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解第六十四

關燈
天公平而無私,故美惡莫不覆。

    地公平而無私,故小大莫不載。

    無棄之言,公平而無私,故賢不肖莫不用,故無棄之言者,參伍于天地之無私也;故曰:“有無棄之言者,必參之于天地矣。

    ” 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長,不任其所短,故事無不成,而功無不立。

    亂主不知物之各有所長所短也,而責必備。

    夫慮事定物,辯明禮義,人之所長,而蝚蝯之所短也,緣高出險,蝚蝯之所長,而人之所短也,以蝚蝯之所長責人,故其令廢而責不塞,故曰:“墜岸三仞,人之所大難也,而蝚蝯飲焉。

    ” 明主之舉事也,任聖人之慮,用衆人之力,而不自與焉;故事成而福生。

    亂主自智也,而不因聖人之慮,矜奮自功,而不因衆人之力,專用己,而不聽正谏。

    故事敗而禍生;故曰:“伐矜好專,舉事之禍也。

    ” 馬者,所乘以行野也,故雖不行于野,其養食馬也,未嘗解惰也。

    民者,所以守戰也,故雖不守戰,其治養民也,未嘗解惰也;故曰:“不行其野,不違其馬。

    ” 天生四時,地生萬财,以養萬物,而無取焉;明主配天地者也,教民以時,勸之以耕織,以厚民養,而不伐其功,不私其利;故曰:“能予而無取者,天地之配也。

    ” 解惰簡慢,以之事主則不忠,以之事父母則不孝,以之起事則不成,故曰:“怠倦者不及也。

    ” 以規矩為方圜則成,以尺寸量長短則得,以法數治民則安;故事不廣于理者,其成若神;故曰:“無廣者疑神。

    ” 事主而不盡力,則有刑。

    事父母而不盡力,則不親。

    受業問學而不加務,則不成。

    故朝不勉力務進,夕無見功,故曰:“朝忘其事,夕失其功。

    ” 中情信誠,則名譽美矣。

    修行謹敬,則尊顯附矣。

    中無情實,則名聲惡矣。

    修行慢易,則污辱生矣。

    故曰:“邪氣襲内,正色乃衰也。

    ” 為人君而不明君臣之義以正其臣,則臣不知為臣之理以事其主矣,故曰:“君不君,則臣不臣。

    ”為人父而不明父子之義以教其子而整齊之,則子不知為人子之道以事其父矣。

    故曰:“父不父,則子不子。

    ” 君臣親,上下和,萬民輯,故主有令則民行之,上有禁則民不犯。

    君臣不親,上下不和,萬民不輯,故令則不行,禁則不止;故曰:“上下不和,令乃不行。

    ” 言辭信,動作莊,衣冠正,則臣下肅。

    言辭慢,動作虧,衣冠惰,則臣下輕之;故曰:“衣冠不正,則賓者不肅。

    儀者,萬物之程式也。

    法度者,萬民之儀表也。

    禮義者,尊卑之儀表也。

    故動有儀則令行,無儀則令不行;故曰:“進退無儀,則政令不行。

    ” 人主者,溫良寬厚,則民愛之。

    整齊嚴莊,則民畏之。

    故民愛之則親,畏之則用。

    夫民親而為用,主之所急也;故曰:“且懷且威,則君道備矣。

    ” 人主能安其民,則民事其主如事其父母,故主有憂則憂之,有難則死之。

    主視民如土,則民不為用,主有憂則不憂,有難則不死;故曰:“莫樂之,則莫哀之,莫生之,則莫死之。

    ” 民之所以守戰至死而不衰者,上之所以加施于民者厚也;故上施厚,則民之報上亦厚;上施薄,則民之報上亦薄;故薄施而厚責,君不能得之于臣,父不能得之于子;故曰:“往者不至,來者不極。

    道者,扶持衆物,使得生育,而各終其性命者也。

    故或以治鄉,或以治國,或以治天下。

    故曰:“道之所言者一也,而用之者異,聞道而以治一鄉,親其父子,順其兄弟,正其習俗,使民樂其上,安其土,為一鄉主幹者,鄉之人也;故曰:“有聞道而好為鄉者,一鄉之人也。

    ” 民之從有道也,如饑之先食也,如寒之先衣也,如暑之先陰也;故有道則民歸之,無道則民去之;故曰:“道往者,其人莫來。

    道來者,其人莫往。

    ” 道者,所以變化身而之正理者也,故道在身,則言自順,行自正,事君自忠,事父自孝,遇人自理;故曰:“道之所設,身之所化也。

    ” 天之道,滿而不溢,盛而不衰,明主法象天道,故貴而不驕,富而不奢,行理而不惰,故能長守貴富,久有天下而不失也;故曰:“持滿者與天。

    ” 明主救天下之禍,安天下之危者也;夫救禍安危者,必待萬民之為用也,而後能為之,故曰:“安危者與人。

    ” 地大國富,民衆兵強,此盛滿之國也;雖已盛滿,無德厚以安之,無度數以治之,則國非其國,而民無其民也;故曰:“失天之度,雖滿必涸。

    ” 臣不親其主,百姓不信其吏,上下離而不和,故雖自安,必且危之,故曰:“上下不和,雖安必危。

    ” 主有天道,以禦其民,則民一心而奉其上,故能貴富而久王天下。

    失天之道,則民離叛而不聽從,故主危而不得久王天下;故曰:“欲王天下,而失天之道,天下不可得而王也。

    ” 人主務學術數,務行正理;則化變日進,至于大功,而愚人不知也。

    亂主淫佚邪枉,日為無道,至于滅亡而不自知也;故曰:“莫知其為之,其功既成,莫知其舍之也,藏之而無形。

    ” 古者三王五伯,皆人主之利天下者也,故身貴顯,而子孫被其澤。

    桀纣幽厲,皆人主之害天下者也,故身困傷,而子孫蒙其禍,故曰:“疑今者察之古,不知來者視之往,神農教耕生谷,以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