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權數第七十五

關燈
能已民疾病者,置之黃金一斤,直食八石,民之知時,曰歲且厄,曰某谷不登,曰某谷豐者,置之黃金一斤,直食八石。

    民之通于蠶桑,使蠶不疾病者,皆置之黃金一斤,直食八石。

    謹聽其言而藏之官,使師旅之事無所與,此國筴之者也。

    國用相靡而足,相困揲而●。

    然後置四限高下,令之徐疾敺屏,萬物守之以筴,有五官技。

    ”桓公曰:“何謂五官技?”管子曰:“詩者所以記物也,時者所以記歲也,春秋者所以記成敗也。

    行者道民之利害也,易者所以守兇吉成敗也,蔔者蔔兇吉利害也,民之能此者,皆一馬之田,一金之衣,此使君不迷妄之數也,六家者既見其時,使豫先蚤閑之日受之,故君無失時,無失筴,萬物興豐,無失利,遠占得失,以為末教,詩記人無失辭,行殚道無失義,易守禍福兇吉不相亂,此謂君柄。

    ” 桓公問于管子曰:“權柄之數,吾已得聞之矣,守國之固奈何?”曰:“能皆已官,時皆已官,得失之數,萬物之終始,君皆已官之矣,其餘皆以數行。

    ”桓公曰:“何謂以數行?”管子對曰:“谷者民之司命也,智者民之輔也,民智而君愚,下富而君貧,下貧而君富,此之謂事名二,國機,徐疾而已矣。

    君道,度法而已矣。

    人心,禁缪而已矣。

    ”桓公曰:“何謂度法?何謂禁缪?”管子對曰:“度法者,量人力而舉功。

    禁缪者,非往而戒來,故禍不萌通,而民無患咎。

    ” 桓公曰:“請問心禁?”管子對曰:“晉有臣不忠于其君,慮殺其主,謂之公過,諸公過之家,毋使得事君,此晉之過失也。

    齊之公過,坐立長差,惡惡乎來刑,善善乎來榮,戒也,此之謂國戒。

    ” 桓公問管子曰:“輕重準施之矣,筴盡于此乎?”管子曰:“未也,将禦神用寶。

    ”桓公曰:“何謂禦神用寶?”管子對曰:“北郭有掘阙而得龜者,此檢數百裡之地也。

    ”桓公曰:“何謂得龜百裡之地?”管子對曰:“北郭之得龜者,令過之平盤之中。

    ”君請起十乘之使,百金之提,命北郭得龜之家曰:“賜若服中大夫,東海之子類于龜,托舍于若,賜若大夫之服,以終而身。

    勞若以百金”。

    之龜為無赀,而藏諸泰台。

    一日而釁之以四牛,立寶日無赀。

    還四年,伐孤竹。

    刃氏之家粟。

    可食三軍之師。

    行五月,召刃氏而命之曰:“吾有無赀之寶于此,吾今将有大事,請以寶為質于子,以假子之邑粟。

    ”刃氏北鄉再拜入粟,不敢受寶質。

    桓公命刃氏曰:“寡人老矣,為子者不知此數,終受吾質。

    ”刃氏歸,革築室賦籍藏龜。

    還四年,伐孤竹。

    謂刃氏之粟,中食三軍五月之食。

    桓公立貢數,文行中七年,龜中四千金,黑白之子當千金,凡貢制,中二齊之壤,筴也用貢。

    國危出寶,國安行流。

    桓公曰:“何謂行流?”管子對曰:“物有豫,則君失筴而民失生矣,故善為天下者,操于二豫之外。

    ”桓公曰:“何謂二豫之外?”管子對曰:“萬乘之國,不可以無萬金之蓄飾。

    千乘之國,不可以無千金之蓄飾。

    百乘之國,不可以無百金之蓄飾,以此與令進退,此之謂乘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