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詩彙
關燈
小
中
大
〔凡八十六題,計一百四十八首〕
【四言長篇】
讀書樂并引
曹公雲:“老而能學,唯吾與袁伯業。
”夫以四分五裂,橫戈支戟, 猶能手不釋卷,況清遠閑曠哉一老子耶!雖然,此亦難強。
餘蓋有天幸 焉。
天幸生我目,雖古稀猶能視細書;天幸生我手,雖古稀猶能書細字。
然此未為幸也。
天幸生我性,平生不喜見俗人,故自壯至老,無有親賓 往來之擾,得以一意讀書。
天幸生我情,平生不愛近家人,故終老龍湖, 幸免俯仰逼迫之苦,而又得以一意讀書。
然此亦未為幸也。
天幸生我心 眼,開卷便見人,便見其人終始之概。
夫讀書論世,古多有之,或見皮 面,或見體膚,或見血脈,或見筋骨,然至骨極矣。
縱自謂能洞五髒, 其實尚未刺骨也。
此餘之自謂得天幸者一也。
天幸生我大膽,凡昔人之 所忻豔以為賢者,餘多以為假,多以為迂腐不才而不切于用;其所鄙者、 棄者、唾且罵者,餘皆的以為可托國托家而托身也。
其是非大戾昔人如 此,非大膽而何?此又餘之自謂得天之幸者二也。
有此二幸,是以老而 樂學,故作《讀書樂》以自樂焉。
天生龍湖,以待卓吾。
天生卓吾,乃在龍湖。
龍湖卓吾,其樂何如。
四時讀書,不知其餘。
讀書伊何,會我者多。
一與心會,自笑自歌。
歌吟不已,繼以呼呵。
恸哭呼呵,涕泗滂沱。
歌匪無因,書中有人。
我觀其人,實獲我心。
哭匪無因,空潭無人。
未見其人,實勞我心。
棄置莫讀,束之高屋。
怡性養神,辍歌送哭。
何必讀書,然後為樂。
乍聞此言,若憫不谷。
束書不觀,吾何以歡。
怡性養神,正在此間。
世界何窄,方冊何寬。
千聖萬賢,與公何冤。
有身無家,有首無發。
死者是身,朽者是骨。
此獨不朽,願與偕殁。
倚嘯叢中,聲震林鹘。
歌哭相從,其樂無窮,寸陰可惜,曷敢從容! 【五七言長篇】 富莫富于常知足 富莫富于常知足,貴莫貴于能脫俗。
貧莫貧于無見識,賤莫賤于無骨力。
身無一賢曰窮,朋來四方曰達。
百歲榮華曰夭,萬世永賴曰壽。
解者曰:常知足則常足,故富;能脫俗則不俗,故貴。
無見識則是 非莫曉,賢否不分,黑漆漆之人耳,欲往何适,大類貧兒,非貧而何? 無骨力則待人而行,倚勢乃立,東西恃賴耳,依門傍戶,真同仆妾,非 賤而何?身無一賢,緩急何以,窮之極也。
朋來四方,聲應氣求,達之 至也。
吾夫子之謂矣。
舊以不知恥為賤亦好,以得志一時為夭尤好。
然 以流芳百世為壽,隻可稱前後烈烈諸名士耳,必如吾夫子,始可稱萬世 永賴,無疆上壽也。
九日同袁中夫看菊寄謝主人 去年花比今年早,今年人比去年老。
盡道人老不如舊,誰信舊人老亦好。
秋菊總開舊歲花,人今但把新人誇。
不見舊日龍山帽,至今猶共說孟嘉? 去年我猶在陰山,今年爾複在江南。
傍人錯指前身是,一是文殊一瞿昙。
花開于我複何有,人世那堪逢重九?舉頭望見鐘山高,出門便欲跨牛首。
袁生袁生攜我手,欲往何之仍掣肘。
雖有謝公墩,朝朝長在門。
雖有階 前塔,高高未出雲。
褰裳緩步且相随,一任秋光更設施。
天生我輩必有 奇,感君雅意來相期。
入門秋色上高堂,烹茶為具呼兒郎。
歡來不用登 高去,撲鼻迎風尊酒香。
子美空吟白發詩,淵明采采亦徒疲。
何如今日 逢故知,菊花共看未開時! 至日自訟謝主翁 明朝七十一,今朝是七十。
長而無述焉,既老複何益。
雖有讀書樂,患失又患得。
患失是伊何?去日已蹉跎。
患得是伊何?來日苦無多。
聰明雖不逮,精神未有害。
故秃鋒芒少,指柔龍蛇在。
宛然一書生,可笑亦可愛。
且将未死身,暫作不死人。
所幸我劉友,供饋不停手。
從者五七人,素飽為日久。
如此賢主人,何愁天數九! 朔風謠 南來北去何時了?為利為名無了時。
為利為名滿世間,南來北去正相宜。
朔風三月衣裳單,塞上行人忍凍難。
好笑山中觀靜者,無端絕塞受風寒。
謂餘為利不知餘,謂渠為名豈識渠。
蓋名非利一事無,奔走道路胡為乎? 試問長者真良圖,我願與世名利徒,同歌帝力樂康衢。
題繡佛精舍 聞說澹然此日生,澹然此日卻為僧。
僧寶世間猶時有,佛寶今看繡佛燈。
可笑成男月上女,大驚小怪稱奇事。
徒然不見舍利佛,男身複隐知誰是。
我勸世人莫浪猜,繡佛精舍是天台。
天欲散花愁汝著,龍女成佛今又來。
