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公孫醜章句下

關燈
受;于薛,饋五十镒而受。

    前日之不受是,則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則前日之不受非也。

    夫子必居一于此矣。

    ”陳臻,孟子弟子。

    兼金,好金也,其價兼倍于常者。

    一百,百镒也。

    孟子曰:“皆是也。

    皆适于義也。

    當在宋也,予将有遠行。

    行者必以赆,辭曰:‘饋赆。

    ’予何為不受?赆,徐刃反。

    赆,送行者之禮也。

    當在薛也,予有戒心。

    辭曰:‘聞戒。

    ’故為兵饋之,予何為不受?為兵之為,去聲。

    時人有欲害孟子者,孟子設兵以戒備之。

    薛君以金饋孟子,為兵備。

    辭曰“聞子之有戒心也”。

    若于齊,則未有處也。

    無處而饋之,是貨之也。

    焉有君子而可以貨取乎?”焉,于虔反。

    無遠行戒心之事,是未有所處也。

    取,猶緻也。

    尹氏曰:“言君子之辭受取予,惟當于理而已。

    ” 孟子之平陸。

    謂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則去之否乎?”曰:“不待三。

    ”去,上聲。

    平陸,齊下邑也。

    大夫,邑宰也。

    戟,有枝兵也。

    士,戰士也。

    伍,行列也。

    去之,殺之也。

    “然則子之失伍也亦多矣。

    兇年饑歲,子之民,老羸轉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

    ”曰:“此非距心之所得為也。

    ”幾,上聲。

    子之失伍,言其失職,猶士之失伍也。

    距心,大夫名。

    對言此乃王之失政使然,非我所得專為也。

    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為之牧之者,則必為之求牧與刍矣。

    求牧與刍而不得,則反諸其人乎?抑亦立而視其死與?”曰:“此則距心之罪也。

    ”為,去聲。

    死與之與,平聲。

    牧之,養之也。

    牧,牧地也。

    刍,草也。

    孟子言若不得自專,何不緻其事而去。

    他日,見于王曰:“王之為都者,臣知五人焉。

    知其罪者,惟孔距心。

    為王誦之。

    ”王曰:“此則寡人之罪也。

    ”見,音現。

    為王之為,去聲。

    為都,治邑也。

    邑有先君之廟曰都。

    孔,大夫姓也。

    為王誦其語,欲以諷曉王也。

    陳氏曰:“孟子一言而齊之君臣舉知其罪,固足以興邦矣。

    然而齊卒不得為善國者,豈非說而不繹,從而不改故邪?” 孟子謂蚔?曰:“子之辭靈丘而請士師,似也,為其可以言也。

    今既數月矣,未可以言與?”蚔,音遲。

    ?,烏花反。

    為,去聲。

    與,平聲。

    蚔?,齊大夫也。

    靈丘,齊下邑。

    似也,言所為近似有理。

    可以言,謂士師近王,得以谏刑罰之不中者。

    蚔?谏于王而不用,緻為臣而去。

    緻,猶還也。

    齊人曰:“所以為蚔?,則善矣;所以自為,則吾不知也。

    ”為,去聲。

    譏孟子道不行而不能去也。

    公都子以告。

    公都子,孟子弟子也。

    曰:“吾聞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職則去;有言責者,不得其言則去。

    我無官守,我無言責也,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餘裕哉?”官守,以官為守者。

    言責,以言為責者。

    綽綽,寬貌。

    裕,寬意也。

    孟子居賓師之位,未嘗受祿。

    故其進退之際,寬裕如此。

    尹氏曰:“進退久速,當于理而已。

    ” 孟子為卿于齊,出吊于滕,王使蓋大夫王驩為輔行。

    王驩朝暮見,反齊滕之路,未嘗與之言行事也。

    蓋,古盍反。

    見,音現。

    蓋,齊下邑也。

    王驩,王嬖臣也。

    輔行,副使也。

    反,往而還也。

    行事,使事也。

    公孫醜曰:“齊卿之位,不為小矣;齊滕之路,不為近矣。

    反之而未嘗與言行事,何也?”曰:“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夫,音扶。

    王驩蓋攝卿以行,故曰齊卿。

    夫既或治之,言有司已治之矣。

    孟子之待小人,不惡而嚴如此。

     孟子自齊葬于魯,反于齊,止于嬴。

    充虞請曰:“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

    嚴,虞不敢請。

    今願竊有請也,木若以美然。

    ”孟子仕于齊,喪母,歸葬于魯。

    嬴,齊南邑。

    充虞,孟子弟子,嘗董治作棺之事者也。

    嚴,急也。

    木,棺木也。

    以、已通。

    以美,太美也。

    曰:“古者棺椁無度,中古棺七寸,椁稱之。

    自天子達于庶人。

    非直為觀美也,然後盡于人心。

    稱,去聲。

    度,厚薄尺寸也。

    中古,周公制禮時也。

    椁稱之,與棺相稱也。

    欲其堅厚久遠,非特為人觀視之美而已。

    不得,不可以為悅;無财,不可以為悅。

    得之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為獨不然?不得,謂法制所不當得。

    得之為有财,言得之而又為有财也。

    或曰:“為當作而。

    ”且比化者,無使土親膚,于人心獨無恔乎?比,必二反。

    恔,音效。

    比,猶為也。

    化者,死者也。

    恔,快也。

    言為死者不使土近其肌膚,于人子之心,豈不快然無所恨乎?吾聞之君子:不以天下儉其親。

    ”送終之禮,所當得為而不自盡,是為天下愛惜此物,而薄于吾親也。

     沈同以其私問曰:“燕可伐與?”孟子曰:“可。

    子哙不得與人燕,子之不得受燕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