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輔第十
關燈
小
中
大
古之聖王,所以取明名廣譽,厚功大業,顯于天下,不忘于後世,非得人者,未之嘗聞。
暴王之所以失國家,危社稷,覆宗廟,滅于天下,非失人者,未之嘗聞。
今有士之君,皆處欲安,動欲威,戰欲勝,守欲固,大者欲王天下,小者欲霸諸侯。
而不務得人,是以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死而國亡,故曰:人不可不務也。
此天下之極也。
曰:然則得人之道,莫如利之。
利之之道,莫如教之以政,故善為政者,田疇墾而國邑實,朝廷閑而官府治,公法行而私曲止,倉廪實而囹圄空,賢人進而奸民退,其君子上中正而下谄谀。
其士民貴武勇而賤得利。
其庶人好耕農而惡飲食。
于是财用足,而飲食薪菜饒。
是故上必寬裕,而有解舍。
下必聽從,而不疾怨。
上下和同,而有禮義,故處安而動威,戰勝而守固,是以一戰而正諸侯。
不能為政者,田疇荒而國邑虛,朝廷兇而官府亂。
公法廢而私曲行,倉廪虛而囹圄實,賢人退而奸民進,其君子上谄谀而下中正,其士民貴得利而賤武勇,其庶人好飲食而惡耕農,于是财用匮而食飲薪菜乏,上彌殘苟,而無解舍,下愈覆鸷而不聽從,上下交引而不和同,故處不安而動不威,戰不勝而守不固,是以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死而國亡,故以此觀之,則政不可不慎也。
德有六興,義有七體,禮有八經,法有五務,權有三度,所謂六興者何?曰:辟田疇,利壇宅。
修樹蓺,勸士民,勉稼穑,修牆屋,此謂厚其生。
發伏利,輸墆積修道途,便關市,慎将宿,此謂輸之以财。
導水潦,利陂溝,決潘渚,潰泥滞,通郁閉,慎津梁,此謂遺之以利,薄徵斂,輕征賦,弛刑罰,赦罪戾,宥小過,此謂寬其政。
養長老,慈幼孤,恤鳏寡,問疾病,吊禍喪,此謂匡其急。
衣凍寒。
食饑渴,匡貧窭,振罷露。
資乏絕,此謂振其窮。
凡此六者,德之興也。
六者既布,則民之所欲,無不得矣。
夫民必得其所欲,然後聽上,聽上,然後政可善為也,故曰德不可不興也。
曰:民知德矣,而未知義,然後明行以導之義,義有七體,七體者何?曰:孝悌慈惠,以養親戚。
恭敬忠信,以事君上。
中正比宜,以行禮節。
整齊撙诎,以辟刑戮。
纖啬省用,以備饑馑。
敦蒙純固,以備禍亂。
和協輯睦,以備寇戎。
凡此七者,義之體也。
夫民必知義然後中正,中正然後和調,和調乃能處安,處安然後動威,動威乃可以戰勝而守固,故曰義不可不行也。
曰:民知義矣,而未知禮,然後飾八經以導之禮。
所謂八經者何?曰:上下有義,貴賤有分,長幼有等貧富有度,凡此八者,禮之經也。
故上下無義則亂,貴賤無分則争,長幼無等則倍,貧富無度則失。
上下亂,貴賤争,長幼倍,貧富失,而國不亂者,未之嘗聞也。
是故聖王
暴王之所以失國家,危社稷,覆宗廟,滅于天下,非失人者,未之嘗聞。
今有士之君,皆處欲安,動欲威,戰欲勝,守欲固,大者欲王天下,小者欲霸諸侯。
而不務得人,是以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死而國亡,故曰:人不可不務也。
此天下之極也。
曰:然則得人之道,莫如利之。
利之之道,莫如教之以政,故善為政者,田疇墾而國邑實,朝廷閑而官府治,公法行而私曲止,倉廪實而囹圄空,賢人進而奸民退,其君子上中正而下谄谀。
其士民貴武勇而賤得利。
其庶人好耕農而惡飲食。
于是财用足,而飲食薪菜饒。
是故上必寬裕,而有解舍。
下必聽從,而不疾怨。
上下和同,而有禮義,故處安而動威,戰勝而守固,是以一戰而正諸侯。
不能為政者,田疇荒而國邑虛,朝廷兇而官府亂。
公法廢而私曲行,倉廪虛而囹圄實,賢人退而奸民進,其君子上谄谀而下中正,其士民貴得利而賤武勇,其庶人好飲食而惡耕農,于是财用匮而食飲薪菜乏,上彌殘苟,而無解舍,下愈覆鸷而不聽從,上下交引而不和同,故處不安而動不威,戰不勝而守不固,是以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死而國亡,故以此觀之,則政不可不慎也。
德有六興,義有七體,禮有八經,法有五務,權有三度,所謂六興者何?曰:辟田疇,利壇宅。
修樹蓺,勸士民,勉稼穑,修牆屋,此謂厚其生。
發伏利,輸墆積修道途,便關市,慎将宿,此謂輸之以财。
導水潦,利陂溝,決潘渚,潰泥滞,通郁閉,慎津梁,此謂遺之以利,薄徵斂,輕征賦,弛刑罰,赦罪戾,宥小過,此謂寬其政。
養長老,慈幼孤,恤鳏寡,問疾病,吊禍喪,此謂匡其急。
衣凍寒。
食饑渴,匡貧窭,振罷露。
資乏絕,此謂振其窮。
凡此六者,德之興也。
六者既布,則民之所欲,無不得矣。
夫民必得其所欲,然後聽上,聽上,然後政可善為也,故曰德不可不興也。
曰:民知德矣,而未知義,然後明行以導之義,義有七體,七體者何?曰:孝悌慈惠,以養親戚。
恭敬忠信,以事君上。
中正比宜,以行禮節。
整齊撙诎,以辟刑戮。
纖啬省用,以備饑馑。
敦蒙純固,以備禍亂。
和協輯睦,以備寇戎。
凡此七者,義之體也。
夫民必知義然後中正,中正然後和調,和調乃能處安,處安然後動威,動威乃可以戰勝而守固,故曰義不可不行也。
曰:民知義矣,而未知禮,然後飾八經以導之禮。
所謂八經者何?曰:上下有義,貴賤有分,長幼有等貧富有度,凡此八者,禮之經也。
故上下無義則亂,貴賤無分則争,長幼無等則倍,貧富無度則失。
上下亂,貴賤争,長幼倍,貧富失,而國不亂者,未之嘗聞也。
是故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