十八羅漢漂海偈 十八羅漢漂海,第一胖漢利害。
失腳踏倒須彌,抛散酒肉布袋。
猶然嗔怪同行,要吃諸人四大。
咄!天
”夫以四分五裂,橫戈支戟, 猶能手不釋卷,況清遠閑曠哉一老子耶!雖然,此亦難強。
餘蓋有天幸 焉。
天幸生我目,雖古稀猶能視細書;天幸生我手,雖古稀猶能書細字。
然此未為幸也。
天幸生我性,平生不喜見俗人,故自壯至老,無有親賓 往來之擾,得以一意讀書。
天幸生我情,平生不愛近家人,故終老龍湖, 幸免俯仰逼迫之苦,而又得以一意讀書。
然此亦未為幸也。
天幸生我心 眼,開卷便見人,便見其人終始之概。
夫讀書論世,古多有之,或見皮 面,或見體膚,或見血脈,或見筋骨,然至骨極矣。
縱自謂能洞五髒, 其實尚未刺骨也。
此餘之自謂得天幸者一也。
天幸生我大膽,凡昔人之 所忻豔以為賢者,餘多以為假,多以為迂腐不才而不切于用;其所鄙者、 棄者、唾且罵者,餘皆的以為可托國托家而托身也。
其是非大戾昔人如 此,非大膽而何?此又餘之自謂得天之幸者二也。
有此二幸,是以老而 樂學,故作《讀書樂》以自樂焉。
天生龍湖,以待卓吾。
天生卓吾,乃在龍湖。
龍湖卓吾,其樂何如。
四時讀書,不知其餘。
讀書伊何,會我者多。
一與心會,自笑自歌。
歌吟不已,繼以呼呵。
恸哭呼呵,涕泗滂沱。
歌匪無因,書中有人。
我觀其人,實獲我心。
哭匪無因,空潭無人。
未見其人,實勞我心。
棄置莫讀,束之高屋。
怡性養神,辍歌送哭。
何必讀書,然後為樂。
乍聞此言,若憫不谷。
束書不觀,吾何以歡。
怡性養神,正在此間。
世界何窄,方冊何寬。
千聖萬賢,與公何冤。
有身無家,有首無發。
死者是身,朽者是骨。
此獨不朽,願與偕殁。
倚嘯叢中,聲震林鹘。
歌哭相從,其樂無窮,寸陰可惜,曷敢從容! 【五七言長篇】 富莫富于常知足 富莫富于常知足,貴莫貴于能脫俗。
貧莫貧于無見識,賤莫賤于無骨力。
身無一賢曰窮,朋來四方曰達。
百歲榮華曰夭,萬世永賴曰壽。
解者曰:常知足則常足,故富;能脫俗則不俗,故貴。
無見識則是 非莫曉,賢否不分,黑漆漆之人耳,欲往何适,大類貧兒,非貧而何? 無骨力則待人而行,倚勢乃立,東西恃賴耳,依門傍戶,真同仆妾,非 賤而何?身無一賢,緩急何以,窮之極也。
朋來四方,聲應氣求,達之 至也。
吾夫子之謂矣。
舊以不知恥為賤亦好,以得志一時為夭尤好。
然 以流芳百世為壽,隻可稱前後烈烈諸名士耳,必如吾夫子,始可稱萬世 永賴,無疆上壽也。
九日同袁中夫看菊寄謝主人 去年花比今年早,今年人比去年老。
盡道人老不如舊,誰信舊人老亦好。
秋菊總開舊歲花,人今但把新人誇。
不見舊日龍山帽,至今猶共說孟嘉? 去年我猶在陰山,今年爾複在江南。
傍人錯指前身是,一是文殊一瞿昙。
花開于我複何有,人世那堪逢重九?舉頭望見鐘山高,出門便欲跨牛首。
袁生袁生攜我手,欲往何之仍掣肘。
雖有謝公墩,朝朝長在門。
雖有階 前塔,高高未出雲。
褰裳緩步且相随,一任秋光更設施。
天生我輩必有 奇,感君雅意來相期。
入門秋色上高堂,烹茶為具呼兒郎。
歡來不用登 高去,撲鼻迎風尊酒香。
子美空吟白發詩,淵明采采亦徒疲。
何如今日 逢故知,菊花共看未開時! 至日自訟謝主翁 明朝七十一,今朝是七十。
長而無述焉,既老複何益。
雖有讀書樂,患失又患得。
患失是伊何?去日已蹉跎。
患得是伊何?來日苦無多。
聰明雖不逮,精神未有害。
故秃鋒芒少,指柔龍蛇在。
宛然一書生,可笑亦可愛。
且将未死身,暫作不死人。
所幸我劉友,供饋不停手。
從者五七人,素飽為日久。
如此賢主人,何愁天數九! 朔風謠 南來北去何時了?為利為名無了時。
為利為名滿世間,南來北去正相宜。
朔風三月衣裳單,塞上行人忍凍難。
好笑山中觀靜者,無端絕塞受風寒。
謂餘為利不知餘,謂渠為名豈識渠。
蓋名非利一事無,奔走道路胡為乎? 試問長者真良圖,我願與世名利徒,同歌帝力樂康衢。
題繡佛精舍 聞說澹然此日生,澹然此日卻為僧。
僧寶世間猶時有,佛寶今看繡佛燈。
可笑成男月上女,大驚小怪稱奇事。
徒然不見舍利佛,男身複隐知誰是。
我勸世人莫浪猜,繡佛精舍是天台。
天欲散花愁汝著,龍女成佛今又來。
十八羅漢漂海偈 十八羅漢漂海,第一胖漢利害。
失腳踏倒須彌,抛散酒肉布袋。
猶然嗔怪同行,要吃諸人四大。
咄!天