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喻

關燈
用薪水乎?應薪水錢若幹。

    ”食者曰:“是也。

    ”與之。

    又曰:“不用人工為之乎?應工錢若幹。

    ”食者曰,“是也。

    ”與之。

    歸而思于路曰:“吾愚也哉!出此三色錢,不應又有餅錢矣。

    ” 一人買布一匹,價錢百五十,令染人青之,染人曰:“欲青,錢三百。

    ”既染矣,逾年而不能取,染人牽而索之曰:“若負我錢三百,何久不與?吾訟汝。

    ”買布者懼,跽而懇之曰:“我布值已百五十矣,再益百五十,其免我乎?”染人得錢而釋之。

     無鹽而脂粉,猶可言也,西施而脂粉,不仁甚矣。

     昨見一少婦行哭甚哀,聲似賢節,意甚憐之。

    友人曰:“子得無視婦女乎?曰:”非視也,見也。

    大都廣衙之中,好醜雜沓,情态缤紛,入吾目者千般萬狀,不可勝數也,吾何嘗視?吾何嘗不見?吾見此婦亦如不可勝數者而已。

    夫能使聰明不為所留,心志不為所引,如風聲日影然,何害其為見哉?子欲入市而閉目乎?将有所擇而見乎?雖然,吾猶感心也,見可惡而惡之,見可哀而哀之,見可好而好之。

    雖惰性之正猶感也,感則人,無感則天。

    感之正者聖人,感之雜者衆人,感之邪者小人。

    君子不能無感,慎其所以感之者。

    此謂動處試靜,亂中見治,工夫效驗都在這裡。

     嘗與友人遊圃,品題衆芳,渠以豔色濃香為第一。

    餘曰:“濃香不如清香,清香不若無香之為香,豔色不如淺色,淺色不 如白色之為色。

    “友人日:”既謂之花,不厭濃豔矣。

    “餘曰:”花也,而能淡素,豈不尤難哉?若松柏本淡素,則不須稱矣。

    “ 服砒霜巴豆者,豈不得腸胃一時之快?而留毒五髒,以賊元氣,病者暗受而不知也。

    養虎以除豺狼,豺狼盡而虎将何食哉?主人亦可寒心矣。

    是故梁冀去而五侯來,宦官滅而董卓起。

     以佳兒易一跛子,子之父母不從,非不辨美惡也,各有所愛也。

     一人多避忌,家有慶賀,一切尚紅而惡素。

    客有乘白馬者,不令入廄。

    閑有少年面白者,善諧谑,以朱塗面入,主人驚問,生曰:“知翁之惡素也,不敢以白面取罪。

    ”滿座大笑,主人愧而改之。

     有過彭澤者,值盛夏風濤拍天,及其反也,則隆冬矣,堅冰可履。

    問舊館人:“此何所也?”曰:“彭澤。

    ”怒曰:“欺我哉!吾始過彭澤可舟也,而今可車。

    始也水活潑,而今堅結,無一似昔也,而君曰彭澤,欺我哉!” 人有夫婦将他出者,托仆守戶。

    愛子在牀,火延寝室。

    及歸,婦人震号,其夫環庭追仆而杖之。

    當是時也,汲水撲火,其兒尚可免與! 發去木一段,造神椟一,鏡台一,腳桶一。

    錫五斤,造香爐一,酒壺一,溺器一。

    (此造物之象也。

    一段之木,五斤之錫,初無貴賤榮辱之等,賦畀之初無心,而成形之後各殊,造物者亦不知莫之為而為耳。

    木造物之不還者,貧賤憂戚,當安于有生之初,錫造物之循環者,富貴福澤,莫恃為固有之物。

    ) 某嘗入一富室,見四海奇珍山積,曰:“某物予取諸蜀,某物予取諸越,不遠數千裡,積數十年以有今日。

    ”謂予:“公有此否?”曰:“予性無所嗜,設有所嗜,則百物無足而至前。

    ”問:“何以得此?”曰:“我隻是積錢。

    ” 弄潮于萬層波面,進步于百尺竿頭。

     人之手無異于己之手也,腋肋足底,己摸之不癢,而人摸之則癢。

    補之齒不大于己之齒也,己之齒不覺塞,而補之齒覺塞。

     四腳平穩不須又加搘墊。

     隻見倒了牆,幾曾見倒了地。

     無垢子浴面,拭之以巾,既而洗足,仍以其巾拭之。

    弟子曰:“”夕手”矣,先生之用物也,即不為物分清濁,豈不為身分貴賤乎?”無垢子曰:“嘻!汝何太分别也。

    足未濯時,面潔于足;足既濯時,何殊于面?面若不浴,面同于足,潔足污面,孰貴孰賤?”予謂弟子曰:“此禅宗也。

    ”分别與不分别,此孔、釋之所以殊也。

     兩家比舍而居,南鄰牆頹,北鄰為之塗埴丹垩而南鄰不歸德,南鄰失火,北鄰為之焦頭爛額而南鄰不謝勞。

     喜者大笑,而怒者亦大笑;哀者痛哭,而樂者亦痛哭;歡暢者歌,而憂思者亦歌;逃亡者走,而追逐者亦走。

    豈可以形論心哉。

     抱得不哭孩兒易,抱得孩兒不哭難。

     疥癬雖小疾,隻不染在身上就好。

    一到身上,難說是無病底人。

     一滴多于一斝,一分長似一尋,誰謂細微可忽?死生隻系滴分。

     四闆築牆,下面仍為上面;兩杆推磨,前頭即是後頭。

     白花菜,掐不盡,一股挜十頭,一夜生三寸。

     鑽腦既滑忙扯索,軋頭才轉緊蹬杆。

     誰見八珍能半飽,我欲一捷便收兵。

     水銀豈可蕩漾,沐猴更莫教調。

     賦蠶一聯:苟絲綸之,既盡,雖鼎镬其奚辭。

     詠輿夫一聯:倒垂背上珍珠樹,高起肩頭瑪瑙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