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黨第十

關燈


    君子,謂孔子。

    绀,深青揚赤色,齊服也。

    緅,绛色。

    三年之喪,以飾練服也。

    飾,領緣也。

    紅紫不以為亵服。

    紅紫,間色不正,且近于婦人女子之服也。

    亵服,私居服也。

    言此則不以為朝祭之服可知。

    當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

    袗,單也。

    葛之精者曰絺,麤者曰绤。

    表而出之,謂先着裡衣,表絺绤而出之于外,欲其不見體也。

    詩所謂“蒙彼绉絺”是也。

    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

    麑,研奚反。

    缁,黑色。

    羔裘,用黑羊皮。

    麑,鹿子,色白。

    狐,色黃。

    衣以裼裘,欲其相稱。

    亵裘長。

    短右袂。

    長,欲其溫。

    短右袂,所以便作事。

    必有寝衣,長一身有半。

    長,去聲。

    齊主于敬,不可解衣而寝,又不可着明衣而寝,故别有寝衣,其半蓋以覆足。

    程子曰:“此錯簡,當在齊必有明衣布之下。

    ”愚謂如此,則此條與明衣變食,既得以類相從;而亵裘狐貉,亦得以類相從矣。

    狐貉之厚以居。

    狐貉,毛深溫厚,私居取其适體。

    去喪,無所不佩。

    去,上聲。

    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觿砺之屬,亦皆佩也。

    非帷裳,必殺之。

    殺,去聲。

    朝祭之服,裳用正幅如帷,要有襞積,而旁無殺縫。

    其餘若深衣,要半下,齊倍要,則無襞積而有殺縫矣。

    羔裘玄冠不以吊。

    喪主素,吉主玄。

    吊必變服,所以哀死。

    吉月,必朝服而朝。

    吉月,月朔也。

    孔子在魯緻仕時如此。

    此一節,記孔子衣服之制。

    蘇氏曰:“此孔氏遺書,雜記曲禮,非特孔子事也。

    ” 齊,必有明衣,布。

    齊,側皆反。

    齊,必沐浴,浴竟,即着明衣,所以明潔其體也,以布為之。

    此下脫前章寝衣一簡。

    齊,必變食,居必遷坐。

    變食,謂不飲酒、不茹葷。

    遷坐,易常處也。

    此一節,記孔子謹齊之事。

    楊氏曰:“齊所以交神,故緻潔變常以盡敬。

    ” 食不厭精,脍不厭細。

    食,音嗣。

    食,飯也。

    精,鑿也。

    牛羊與魚之腥,聶而切之為脍。

    食精則能養人,脍麤則能害人。

    不厭,言以是為善,非謂必欲如是也。

    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

    色惡,不食。

    臭惡,不食。

    失饪,不食。

    不時,不食。

    食饐之食,音嗣。

    饐,于冀反。

    餲,烏邁反。

    饪,而甚反。

    饐,飯傷熱濕也。

    餲,味變也。

    魚爛曰餒。

    肉腐曰敗。

    色惡臭惡,未敗而色臭變也。

    饪,烹調生熟之節也。

    不時,五谷不成,果實未熟之類。

    此數者皆足以傷人,故不食。

    割不正,不食。

    不得其醬,不食。

    割肉不方正者不食,造次不離于正也。

    漢陸續之母,切肉未嘗不方,斷蔥以寸為度,蓋其質美,與此暗合也。

    食肉用醬,各有所宜,不得則不食,惡其不備也。

    此二者,無害于人,但不以嗜味而苟食耳。

    肉雖多,不使勝食氣。

    惟酒無量,不及亂。

    食,音嗣。

    量,去聲。

    食以谷為主,故不使肉勝食氣。

    酒以為人合歡,故不為量,但以醉為節而不及亂耳。

    程子曰:“不及亂者,非惟不使亂志,雖血氣亦不可使亂,但浃洽而已可也。

    ”沽酒市脯不食。

    沽、市,皆買也。

    恐不精潔,或傷人也。

    與不嘗康子之藥同意。

    不撤姜食。

    姜,通神明,去穢惡,故不撤。

    不多食。

    适可而止,無貪心也。

    祭于公,不宿肉。

    祭肉不出三日。

    出三日,不食之矣。

    助祭于公,所得胙肉,歸即頒賜。

    不俟經宿者,不留神惠也。

    家之祭肉,則不過三日,皆以分賜。

    蓋過三日,則肉必敗,而人不食之,是亵鬼神之餘也。

    但比君所賜胙,可少緩耳。

    食不語,寝不言。

    答述曰語。

    自言曰言。

    範氏曰:“聖人存心不他,當食而食,當寝而寝,言語非其時也。

    ”楊氏曰:“肺為氣主而聲出焉,寝食則氣窒而不通,語言恐傷之也。

    ”亦通。

    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

    食,音嗣。

    陸氏曰:“魯論瓜作必。

    ”古人飲食,每種各出少許,置之豆閑之地,以祭先代始為飲食之人,不忘本也。

    齊,嚴敬貌。

    孔子雖薄物必祭,其祭必敬,聖人之誠也。

    此一節,記孔子飲食之節。

    謝氏曰:“聖人飲食如此,非極口腹之欲,蓋養氣體,不以傷生,當如此。

    然聖人之所不食,窮口腹者或反食之,欲心勝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