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九

關燈
天,鵬烏之屬。

    《主篇》雲:鵬鴻是食惡鳥也。

     於城之隅,史占之曰:以小生大,國家必王。

    帝辛驕暴,遂亡殷國。

    故妖孽者所以警主侯也,怪夢者所以警庶人也。

    妖孽不勝善政,則兇反成吉;怪夢不勝善言,則福轉為禍。

    人有禍必懼,懼必有敬,敬則有福,福則有喜,喜則有驕,驕則有禍。

    是以君子祥至不深喜逾,敬慎以儉誠其身,妖見不為戚逾,修德以為務。

    故招慶於神隻,災消而福降也。

     貪愛第四十九 小利,大利之釋言,小吝,大禍之津。

    苟貪小利則大利必亡,不遺小吝則大禍必至。

    昔蜀侯性貪,秦惠王聞而欲伐之,山澗峻臉,兵路不通,乃琢石為牛,多與金,日置牛後,号牛糞,言以遺蜀侯。

    蜀侯貪之,乃斬山填谷,使五丁力士以迎石牛。

    秦人帥師随後而至,滅國亡身,為天下所笑,以貪小利失其大利也。

    楚白公勝其性貪吝, 是楚國白縣主,白公,名勝,作逆起兵,來據荊國,殺楚令尹子西。

     既殺子西,據有刑國,積斂财寶,填之府庫,不以分衆。

    石谏曰:今患至,國将危不固,勝敗存亡之機,固以形於胸中矣。

    不能散财以求人心,則不如焚之,無令彼衆還以害我。

    又不能從。

    及葉公入,乃發大府之财以與衆,出府庫之寶以賦人。

    因而攻之,十有九日,白公身滅。

    财非己有而欲有之,以此小吝而大禍生焉。

    寒土有獸,其名曰胞, 此五旬山中有獸,羊身人面,目在腋下,生角當心,聲如嬰兒,大責婪世,人謂之饕餮。

    獸好磨其角,令利其用,而反憤其心,氣内結而死也。

     生角當心,俯而磨之,憤心而死。

    炎州有烏,其名曰枭, 吐枭是陰烏,在穴中而居養子,子長先食其母而始飛。

    今之鹌鵲也。

    《詩》雲:鹌鵲鹌鵲,往歌來哭。

    雲先吉後兇。

    此吐臬烏是也。

     妪伏其子,百日而長,羽翼既成,食母而飛。

    蜀侯之迎秦牛,牛逾近而身轉危,何異抱磨其角,角愈利而身速亡乎。

    白公之據财,财愈積而身愈滅,何異枭之養子,子愈長而身就害也。

    是以達人睹禍福之機,鑒成敗之原,不以苟得自傷,不以過吝自害。

    《老子》曰:多藏必厚亡。

    《禮》雲:積而能散。

    皆明止足之分,桔貪吝之萌也。

     類感第五十 方以類聚,物以群分,聲以同應,氣以異乖。

    其類苟聚,雖遠不離;其群苟分,雖近未合。

    故銅山崩蜀,锺嗚于亞曰; 晉時,蜀地銅山崩,天下銅器锺磬盡嗚應之也。

     淄渑共川,色味異質,感動必類,自然之數也。

     晉時張華别味,晉王取淄渑二水合以為羹将與張華,華吃即雲:此羹有淄渑二水味也。

     是以飛行者陽之群也,墊伏者陰之類也。

    故日夏至而鹿角解, 夏至之日鹿角解,冬至日麋角解也。

     月虧而蚌蛤消, 蚌蛤月晦即生,珠月朔變成蛤,古之常也。

    《山海經》:日月虧而蚌蛤消。

    消言生。

     麒鱗國而日蝕,鲸魚死而彗星出;束風至而酒盈缢,蠶含絲而商絲絕,新谷登而舊谷缺;龍舉一井而雲彌九天, 昔伯益造井,穿井時感得龍雨上九天,玄雲降威彌天下也。

     虎嘯一谷而風扇萬裡;陽燧在掌而太陽火, 太陽是日,陽燧火鏡也。

    火鏡映日,火即墜落應之也。

     方珠運握而少陰水, 少陰是月,方珠水清,珠将作水鏡映,月即水出應也。

     類感之也。

    箕麗于月而飄風起,畢動于天而驟雨散。

    天将風也,纖塵不動而塢日嗚; 鴻日,烏也,狀似雞,好食蛇也。

     其旦雨也,寸雲未布而蟻蚓移矣。

    巢居知風,穴處識雨,風雨方至,而烏蟲應之。

    太白晖芒,雞必夜嗚。

    火精光盛,馬必晨驚。

    雞為兌金, 兌為金,主雞也。

     金為兵精,馬者離畜, 離為火,主馬也。

     火為武神,幹戈日一興。

     逆勃之象也,倒懸人首於戈上,為之孚首者也。

     介驷将動, 介甲而禽獸應之。

     鳌嗚于野,鳌應于淵,騰蛇雄嗚于上風,雌嗚于下風,而化成形,以斯至精相應,不待召而自感者,類之所應也,若呼之與響,形之與影。

    故抱薪救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濕者先濡,彈角則目搖,鼓舟而波湧,物以類相感,神以氣相化也,豈以人情者哉。

     劉子卷之九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