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

關燈
劉子卷之五 播州錄事參軍袁孝政注 托附第二十一 夫含氣庶品,未有不托附物勢,以成其便者也。

    故霜瘍托於秋風,以成輕舉之勢;騰蛇附於春霧,志希淩霄之遊;蹙鼠附於蚤蚤,以攀追日之步; 西方有此獸也,其名為之鼠。

    鼠前而蚤後,趁即頓,走則負蚤蚤。

    鼠後而兔前,高不能取食,故須之食之。

    今雁門廣武縣夏屋山有輩蟲如兔而大,相負共行,其名為之蹙鼠也。

     碧蘿附於青松,以茂淩雲之藥。

    以夫烏獸蟲卉之志,猶知因風假霧,托峻附高,以成其事,何況於人而無托附以就其名乎。

    故所托英賢則迹光名顯,所附間蔽則身悴名朽。

    天之始旭, 日初出貌也。

     則目察輕煙;歲之将暮,則蓬卷雲中。

    目之能見,蓬之能高,托日之光,附風之勢也。

    綴珊於金鐵,置之於江湖,必也沉溺,陷於泥沙,非羽質重而性沉,所托沉也。

    載石於舟,置之江湖,則披風截波,泛揚長澗,非石質輕而性浮,所托浮也。

    搏牛之虻,飛極百步,若附鸾尾,則一翕萬裡,非其翼工,所托迅 也。

    樓季足捷,追越奔光, 樓季是古之能走人,追越奔女光,故言也。

     若駕疲骊,則日不涉一舍, 二十裡為一舍驢之馬者也。

     非其經遲,所托賽也。

    是以觀之,附得其所,則重石可浮,短翅能遠;附失其所,則輕羽淪溺,迅足成賽。

    夫燕之巢幕,銜泥補綴,爛若绶紋,雖陶匠逞妙不能為之,可謂固矣。

    然凱旋剔幙, 軍還而為之,凱旋剔模問除去也。

     則巢破子裂,是所托危也。

    鶴鹑巢葦之莖,跌之以絲發,珠圓羅绉,雖女工運巧不能為之,可謂固矣。

    然虻風欽至, 虻風是未風也。

     則葦折卵破者,何也?所托輕弱使之然也。

    故烏有擇木之性,魚有選潭之情,所以務其翔集,蓋斯為美也。

     心隐第二十二 二儀之大,可以章程測也; 廿九年為程限也。

     三綱之動,可以表裹度也;雷霆之聲,可以锺鼓傳也;風雨之變,可以音律和也。

    故有#1象可觀不能匿其影,有形可見不能隐其迹,有聲可聞不能藏其響,有色可察不能滅其情。

    夫天地陰陽之難明,猶可以衛數揆而耳目可知。

    至於人也,心居於内,情伏於裹,非可以籌數測也。

    凡人之心,險於山川,難於知天。

    天有春夏秋冬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探情不可而知之也。

    故心有剛而色柔,容強而質弱,貌願而行慢,性憶火還切而事緩。

    假饬於外以明其情,喜不必愛,怒不必憎,笑不必樂,泣不必哀,其藏情隐行未易測也。

    日在天之外而心在人之内#2,物亦照焉。

    照之於外不可而僞内者也,而僞猶生焉。

    心在人之内,而智又在其内,神亦照焉。

    外#3之於内所無取徵也,而欲求其情不亦難乎。

    不潔在面,人皆耿之;不潔在心,人不肯愧。

    以面露外,而心伏内,故善饬其情,潛奸隐智,終身不可得而見也。

    少正卯在魯與孔子同時, 同其時代生在魯也。

     孔子門人三盈三虛,唯顔淵不去,獨知聖人之德也。

    夫門人去仲尼而皈少正卯,非不知仲尼之聖,亦不知少正卯之佞。

    子貢曰:少正卯,魯之文人也。

    夫子為政,何以先之。

    子曰:賜也,還非爾所及也。

    夫少正卯心逆而檢, 詖,佞也,善問辮論而詞論,亦佞也。

    一本作論注,誤也。

     行僻而聖, 詞利急如坪烽,強也。

    剛如急,利也。

     言僞而辯,詞鄙而博,順非而澤。

     博言澤語。

     有此五僞而亂聖人,以子貢之明見不能見#4,知人之難也。

    以是觀之,佞與賢相類,詐與信相似,辯與智相亂,愚直相像,若荠危奴禮切之亂人參,蛇床之似藦蕪也。

     蓆蕪者,是今之首窮。

     俗之常情,莫不自貴而鄙物,重己而輕人。

    觀其意也,非苟欲以愚勝賢,以短加長。

    由于人心難知,非可以準衡乎。

    未能虛己相推,故有以輕抑重,以短淩長。

    是以摸母闱井,自謂媚勝西施;齊桓矜德,自稱賢於堯舜。

    若子貢始事孔子,一年自謂勝之,二年以為同德,三年方知不及。

    以子貢之才,猶不識聖人之德,望風相崇,奚屍世人而能推己耶。

    是以真僞绮錯,賢愚雜揉,自非明哲,莫能辨也。

     知少正卯為魯大夫作亂之課,孔子為魯司寇,語魯定公曰:勇而有謀,此亂天下也。

    君可殺之。

    定公誅少正卯也。

     通塞第二十三 命有否泰,遇有屈伸。

    否與泰相翻,屈與伸殊貫。

    邀泰遇伸不盡截智,遭否會屈不專膚敏。

    何者?否泰由命,屈伸在遇也。

    命至於屈,才通即壅;遇及於伸,才壅即通。

    通之未也,非其力所招;壅之至也,豈非智所回。

    勢苟就壅,則口目雙掩;遇苟屬通,則聲眺俱明。

    故處穴大呼,聲郁數仞;順風長叫,響通百裡。

    入井望天不過圓蓋,登峰眺目極於煙際。

    向在井穴之時,聲非卒嘎,目非暴昧,而聞見局者,其勢壅也。

    及其乘風蹈峰,聲非孟贲, 古之多力人也。

     目非離婁, 古之明目人也。

     而響徹眺遠者,其勢通也。

    買臣忍饑而行歌,王章苦寒而坐泣,蘇秦握錐而憤懑,班超執筆而慷慨。

     徐令之子,高祖封為定遠侯也。

     當彼四子勢屈之時,容色薰黑,神情沮忸,言為瓦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