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

關燈
之效也。

    夫連城之璧,瘗影荊山; 連城璧是趙國玉璧也。

    秦王欲連十城就趙買也。

     夜光之珠,潛輝郁浦。

    玉無翼而飛,珠無腔而行,揚聲於章華之台,炫懼於绮羅之堂者,蓋人君之舉也。

    賢士有腔而不肯至者,蠹才於幽岫,腐智於柴華者,蓋人不能自薦,未有為之舉也。

    古人競舉所知,争引其類,才苟适治,不問世胄;智苟能謀,奚妨枇行。

    昔時人君拔奇於囚虜,擢能於屠販, 文王用太公,太公屠牛於朝歌。

    高祖用樊嗆,樊嗆殺犬賣。

    無忌用朱亥,朱亥作屠兄。

    灌嬰販缯彩,高祖用之。

    此皆屠販見用也。

     内薦不避子,外薦不避嫌, 祁奚内舉其子,外舉憐人。

    故言内薦不避子,外薦不隐憐也。

     身受進賢之賞,名有不朽之芳。

    昔子貢問於孔子曰:誰為大賢。

    子曰:齊有鮑叔,鄭有子皮。

    子貢曰:齊無管仲,鄭無子産乎。

    子曰:吾聞進賢為賢,排賢為不肖。

     骨肉相似,言不似其先祖。

     鮑叔薦管仲,子皮薦子産,未聞二子有所舉也。

    進賢為美,逾身之賢,蚓複抑賢者乎。

    故黔息碎首,以明百裡;北郭刎頸,以申晏嬰。

     北郭搔家貧,無以養親。

    晏子知其賢,每分粟與之。

    後晏子為齊君所逐,北郭搔遂自刎其頭於齊君之廷,明晏子無罪。

    齊君於是再進晏子,複還齊相也。

     所以緻命而不辭者,為國薦士,滅身無悔,忠之至也,德之難也。

    臧文仲不顯展禽,仲尼謂之竊位; 展禽名柳下,嘗三為士師無喜色,三已之無愠色。

    孔子知其清潔,乃以兄女妻之,時人始知其賢也。

     公孫弘不引董生,汲黯将為拓賢; 公孫是公孫弘,董生是董仲舒也。

    汲黯是漢相。

    公孫弘知董生賢而不舉,黯以為壞賢士者也。

     虞丘不薦叔放,樊姬貶為不肖; 虞丘者,楚相。

    楚莊王朝諸臣,因與虞丘語久之,日晏乃還。

    樊姬下殿而迎之,謂王曰:君朝何以晏。

    莊 王曰:我與賢人語,故晏也。

    樊姬曰:賢人是誰。

    王曰:虞丘子。

    樊姬於是掩口而笑曰:妾雖不肖,幸執箕篇。

    妾所進者十人,與妾同類。

    而虞丘子為相十年,其進者非其子弟,即是昆季,專君之寵,竊君之權。

    知孫叔敖而不進,是為不肖,何為賢人。

    莊王以告虞丘,虞丘曰:小臣伏罪。

    於是遂進叔敖為相。

    楚國大理,叔敖之力也。

     束閑不達髦士,後行不正於路歸。

     束閑不達髦士,不正於路歸。

    束閑者,束閑先生,曾相齊侯。

    坐事而退,徒步於路,人謂曰:先生何至於此。

    束閑曰:吾位至台鼎不能伸緻一人,積财千萬不能赈恤一士。

    今至於此也。

     為國入寶,不如能獻賢。

    進賢受上賞,蔽賢蒙顯戮。

    斯前識之良相,後代之明鏡矣。

     因顯第二十 夫火以吹熱生焰,鏡以瑩拂成監。

    火不吹則無外耀之光,鏡不瑩必阙内影之照。

    故吹為火之光,瑩為鏡之華。

    人之寓代,亦須聲譽以發光華,猶比火鏡假吹瑩也。

    今雖智如樓裡,才若賈生, 檸裡,是檸子也,是秦惠王弟,名莊,居在檸裡,号檸裡子。

    滑稽多智,時人号曰智士也。

    賈生者,姓賈名誼,洛陽人。

    善攻文藻,時人謂之曰:賈生洛陽才,終軍山束之英妙也。

     居環堵之室,無知己之談,望迩流於地,聲聞於天,不可得也。

    柳下惠不遇仲尼,則貞潔之行不顯,未免於三黜之臣,無恥之人也。

    季布不遇曹丘,則百金之諾不揚, 季布,漢時人也。

    曹丘見之,曰:甯得季布之一諾,不用黃金百斤。

     未離於凡虜無羞之人也。

    二子所以德洽於當時,而聲流于萬代者,聖賢吹瑩也。

    昔有賣良馬於市者,已三旦矣,而市人不顧,乃謂伯樂曰:吾賣良馬而市人莫賞,願子一顧,請獻半馬之價。

    於是伯樂造市,來而迎娣之,去而目送之。

    一朝之價,遂至千金。

    此馬,非昨為驽胎,今成鴃音決缇音提也。

    由人莫之賞,未有為之顧盼者也#2。

    夫樟木盤根鈎枝,瘦節蠹皮,輸困擁腫,則衆眼不顧,匠者采焉,制為殿堂,塗以丹漆,畫為鵲藻,則百辟卿士莫不顧盼仰視,木性猶是也。

    而昔賤今貴者,良工之為容也。

    刑蹊之珠,夜光之璧,薦之侯王,必藏之以玉匣,緘之以金滕。

    若間以投人,則莫相盼以愕,接劍而怒。

     蛇含夜光之珠,欲報隋侯。

    若閣以投之,隋侯憶愕,乃按劍而怒,欲斬之,所以為無因而至故也。

     何者?為無因而至故也。

    若物有所因,則良馬勞於馭闱上音怆。

     驵者是古之合市人,閱者是馬行至空地也。

     美材朽於幽谷,寶珠觸於按劍。

    若有所因而至,則良馬一顧千金,樟木光於紫殿,珠擎之玉匣。

    今人之居,代雖抱才智,幽郁窮閨,而無所因耶。

    未有為之聲譽,光之以吹瑩,欲望身之光,名之顯,猶扪虛縛風, 猶扪虛而欲縛風。

    扪者,摸也。

    摸虛而欲縛風也。

     煎湯覓雪,豈可得乎! 劉子卷之四竟 #1『聘』文淵閣本作『搜』。

     #2『由人莫之賞,未有為之顧盼者也』文淵閣本作『由昔莫之賞,後有為之顧嗎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