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第十一

關燈
此篇多評弟子賢否。

    凡二十五①章。

    胡氏曰:“此篇記闵子骞言行者四,而其一直稱闵子,疑闵氏門人所記也。

    ” ①“五”原“七”,據清仿宋大字本及正文改。

     子曰:“先進于禮樂,野人也;後進于禮樂,君子也。

    先進後進,猶言前輩後輩。

    野人,謂郊外之民。

    君子,謂賢士大夫也。

    程子曰:“先進于禮樂,文質得宜,今反謂之質樸,而以為野人。

    後進之于禮樂,文過其質,今反謂之彬彬,而以為君子。

    蓋周末文勝,故時人之言如此,不自知其過于文也。

    ”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用之,謂用禮樂。

    孔子既述時人之言,又自言其如此,蓋欲損過以就中也。

     子曰:“從我于陳、蔡者,皆不及門也。

    ”從,去聲。

    孔子嘗厄于陳、蔡之間,弟子多從之者,此時皆不在門。

    故孔子思之,蓋不忘其相從于患難之中也。

    德行:顔淵,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語:宰我,子貢。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學:子遊,子夏行,去聲。

    弟子因孔子之言,記此十人,而幷目其所長,分為四科。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于此可見。

    程子曰:“四科乃從夫子于陳、蔡者爾,門人之賢者固不止此。

    曾子傳道而不與焉,故知十哲世俗論也。

    ”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無所不說。

    ”說,音悅。

    助我,若子夏之起予,因疑問而有以相長也。

    顔子于聖人之言,默識心通,無所疑問。

    故夫子雲然,其辭若有憾焉,其實乃深喜之。

    胡氏曰:“夫子之于回,豈真以助我望之。

    蓋聖人之謙德,又以深贊顔氏雲爾。

    ”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閑,去聲。

    胡氏曰:“父母兄弟稱其孝友,人皆信之無異辭者,蓋其孝友之實,有以積于中而着于外,故夫子歎而美之。

    ” 南容三複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三、妻,并去聲。

    詩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

    ”南容一日三複此言,事見家語,蓋深有意于謹言也。

    此邦有道所以不廢,邦無道所以免禍,故孔子以兄子妻之。

    範氏曰:“言者行之表,行者言之實,未有易其言而能謹于行者。

    南容欲謹其言如此,則必能謹其行矣。

    ”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顔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好,去聲。

    範氏曰:“哀公、康子問同而對有詳略者,臣之告君,不可不盡。

    若康子者,必待其能問乃告之,此教誨之道也。

    ” 顔淵死,顔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椁。

    顔路,淵之父,名無繇。

    少孔子六歲,孔子始教而受學焉。

    椁,外棺也。

    請為椁,欲賣車以買椁也。

    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

    鯉也死,有棺而無椁。

    吾不徒行以為之椁。

    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

    ”鯉,孔子之子伯魚也,先孔子卒。

    言鯉之才雖不及顔淵,然己與顔路以父視之,則皆子也。

    孔子時已緻仕,尚從大夫之列,言後,謙辭。

    胡氏曰:“孔子遇舊館人之喪,嘗脫骖以赙之矣。

    今乃不許顔路之請,何邪?葬可以無椁,骖可以脫而複求,大夫不可以徒行,命車不可以與人而鬻諸市也。

    且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勉強以副其意,豈誠心與直道哉?或者以為君子行禮,視吾之有無而已。

    夫君子之用财,視義之可否豈獨視有無而已哉? 顔淵死。

    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喪,去聲。

    噫,傷痛聲。

    悼道無傳,若天喪己也。

     顔淵死,子哭之恸。

    從者曰:“子恸矣。

    ”從,去聲。

    恸,哀過也。

    曰:“有恸乎?哀傷之至,不自知也。

    非夫人之為恸而誰為!”夫,音扶。

    為,去聲。

    夫人,謂顔淵。

    言其死可惜,哭之宜恸,非他人之比也。

    胡氏曰:“痛惜之至,施當其可,皆情性之正也。

    ” 顔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

    ”喪具稱家之有無,貧而厚葬,不循理也。

    故夫子止之。

    門人厚葬之。

    蓋顔路聽之。

    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

    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歎不得如葬鯉之得宜,以責門人也。

     季路問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