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滕文公章句下
關燈
小
中
大
凡十章。
陳代曰:“不見諸侯,宜若小然;今一見之,大則以王,小則以霸。
且志曰:‘枉尺而直尋’,宜若可為也。
”王,去聲。
陳代,孟子弟子也。
小,謂小節也。
枉,屈也。
直,伸也。
八尺曰尋。
枉尺直尋,猶屈己一見諸侯,而可以緻王霸,所屈者小,所伸者大也。
孟子曰:“昔齊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殺之。
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
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喪,去聲。
田,獵也。
虞人,守苑囿之吏也。
招大夫以旌,招虞人以皮冠。
元,首也。
志士固窮,常念死無棺椁,棄溝壑而不恨;勇士輕生,常念戰鬥而死,喪其首而不顧也。
此二句,乃孔子歎美虞人之言。
夫虞人招之不以其物,尚守死而不往,況君子豈可不待其招而自往見之邪?此以上告之以不可往見之意。
且夫枉尺而直尋者,以利言也。
如以利,則枉尋直尺而利,亦可為與?夫,音扶。
與,平聲。
此以下,正其所稱枉尺直尋之非。
夫所謂枉小而所伸者大則為之者,計其利耳。
一有計利之心,則雖枉多伸少而有利,亦将為之邪?甚言其不可也。
昔者趙簡子使王良與嬖奚乘,終日而不獲一禽。
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賤工也。
’或以告王良。
良曰:‘請複之。
’強而後可,一朝而獲十禽。
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
’簡子曰:‘我使掌與女乘。
’謂王良。
良不可,曰:‘吾為之範我馳驅,終日不獲一;為之詭遇,一朝而獲十。
詩雲:“不失其馳,舍矢如破。
”我不貫與小人乘,請辭。
’乘,去聲。
強,上聲。
女,音汝。
為,去聲。
舍,上聲。
趙簡子,晉大夫趙鞅也。
王良,善禦者也。
嬖奚,簡子幸臣。
與之乘,為之禦也。
複之,再乘也。
強而後可,嬖奚不肯,強之而後肯也。
一朝,自晨至食時也。
掌,專主也。
範,法度也。
詭遇,不正而與禽遇也。
言奚不善射,以法馳驅則不獲,廢法詭遇而後中也。
詩小雅車攻之篇。
言禦者不失其馳驅之法,而射者發矢皆中而力,今嬖奚不能也。
貫,習也。
禦者且羞與射者比。
比而得禽獸,雖若丘陵,弗為也。
如枉道而從彼,何也?且子過矣,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比,必二反。
比,阿黨也。
若丘陵,言多也。
或曰:“居今之世,出處去就不必一一中節,欲其一一中節,則道不得行矣。
”楊氏曰:“何其不自重也,枉己其能直人乎?古之人甯道之不行,而不輕其去就;是以孔孟雖在春秋戰國之時,而進必以正,以至終不得行而死也。
使不恤其去就而可以行道,孔孟當先為之矣。
孔孟豈不欲道之行哉?”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景春,人姓名。
公孫衍、張儀,皆魏人。
怒則說諸侯使相攻伐,故諸侯懼也。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
焉,于虔反。
冠,去聲。
女家之女,音汝。
加冠于首曰冠。
女家,夫家也。
婦人内夫家,以嫁為歸也。
夫子,夫也。
女子從人,以順為正道也。
蓋言二子阿谀苟容,竊取權勢,乃妾婦順從之道耳,非丈夫之事也。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謂大丈夫。
”廣居,仁也。
正位,禮也。
大道,義也。
與民由之,推其所得于人也;獨行其道,守其所得于己也。
淫,蕩其心也。
移,變其節也。
屈,挫其志也。
何叔京曰:“戰國之時,聖賢道否,天下不複見其德業之盛;但見奸巧之徒,得志橫行,氣焰可畏,遂以為大丈夫。
不知由君子觀之,是乃妾婦之道耳,何足道哉?” 周霄問曰:“古之君子仕乎?”孟子曰:“仕。
傳曰:‘孔子三月無君,則皇皇如也,出疆必載質。
’公明儀曰:‘古之人三月無君則吊。
’”傳,直戀反。
質與贽同,下同。
周霄,魏人。
無君,謂不得仕而事君也。
皇皇,如有求而弗得之意。
出疆,謂失位而去國也。
質,所執以見人者,如士則執雉也。
出疆載之者,将以見所适國之君而事之也。
“三月無君則吊,不以急乎?”周霄問也。
以、已通,太也。
後章放此。
曰:“士之失位也,猶諸侯之失國家也。
禮曰:‘諸侯耕助,以供粢盛;夫人蠶缫,以為衣服。
犧牲不成,粢盛不潔,衣服不備,不敢以祭。
惟士無田,則亦不祭。
’牲殺器皿衣服不備,不敢以祭,則不敢以宴,亦不足吊乎?”盛,音成。
缫,素刀反。
皿,武永反。
禮曰:“諸侯為借百畝,冕而青纮,躬秉耒以耕,而庶人助以終畝。
收而藏之禦廪,以供宗廟之粢盛。
使世婦蠶于公桑蠶室,奉繭以示于君,遂獻于夫人。
夫人副祎受之,缫三盆手,遂布于三宮世婦,使缫以為黼黻文章,而服以祀先王先公。
”又曰:“士有田則祭,無田則薦。
”黍稷曰粢,在器曰盛。
牲殺,牲必特殺也。
皿,所以覆器者。
“出疆必載質,何也?”周霄問也。
曰:“士之仕也,猶農夫之耕也,農夫豈為出疆舍其耒耜哉?”為,去聲。
舍,上聲。
曰:“晉國亦仕國也,未嘗聞仕如此其急。
