鬼也。
人且死見鬼,宜見數百千萬,滿堂盈廷,填塞巷路,不宜徒見一兩人也。
人之兵死也,世言其血為磷。
血者,生時之精氣也。
人夜行見磷,不象人形,渾沌積聚,若火光之狀。
磷,死人之血也,其形不類生人之血也,其形不類生人之形。
精氣去人,何故象人之體?人見鬼也,皆象死人形,則可疑死人為鬼,或反象生人之形。
病者見鬼,雲甲來。
甲時不死,氣象甲形。
如死人為鬼,病者何故見生人之體乎? 天地之性,能更生火,不能使滅火複燃;能更生人,不能令死人複見。
能使灰更為燃火,吾乃頗疑死人能複為形。
案火滅不能複燃以況之,死人不能複為鬼,明矣。
夫為鬼者,人謂死人之精神。
如審鬼者死人之精神,則人見之宜徒見裸袒之形,無為見衣帶被服也。
何則?衣服無精神,人死,與形體俱朽,何以得貫穿之乎?精神本以血氣為主,血氣常附形體。
形體雖朽,精神尚在,能為鬼可也。
今衣服,絲絮布帛也,生時血氣不附着,而亦自無血氣,敗朽遂已,與形體等,安能自若為衣服之形?由此言之,見鬼衣服象〔人〕,則形體亦象〔人〕矣。
象〔人〕,則知非死人之精神也。
夫死人不能為鬼,則亦無所知矣。
何以驗之?以未生之時無所知也。
人
試以物類驗之,人〔死〕不為鬼,無知,不能害人。
何以驗之?驗之以物。
人,物也;物,亦物也。
物死不為鬼,人死何故獨能為鬼?世能别人物不能為鬼,則為鬼不為鬼尚難分明。
如不能别,則亦無以知其能為鬼也。
人之所以生者,精氣也,死而精氣滅,能為精氣者,血脈也。
人死血脈竭,竭而精氣滅,滅而形體朽,朽而成灰土,何用為鬼?人無耳目則無所知,故聾盲之人,比于草木。
夫精氣去人,豈徒與無耳目同哉?朽則消亡,荒忽不見,故謂之鬼神。
人見鬼神之形,故非死人之精也。
何則?鬼神,荒忽不見之名也。
人死精神升天,骸骨歸土,故謂之鬼。
鬼者,歸也;神者,荒忽無形者也。
或說:鬼神,陰陽之名也。
陰氣逆物而歸,故謂之鬼;陽氣導物而生,故謂之神。
神者,〔申〕也。
申複無已,終而複始。
人用神氣生,其死複歸神氣。
陰陽稱鬼神,人死亦稱鬼神。
氣之生人,猶水之為冰也。
水凝為冰,氣凝為人;冰釋為水,人死複神。
其名為神也,猶冰釋更名水也。
人見名異,則謂有知,能為形而害人,無據以論之也。
人見鬼若生人之形。
以其見若生人之形,故知非死人之精也。
何以效之?以囊橐盈粟米,米在囊中,若粟在橐中,滿盈堅強,立樹可見。
人瞻望之,則知其為粟米囊橐。
何則?囊橐之形,若其容可察也。
如囊穿米出,橐敗粟棄,則囊橐委辟,人瞻望之,弗複見矣。
人之精神藏于形體之内,猶粟米在囊橐之中也。
死而形體朽,精氣散,猶囊橐穿敗,粟米棄出也。
粟米棄出,囊橐無複有形,精氣散亡,何能複有體,而人得見之乎!禽獸之死也,其肉盡索,皮毛尚在,制以為裘,人望見之,似禽獸之形。
故世有衣狗裘為狗盜者,人不覺知,假狗之皮毛,故人不意疑也。
今人死,皮毛朽敗,雖精氣尚在,神安能複假此形而以行見乎?夫死人不能假生人之形以見,猶生人不能假死人之魂以亡矣。
六畜能變化象人之形者,其形尚生,精氣尚在也。
如死,其形腐朽,雖虎兕勇悍,不能複化。
魯公牛哀病化為虎,亦以未死也。
世有以生形轉為生類者矣,未有以死身化為生象者也。
天地開辟,人皇以來,随壽而死。
若中年夭亡,以億萬數。
計今人之數不若死者多,如人死辄為鬼,則道路之上,一步一鬼也。
人且死見鬼,宜見數百千萬,滿堂盈廷,填塞巷路,不宜徒見一兩人也。
人之兵死也,世言其血為磷。
血者,生時之精氣也。
人夜行見磷,不象人形,渾沌積聚,若火光之狀。
磷,死人之血也,其形不類生人之血也,其形不類生人之形。
精氣去人,何故象人之體?人見鬼也,皆象死人形,則可疑死人為鬼,或反象生人之形。
病者見鬼,雲甲來。
甲時不死,氣象甲形。
如死人為鬼,病者何故見生人之體乎? 天地之性,能更生火,不能使滅火複燃;能更生人,不能令死人複見。
能使灰更為燃火,吾乃頗疑死人能複為形。
案火滅不能複燃以況之,死人不能複為鬼,明矣。
夫為鬼者,人謂死人之精神。
如審鬼者死人之精神,則人見之宜徒見裸袒之形,無為見衣帶被服也。
何則?衣服無精神,人死,與形體俱朽,何以得貫穿之乎?精神本以血氣為主,血氣常附形體。
形體雖朽,精神尚在,能為鬼可也。
今衣服,絲絮布帛也,生時血氣不附着,而亦自無血氣,敗朽遂已,與形體等,安能自若為衣服之形?由此言之,見鬼衣服象〔人〕,則形體亦象〔人〕矣。
象〔人〕,則知非死人之精神也。
夫死人不能為鬼,則亦無所知矣。
何以驗之?以未生之時無所知也。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