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或問曰:太公治齊尊賢而尚能,周公曰後世必有簒奪之臣;周公治魯尊尊而親親,太公曰後世寖弱矣。

    若是乎聖賢之無益于治亂之數也?曰:否,此非聖賢之語也。

    緻功兼并者文其過之言爾。

    齊不用太公之法故齊奪,魯不用周公之政故魯弱。

    尊賢尚能,非所以啟簒也。

    尊尊親親,非所以緻弱也。

    齊桓公修太公之法而霸天下,魯僖公修周公之政,詩人頌之,以比三王。

    惡在其無益于治亂也? 或曰:人有言太公封于齊,五月而報政;伯禽封于魯,三年而報政。

    周公喟然歎曰,嗚呼,魯後世其北面齊乎。

    夫政不簡不易,民不有近。

    平易近民,民則歸之。

    信有諸乎?曰:否,此非周公之語,緻功兼并者,欲速之言耳。

    孔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古之人豈不欲簡易哉?又惡欲速,速非所以簡易也。

    簡易者未嘗速也。

    民之為道信而後可使,富而後可教,安而後可保。

    此所以為達也。

    三年之為亟矣。

    齊先魯亡,何魯之北面哉。

    孔子曰:齊一變至于魯,魯一變至于道。

     吳起可謂知戰矣,親與士卒最下者同其勞苦。

    曰:是何足以言知戰也?子見夫乞人乎,叫號偃仆乎康荘之間,其聲可哀也,不若是不足以濟其身。

    若乃家丈人者,五十可以衣絲,七十可以食肉,子孫者奉之爾。

    父母之仇不與共天下,兄弟之仇不與共國,非虛加之也。

    然後稱于人情,視民如子者民報之如父,視民如弟者民事之如兄,無所仇雲爾,有則争先緻力焉。

    子弟豈待父兄與已均其苦,然後為用哉?故用民者矯之以身,徇之以愛,濟之以術,苟一時之勝而已矣。

    惡可以久哉?詩曰服其命服朱芾斯皇八鸞鏘鏘,道上不失度,下不失節也。

    駕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之所依,而小人以為已腓,安在其毀上下之節哉。

     或曰:仁者壽,顔淵何以不壽?曰:死生命也,非人之所益。

    然則仁者壽,非君子之言乎?曰:固君子之言也,所謂壽者,言無以増其年而已矣。

    通是道者,内自得于心,雖殤子猶彭祖也。

    有言彭祖而非壽者乎?請問知者樂,曰:通是道者,内則得于心,雖窮居猶南面也。

    烏有南面而非樂者乎?請問仁智動靜,曰:誠而明之靜也,明而誠之動也。

    孔子曰,顔氏之子其殆庶幾乎,不遷怒不貳過[案此條一本誤分孔子曰以下另為一條]。

     君子之事君也,諫不用則去。

    諫不用而去者,道也。

    先其未亂也,見亂而去,是逃也,死之可也。

     君子之不去其君也,不忍也。

    何不忍也,曰不忍其君之無與為善。

    曰庶幾乎若此哉,故不聴則諫不已,其有利之之心焉,是貪也,非不忍也。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文所謂文學也,行所謂徳行也,政事主忠,言語主信。

     君子之不言利也,惡其號也。

    曰利于已不可言也,利于國利于天下不言,不亦病乎?曰:天子之有天下,猶諸侯之有國。

    諸侯之有國,猶大夫之有家。

    大夫之有家,猶庶人之有室。

    大者治大,小者治小雲爾。

    非異物也。

    利之天下則謂之公,利之家則謂之私。

    利之國則謂之亷,利之室則謂之貪。

    是亦不知類也。

    詩雲爾之教矣民胥效矣,上之所貴而下為之,則善事上也。

    上之所貴而下不為之,則不善事上也。

    欲治民而責其善事上,非也。

    責其不善事上而惡其效已于利,難矣。

    如惡之也,則莫若不言利。

     君以人為天,人以君為天。

    天以人為天,人之所歸號之曰天,與之人之所去號之曰天奪之,非君以人為天歟?君安之則安,富之則富,生之則生,死之則死,非人以君為天歟?世治人曰天也,世亂人曰天也,天非實治之也,天非實亂之也,有曰治有曰亂者,非天以人為天歟?君子畏幽則小人畏明,君子畏明則小人其無畏矣,詩雲憯不畏明。

     性者受之天也,道者受之人也。

    受之天者,已雖欲易之不能易也;受之人者,人雖欲易之不能易也。

    魚不可使去淵,鳥不可使去林,天也。

    出處語黙隠顯之不齊,人也。

    有所受之矣。

     言而無當,猶漏巵也,形具而已矣。

     聖人無可無不可,賢人有可有不可,衆人適可適不可。

    聖人曰懐之,賢人曰擇之,衆人曰所遇而已矣。

     誠於中者,其受言也不惑。

    不惑然後知言,知言然後知人。

     權所以濟義也,非義無所用權。

    為義者聴民,民之所徇因以濟之,堯舜禪,湯武伐,義也。

     人君誠有畏天之心,雖有災害不殘。

    及其無畏天之心,雖有災害殘矣。

    人君誠有恤民之心,雖有災害不畔,及其無恤民之心,雖無災害離矣。

    故天之所享誠也,氏之所保誠也。

    誠之至不言而喻,不施而惠,不禱祀而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