仕如此其
陳代曰:“不見諸侯,宜若小然;今一見之,大則以王,小則以霸。
且志曰:‘枉尺而直尋’,宜若可為也。
”王,去聲。
陳代,孟子弟子也。
小,謂小節也。
枉,屈也。
直,伸也。
八尺曰尋。
枉尺直尋,猶屈己一見諸侯,而可以緻王霸,所屈者小,所伸者大也。
孟子曰:“昔齊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殺之。
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
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喪,去聲。
田,獵也。
虞人,守苑囿之吏也。
招大夫以旌,招虞人以皮冠。
元,首也。
志士固窮,常念死無棺椁,棄溝壑而不恨;勇士輕生,常念戰鬥而死,喪其首而不顧也。
此二句,乃孔子歎美虞人之言。
夫虞人招之不以其物,尚守死而不往,況君子豈可不待其招而自往見之邪?此以上告之以不可往見之意。
且夫枉尺而直尋者,以利言也。
如以利,則枉尋直尺而利,亦可為與?夫,音扶。
與,平聲。
此以下,正其所稱枉尺直尋之非。
夫所謂枉小而所伸者大則為之者,計其利耳。
一有計利之心,則雖枉多伸少而有利,亦将為之邪?甚言其不可也。
昔者趙簡子使王良與嬖奚乘,終日而不獲一禽。
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賤工也。
’或以告王良。
良曰:‘請複之。
’強而後可,一朝而獲十禽。
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
’簡子曰:‘我使掌與女乘。
’謂王良。
良不可,曰:‘吾為之範我馳驅,終日不獲一;為之詭遇,一朝而獲十。
詩雲:“不失其馳,舍矢如破。
”我不貫與小人乘,請辭。
’乘,去聲。
強,上聲。
女,音汝。
為,去聲。
舍,上聲。
趙簡子,晉大夫趙鞅也。
王良,善禦者也。
嬖奚,簡子幸臣。
與之乘,為之禦也。
複之,再乘也。
強而後可,嬖奚不肯,強之而後肯也。
一朝,自晨至食時也。
掌,專主也。
範,法度也。
詭遇,不正而與禽遇也。
言奚不善射,以法馳驅則不獲,廢法詭遇而後中也。
詩小雅車攻之篇。
言禦者不失其馳驅之法,而射者發矢皆中而力,今嬖奚不能也。
貫,習也。
禦者且羞與射者比。
比而得禽獸,雖若丘陵,弗為也。
如枉道而從彼,何也?且子過矣,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比,必二反。
比,阿黨也。
若丘陵,言多也。
或曰:“居今之世,出處去就不必一一中節,欲其一一中節,則道不得行矣。
”楊氏曰:“何其不自重也,枉己其能直人乎?古之人甯道之不行,而不輕其去就;是以孔孟雖在春秋戰國之時,而進必以正,以至終不得行而死也。
使不恤其去就而可以行道,孔孟當先為之矣。
孔孟豈不欲道之行哉?”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景春,人姓名。
公孫衍、張儀,皆魏人。
怒則說諸侯使相攻伐,故諸侯懼也。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
焉,于虔反。
冠,去聲。
女家之女,音汝。
加冠于首曰冠。
女家,夫家也。
婦人内夫家,以嫁為歸也。
夫子,夫也。
女子從人,以順為正道也。
蓋言二子阿谀苟容,竊取權勢,乃妾婦順從之道耳,非丈夫之事也。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謂大丈夫。
”廣居,仁也。
正位,禮也。
大道,義也。
與民由之,推其所得于人也;獨行其道,守其所得于己也。
淫,蕩其心也。
移,變其節也。
屈,挫其志也。
何叔京曰:“戰國之時,聖賢道否,天下不複見其德業之盛;但見奸巧之徒,得志橫行,氣焰可畏,遂以為大丈夫。
不知由君子觀之,是乃妾婦之道耳,何足道哉?” 周霄問曰:“古之君子仕乎?”孟子曰:“仕。
傳曰:‘孔子三月無君,則皇皇如也,出疆必載質。
’公明儀曰:‘古之人三月無君則吊。
’”傳,直戀反。
質與贽同,下同。
周霄,魏人。
無君,謂不得仕而事君也。
皇皇,如有求而弗得之意。
出疆,謂失位而去國也。
質,所執以見人者,如士則執雉也。
出疆載之者,将以見所适國之君而事之也。
“三月無君則吊,不以急乎?”周霄問也。
以、已通,太也。
後章放此。
曰:“士之失位也,猶諸侯之失國家也。
禮曰:‘諸侯耕助,以供粢盛;夫人蠶缫,以為衣服。
犧牲不成,粢盛不潔,衣服不備,不敢以祭。
惟士無田,則亦不祭。
’牲殺器皿衣服不備,不敢以祭,則不敢以宴,亦不足吊乎?”盛,音成。
缫,素刀反。
皿,武永反。
禮曰:“諸侯為借百畝,冕而青纮,躬秉耒以耕,而庶人助以終畝。
收而藏之禦廪,以供宗廟之粢盛。
使世婦蠶于公桑蠶室,奉繭以示于君,遂獻于夫人。
夫人副祎受之,缫三盆手,遂布于三宮世婦,使缫以為黼黻文章,而服以祀先王先公。
”又曰:“士有田則祭,無田則薦。
”黍稷曰粢,在器曰盛。
牲殺,牲必特殺也。
皿,所以覆器者。
“出疆必載質,何也?”周霄問也。
曰:“士之仕也,猶農夫之耕也,農夫豈為出疆舍其耒耜哉?”為,去聲。
舍,上聲。
曰:“晉國亦仕國也,未嘗聞仕如此其急。
仕如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