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學

關燈
學必相講而後明,講必相宜而後盡。

    孔門師友不厭窮問極言,不相然諾承順,所謂審問明辨也。

    故當其時,道學大明,如撥雲披霧,白日青天,無纖毫障蔽。

    講學須要如此,無堅自是之心,惡人相直也。

     熟思審處,此四字德業之首務;銳意極力,此四字德業之要務;有漸無已,此四字德業之成務;深憂過計,此四字德業之終務。

     靜是個見道的妙訣,隻在靜處潛觀,六合中動的機括都解破。

    若見了,還有個妙訣以守之,隻是一,一是大根本,運這一卻要因的通變。

     學者隻該說下學,更不消說上達。

    其未達也,空勞你說;其既達也,不須你說。

    故一貫惟參、賜可與,又到可語地位, 才語又一個直語之,二個啟語之,便見孔子誨人妙處。

     讀書人最怕誦底是古人語,做底是自家人。

    這等讀書雖閉戶十年,破卷五車,成甚麼用! 能辨真假是一種大學問。

    世之所抵死奔走者,皆假也。

    萬古惟有真之一字磨滅不了,蓋藏不了。

    此鬼神之所把握,風雷之所呵護;天地無此不能發育,聖人無此不能參贊;朽腐得此可為神奇,鳥獸得此可為精怪。

    道也者,道此也;學也者,學此也。

     或問:“孔子素位而行,非政不謀,而儒者著書立言,便談帝王之略,何也?”曰:古者十五而入大學,修齊治平此時便要理會。

    故陋巷而問為邦,布衣而許南面。

    由、求之志富強,孔子之志三代,孟子樂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何曾便到手,但所志不得不然。

    所謂“如或知爾,則何以哉?”要知以個甚麼;苟有用我者,執此以往,要知此是甚麼;大人之事備矣,要知備個甚麼。

    若是平日如醉夢〔全〕不講求,到手如癡呆胡亂了事。

     如此作人,隻是一塊頑肉,成甚學者。

    即有聰明材辨之士,不過學眼前見識,作口頭話說,妝點支吾亦足塞責。

    如此作人,隻是一場傀儡,有甚實用。

    修業盡職之人,到手未嘗不學,待汝學成,而事先受其敝,民已受其病,尋又遷官矣。

    譬之饑始種粟,寒始紡綿,怎得奏功?此凡事所以貴豫也。

     不由心上做出,此是噴葉學問;不在獨中慎超,此是洗面工夫,成得甚事。

     堯、舜事功,孔、孟學術:此八字是君子終身急務。

    或問,“堯、舜事功,孔、孟學術,何處下手?”曰:“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此是孔、孟學術;使天下萬物各得其所,此是堯、舜事功。

     總來是一個念頭。

    “ 上吐下瀉之疾,雖日進飲食,無補于憔悴;入耳出口之學,雖日事講究,無益于身心。

     天地萬物隻是個漸,理氣原是如此,雖欲不漸不得。

    而世儒好講一頓字,便是無根學問。

     隻人人去了我心,便是天清地甯世界。

     塞乎天地之間,盡是浩然了。

    愚謂根荄須栽入九地之下,枝梢須插入九天之上,橫拓須透過八荒之外,才是個圓滿工夫,無量學問。

     我信得過我,人未必信得過我,故君子避嫌。

    若以正大光明之心如青天白日,又以至誠恻怛之意如火熱水寒,何嫌之可避。

    故君子學問第一要體信,隻信了,天下無些子事。

     要體認,不須讀盡古今書,隻一部《千字文》,終身受用不盡。

    要不體認,即三墳以來卷卷精熟,也隻是個博學之士,資談口、侈文筆、長盛氣、助驕心耳。

    故君子貴體認。

     悟者,吾心也。

    能見吾心,便是真悟。

     明理省事,此四字學者之要務。

     今人不如古人,隻是無學無識。

    學識須從三代以上來,才正大,才中平。

    今隻将秦漢以來見識抵死與人争是非,已自可笑,況将眼前聞見、自己聰明,翹然不肯下人,尤可笑也。

     學者大病痛,隻是器度小。

     識見議論,最怕小家子勢。

     默契之妙,越過六經千聖,直與天地談,又不須與天交一語,隻對越仰觀,兩心一個耳。

     學者隻是氣盈,便不長進。

    含六合如一粒,覓之不見;吐一粒于六合,出之不窮,可謂大人矣。

    而自處如庸人,初不自表異;退讓如空夫,初不自滿足,抵掌攘臂而視世無人,謂之以善服人則可。

     心術、學術、政術,此三者不可不辨也。

    心術要辨個誠僞,學術要辨個邪正,政術要辨個王伯。

    總是心術誠了,别個再不差。

     聖門學問心訣,隻是不做賊就好。

    或問之。

    曰:“做賊是個自欺心,自利心,學者于此二心,一毫擺脫不盡,與做賊何異?” 脫盡氣習二字,便是英雄。

     理以心得為精,故當沉潛。

    不然,耳邊口頭也。

    事以典故為據,故當博洽。

    不然,臆說杜撰也。

     天是我底天,物是我底物。

    至誠所通,無不感格,而乃與之扞隔抵牾,隻是自修之功未至。

    自修到格天動物處,方是學問,方是工夫。

    未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