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學

關燈
此者,自愧自責不暇,豈可又萌出個怨尤底意思? 世間事無巨細,都有古人留下底法程。

    才行一事,便思古人處這般事如何?才處一人,便思古人處這般人如何?至于起居、言動、語默,無不如此,久則古人與稽,而動與道合矣。

     其要在存心,其工夫又隻在誦詩讀書時便想曰:“此可以為我某事之法,可以藥我某事之病。

    ”如此則臨事時觸之即應,不待思索矣。

     扶持資質,全在學問,任是天資近聖,少此二字不得。

    三代而下無全才,都是負了在天的,欠了在我的,縱做出掀天揭地事業來,仔細看他,多少病痛! 勸學者歆之以名利,勸善者歆之以福樣。

    哀哉! 道理書盡讀,事務書多讀,文章書少讀,閑雜書休讀,邪妄書焚之可也。

     君子知其可知,不知其不可知。

    不知其可知則愚,知其不可知則鑿。

     餘有責善之友,既别兩月矣,見而問之曰:“近不聞仆有過?” 友曰:“子無過。

    ”餘曰:“此吾之大過也。

    有過之過小,無過之過大,何者?拒谏自矜而人不敢言,飾非掩惡而人不能知,過有大于此者乎?使餘即聖人也,則可。

    餘非聖人,而人謂無過,餘其大過哉!” 工夫全在冷清時,力量全在濃豔時。

     萬仞崚嶒而呼人以登,登者必少。

    故聖人之道平,賢者之道峻。

    穴隙迫窄而招人以入,入者必少。

    故聖人之道博,賢者之道狹。

     以是非決行止,而以利害生悔心,見道不明甚矣。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自堯、舜以至于途之人,必有所以汲汲皇皇者,而後其德進,其業成。

    故曰:雞鳴而起,舜、跖之徒皆有所孳孳也。

    無所用心,孔子憂之曰:“不有博奕者乎?”懼無所孳孳者,不舜則跖也。

    今之君子縱無所用心,而不至于為跖,然飽食終日,惰慢彌年,既不作山林散客,又不問廟堂急務,如醉如癡,以了日月。

    《易》所謂“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果是之謂乎?如是而自附于清品高賢,吾不信也。

    孟子論曆聖道統心傳,不出憂勤惕勵四字。

    其最親切者,曰:“仰而思之,夜以繼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此四語不獨作相,士、農、工、商皆可作座右銘也。

     怠惰時看工夫,脫略時看點檢,喜怒時看涵養,患難時看力量。

     今之為舉子文者,遇為學題目,每以知行作比。

    試思知個甚麼?行個甚麼?遇為政題目,每以教養作比。

    試問做官養了那個?教了那個?若資口舌浮談,以自緻其身,以要國家寵利,此與诓騙何異?吾輩宜惕然省矣。

     聖人以見義不為屬無勇,世儒以知而不行屬無知。

    聖人體道有三達德,曰:智、仁、勇。

    世儒曰知行。

    隻是一個不知,誰說得是?愚謂自道統初開,工夫就是兩項,曰惟精察之也, 曰惟一守之也。

    千聖授受,惟此一道。

    蓋不精則為孟浪之守,不一則為想象之知。

    曰思,曰學,曰緻知,曰力行,曰至明,曰至健,曰問察,曰用中,曰擇乎中庸、服膺勿失,曰非知之艱、惟行之艱,曰非苟知之、亦允蹈之,曰知及之、仁守之,曰不明乎善、不誠乎身。

     自德性中來,生死不變;自識見中來,則有時而變矣。

    故君子以識見養德性。

    德性堅定則可生可死。

     昏弱二字是立身大業障,去此二字不得,做不出一分好人。

     學問之功,生知聖人亦不敢廢。

    不從學問中來,任從有掀天揭地事業,都是氣質作用。

    氣象豈不炫赫可觀,一入聖賢秤尺,坐定不妥貼。

    學問之要如何?随事用中而矣。

     學者,窮經博古,涉事籌今,隻見日之不足,惟恐一登薦舉,不能有所建樹。

    仕者,修政立事,淑世安民,隻見日之不足,惟恐一旦升遷,不獲竟其施為。

    此是确實心腸,真正學問,為學為政之得真味也。

     進德修業在少年,道明德立在中年,義精仁熟在晚年。

    若五十以前德性不能堅定,五十以後愈懶散,愈昏弱,再休說那中興之力矣。

     世間無一件可驕人之事。

    才藝不足驕人,德行是我性分事,不到堯、舜、周、孔,便是欠缺,欠缺便自可恥,如何驕得人? 有希天之學,有達天之學,有合天之學,有為天之學。

     聖學下手處,是無不敬;住腳處,是恭而安。

     小家學問不可以語廣大,圂障學問不可以語易簡。

     天下至精之理,至難之事,若以潛玩沉思求之,無厭無躁,雖中人以下,未有不得者。

     為學第一工夫,要降得浮躁之氣定。

     學者萬病,隻個靜字治得。

     學問以澄心為大根本,以慎口為大節目。

     讀書能使人寡過,不獨明理。

    此心日與道俱,邪念自不得乘之。

     無所為而為,這五字是聖學根源。

    學者入門念頭就要在這上做。

    今人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