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政第二

關燈
則骎骎然入于其中矣。

    ”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女,音汝。

    由,孔子弟子,姓仲,字子路。

    子路好勇,蓋有強其所不知以為知者,故夫子告之曰:我教女以知之之道乎!但所知者則以為知,所不知者則以為不知。

    如此則雖或不能盡知,而無自欺之蔽,亦不害其為知矣。

    況由此而求之,又有可知之理乎? 子張學幹祿。

    子張,孔子弟子,姓颛孫,名師。

    幹,求也。

    祿,仕者之奉也。

    子曰:“多聞阙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阙殆,慎行其餘,則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行寡之行,去聲。

    呂氏曰:“疑者所未信,殆者所未安。

    ”程子曰:“尤,罪自外至者也。

    悔,理自内出者也。

    ”愚謂多聞見者學之博,阙疑殆者擇之精,慎言行者守之約。

    凡言在其中者,皆不求而自至之辭。

    言此以救子張之失而進之也。

    程子曰:“修天爵則人爵至,君子言行能謹,得祿之道也。

    子張學幹祿,故告之以此,使定其心而不為利祿動,若顔闵則無此問矣。

    或疑如此亦有不得祿者,孔子蓋曰耕也餒在其中,惟理可為者為之而已矣。

    ”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哀公,魯君,名蔣。

    凡君問,皆稱孔子對曰者,尊君也。

    錯,舍置也。

    諸,衆也。

    程子曰:“舉錯得義,則人心服。

    ”謝氏曰:“好直而惡枉,天下之至情也。

    順之則服,逆之則去,必然之理也。

    然或無道以照之,則以直為枉,以枉為直者多矣,是以君子大居敬而貴窮理也。

    ”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季康子,魯大夫季孫氏,名肥。

    莊,謂容貌端嚴也。

    臨民以莊,則民敬于己。

    孝于親,慈于衆,則民忠于己。

    善者舉之而不能者教之,則民有所勸而樂于為善。

    張敬夫曰:“此皆在我所當為,非為欲使民敬忠以勸而為之也。

    然能如是,則其應蓋有不期然而然者矣。

    ”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定公初年,孔子不仕,故或人疑其不為政也。

    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書周書君陳篇。

    書雲孝乎者,言書之言孝如此也。

    善兄弟曰友。

    書言君陳能孝于親,友于兄弟,又能推廣此心,以為一家之政。

    孔子引之,言如此,則是亦為政矣,何必居位乃為為政乎?蓋孔子之不仕,有難以語或人者,故托此以告之,要之至理亦不外是。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輗,五兮反。

    軏,音月。

    大車,謂平地任載之車。

    輗,轅端橫木,縛轭以駕牛者。

    小車,謂田車、兵車、乘車。

    軏,轅端上曲,鈎衡以駕馬者。

    車無此二者,則不可以行,人而無信,亦猶是也。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陸氏曰:“也,一作乎。

    ”王者易姓受命為一世。

    子張問自此以後,十世之事,可前知乎?子曰:“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馬氏曰:“所因,謂三綱五常。

    所損益,謂文質三統。

    ”愚按:三綱,謂: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五常,謂:仁、義、禮、智、信。

    文質,謂:夏尚忠,商尚質,周尚文。

    三統,謂:夏正建寅為人統,商正建醜為地統,周正建子為天統。

    三綱五常,禮之大體,三代相繼,皆因之而不能變。

    其所損益,不過文章制度小過不及之間,而其已然之迹,今皆可見。

    則自今以往,或有繼周而王者,雖百世之遠,所因所革,亦不過此,豈但十世而已乎!聖人所以知來者蓋如此,非若後世谶緯術數之學也。

    胡氏曰“子張之問,蓋欲知來,而聖人言其既往者以明之也。

    夫自修身以至于為天下,不可一日而無禮。

    天叙天秩,人所共由,禮之本也。

    商不能改乎夏,周不能改乎商,所謂天地之常經也。

    若乃制度文為,或太過則當損,或不足則當益,益之損之。

    與時宜之,而所因者不壞,是古今之通義也。

    因往推來,雖百世之遠,不過如此而已矣。

    ”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非其鬼,謂非其所當祭之鬼。

    谄,求媚也。

    見義不為,無勇也。

    ”知而不為,是無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