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蓄第七十三

關燈
,鐘鑲糧食,畢取贍于君,故大賈蓄家不得豪奪吾民矣,然則何?君養其本謹也。

    春賦以斂缯帛,夏貸以收秋實,是故民無廢事,而國無失利也。

     凡五谷者,萬物之主也。

    谷貴則萬物必賤,谷賤則萬物必貴,兩者為敵,則不俱平,故人君禦谷物之秩相勝,而操事于其不平之閑。

    故萬民無籍,而國利歸于君也。

    夫以室庑籍,謂之毀成。

    以六畜籍,謂之止生。

    以田畝籍,謂之禁耕。

    以正人籍,謂之離情。

    以正戶籍,謂之養赢。

    五者不可畢用,故王者●行而不盡也;故天子籍于币,諸侯籍于食。

    中歲之谷粜石十錢。

    大男食四石,月有四十之籍,大女食三石,月有三十之籍。

    吾子食二石,月有二十之籍。

    歲兇谷貴,籴石二十錢,則大男有八十之籍,大女有六十之籍,吾子有四十之籍,是人君非發号令收啬而戶籍也,彼人君守其本委謹,而男女諸君吾子無不服籍者也。

    一人廪食,十人得餘。

    十人廪食,百人得餘。

    百人廪食,千人得餘。

    夫物多則賤,寡則貴。

    散則輕,聚則重,人君知其然,故視國之羨不足而禦其财物;谷賤則以币予食,布帛賤則以币予衣,視物之輕重而禦之以準。

    故貴賤可調,而君得其利。

    前有萬乘之國,而後有千乘之國,謂之抵國,前有千乘之國,而後有萬乘之國,謂之距國。

    壤正方,四面受敵,謂之衢國。

    以百乘衢處,謂之托食之君。

    千乘衢處,壤削少且,萬乘衢處,壤削太且。

    何謂百乘衢處托食之君也?夫以百乘衢處危懾圍阻千乘萬乘之閑,夫國之君不相中,舉兵而相攻,必以為扞挌蔽圉之用,有功利不得鄉。

    大臣死于外,分壤而功,列陳系累獲虜,分賞而祿,是壤地盡于功賞,而稅臧殚于繼孤也,是特名羅于為君耳,無壤之有,号有百乘之守,而實無尺壤之用,故謂托食之君。

    然則大國内款,小國用盡,何以及此?曰:“百乘之國,官賦軌符,乘四時之朝夕,禦之以輕重之準,然後百乘可及也。

    千乘之國封,天财之所殖,械器之所出,财物之所生,視歲之滿虛,而輕重其祿,然後千乘可足也。

    萬乘之國,守歲之滿虛,乘民之緩急,正其号令,而禦其大準,然後萬乘可資也。

    ”玉起于禺氏,金起于汝漢,珠起于赤野,東西南北,距周七千八百裡,水絕壤斷,舟車不能通,先王為其途之遠,其至之難,故托用于其重,以珠玉為上币,以黃金為中币,以刀布為下币;三币,握之則非有補于煖也,食之則非有補于飽也,先王以守财物,以禦民事,而平天下也。

     今人君籍求于民,令曰:“十日而具”,則财物之賈什去一。

    令曰:“八日而具”,則财物之賈什去二。

    令曰:“五日而具”,則财物之賈什去且。

    朝令而夕具,則财物之賈什去九,先王知其然,故不求于萬民而籍于号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