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輔第十
關燈
小
中
大
饬此八禮,以導其民;八者各得其義,則為人君者,中正而無私。
為人臣者,忠信而不黨。
為人父者,慈惠以教。
為人子者,孝悌以肅。
為人兄者,寬裕以誨。
為人弟者,比順以敬。
為人夫者,敦蒙以固。
為人妻者,勸勉以貞。
夫然則下不倍上,臣不殺君,賤不踰貴,少不陵長,遠不閑親,新不閑舊,小不加大,淫不破義,凡此八者,禮之經也。
夫人必知禮然後恭敬,恭敬然後尊讓,尊讓然後少長貴賤不相踰越,少長貴賤不相踰越,故亂不生而患不作,故曰禮不可不謹也。
曰:民知禮矣,而未知務,然後布法以任力,任力有五務,五務者何?曰:君擇臣而任官,大夫任官辯事,官長任事守職,士修身功材,庶人耕農樹藝。
君擇臣而任官,則事不煩亂。
大夫任官辯事,則舉措時。
官長任事守職,則動作和。
士修身功材,則賢良發。
庶人耕農樹藝,則财用足。
故曰:凡此五者,力之務也。
夫民必知務,然後心一,心一然後意專,心一而意專,然後功足觀也。
故曰:力不可不務也。
曰:民知務矣,而未知權,然後考三度以動之;所謂三度者何?曰:上度之天祥,下度之地宜,中度之人順,此所謂三度。
故曰:天時不祥,則有水旱。
地道不宜,則有饑馑。
人道不順,則有禍亂;此三者之來也,政召之。
曰:審時以舉事,以事動民,以民動國,以國動天下。
天下動,然後功名可成也,故民必知權然後舉錯得。
舉錯得則民和輯,民和輯則功名立矣,故曰:權不可不度也。
故曰五經既布,然後逐奸民,诘軸僞,屏讒慝,而毋聽淫辭,毋作淫巧。
若民有淫行邪性,樹為淫辭,作為淫巧,以上谄君上,而下惑百姓,移國動衆,以害民務者,其刑死流,故曰:凡人君之所以内失百姓,外失諸侯,兵挫而地削,名卑而國虧,社稷滅覆,身體危殆,非生于谄淫者未之嘗聞也。
何以知其然也?曰:淫聲谄耳,淫觀谄目,耳目之所好谄心,心之所好傷民,民傷而身不危者,未之嘗聞也。
曰:實圹虛,墾田疇,修牆屋,則國家富。
節飲食,撙衣服,則财用足。
舉賢良,務功勞,布德惠,則賢人進。
逐奸人,诘軸僞,去讒慝,則奸人止。
修饑馑,救災害,振罷露,則國家定。
明王之務,在于強本事,去無用,然後民可使富。
論賢人,用有能,而民可使治。
薄稅斂,毋苟于民,待以忠愛,而民可使親;三者,霸王之事也。
事有本而仁義其要也,今工以巧矣,而民不足于備用者,其悅在玩好。
農以勞矣,而天下饑者,其悅在珍怪,方丈陳于前。
女以巧矣,而天下寒者,其悅在文繡。
是故博帶梨,大袂列,文繡染,刻镂削,雕琢采。
關幾而不征,市酁(毚改廛)而不稅。
是故古之良工,不勞其知巧以為玩好,無用之物,守法者不失。
為人臣者,忠信而不黨。
為人父者,慈惠以教。
為人子者,孝悌以肅。
為人兄者,寬裕以誨。
為人弟者,比順以敬。
為人夫者,敦蒙以固。
為人妻者,勸勉以貞。
夫然則下不倍上,臣不殺君,賤不踰貴,少不陵長,遠不閑親,新不閑舊,小不加大,淫不破義,凡此八者,禮之經也。
夫人必知禮然後恭敬,恭敬然後尊讓,尊讓然後少長貴賤不相踰越,少長貴賤不相踰越,故亂不生而患不作,故曰禮不可不謹也。
曰:民知禮矣,而未知務,然後布法以任力,任力有五務,五務者何?曰:君擇臣而任官,大夫任官辯事,官長任事守職,士修身功材,庶人耕農樹藝。
君擇臣而任官,則事不煩亂。
大夫任官辯事,則舉措時。
官長任事守職,則動作和。
士修身功材,則賢良發。
庶人耕農樹藝,則财用足。
故曰:凡此五者,力之務也。
夫民必知務,然後心一,心一然後意專,心一而意專,然後功足觀也。
故曰:力不可不務也。
曰:民知務矣,而未知權,然後考三度以動之;所謂三度者何?曰:上度之天祥,下度之地宜,中度之人順,此所謂三度。
故曰:天時不祥,則有水旱。
地道不宜,則有饑馑。
人道不順,則有禍亂;此三者之來也,政召之。
曰:審時以舉事,以事動民,以民動國,以國動天下。
天下動,然後功名可成也,故民必知權然後舉錯得。
舉錯得則民和輯,民和輯則功名立矣,故曰:權不可不度也。
故曰五經既布,然後逐奸民,诘軸僞,屏讒慝,而毋聽淫辭,毋作淫巧。
若民有淫行邪性,樹為淫辭,作為淫巧,以上谄君上,而下惑百姓,移國動衆,以害民務者,其刑死流,故曰:凡人君之所以内失百姓,外失諸侯,兵挫而地削,名卑而國虧,社稷滅覆,身體危殆,非生于谄淫者未之嘗聞也。
何以知其然也?曰:淫聲谄耳,淫觀谄目,耳目之所好谄心,心之所好傷民,民傷而身不危者,未之嘗聞也。
曰:實圹虛,墾田疇,修牆屋,則國家富。
節飲食,撙衣服,則财用足。
舉賢良,務功勞,布德惠,則賢人進。
逐奸人,诘軸僞,去讒慝,則奸人止。
修饑馑,救災害,振罷露,則國家定。
明王之務,在于強本事,去無用,然後民可使富。
論賢人,用有能,而民可使治。
薄稅斂,毋苟于民,待以忠愛,而民可使親;三者,霸王之事也。
事有本而仁義其要也,今工以巧矣,而民不足于備用者,其悅在玩好。
農以勞矣,而天下饑者,其悅在珍怪,方丈陳于前。
女以巧矣,而天下寒者,其悅在文繡。
是故博帶梨,大袂列,文繡染,刻镂削,雕琢采。
關幾而不征,市酁(毚改廛)而不稅。
是故古之良工,不勞其知巧以為玩好,無用之物,守法者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